摘要:苏府花园,繁花似锦,蝶舞蜂飞。苏小妹身着素淡罗裙,手持书卷,在花丛间漫步吟哦。秦少游头戴儒巾,衣袂飘飘,受苏轼之邀来府中做客,信步至此。
第一幕:初逢
时间:清晨
地点:苏府花园
人物:苏小妹、秦少游、丫鬟
【幕启】 苏府花园,繁花似锦,蝶舞蜂飞。苏小妹身着素淡罗裙,手持书卷,在花丛间漫步吟哦。秦少游头戴儒巾,衣袂飘飘,受苏轼之邀来府中做客,信步至此。
苏小妹:(唱【南梆子】)
清晨起漫步花园中,
花香盈袖意无穷。
展素卷把诗词吟诵,
盼能得妙句韵玲珑。
秦少游:(唱【西皮导板】)
入苏府但见那繁花簇拥,
(【西皮原板】)
遇佳人如沐那春日和风。
她容颜秀丽才情种,
恰似那仙子落凡尘中。
【二人目光交汇,微微一怔,皆觉似曾相识】
丫鬟:(轻声)小姐,这位便是秦少游公子。
苏小妹:(福身行礼)久仰秦公子大名。
秦少游:(急忙回礼)苏姑娘才名远播,今日得见,实乃幸事。
【二人相谈诗词,颇为投契】
苏小妹:(唱【二六】)
与公子谈诗韵情长意浓,
似伯牙子期遇知音同。
愿常能把诗词相和共,
盼来日再相逢话无穷。
秦少游:(唱【二六】)
苏姑娘才情高令人钦敬,
心相印意相通灵犀暗生。
这一番相遇情难控,
愿与她结同心岁月共融。
【天色渐晚,二人依依作别】
第二幕:相思
时间:夜晚
地点:苏小妹闺房、秦少游书房
人物:苏小妹、秦少游
【幕启】 苏小妹闺房,烛火摇曳。苏小妹坐在窗前,手抚瑶琴,神情落寞。
苏小妹:(唱【反二黄慢板】)
夜深沉烛影摇思绪飘远,
念秦郎心缱绻意乱情牵。
自那日花园中初相见,
难忘他儒雅貌才思如泉。
到如今难相见愁肠百转,
盼相逢怕相逢意绪阑珊。
【转【反二黄原板】】
纤云弄巧星传恨银河隔断,
牛郎女尚能够七夕团圆。
叹人间有情人心难遂愿,
怎能够长相守共话流年。
【另一边,秦少游书房,月色如水洒入。秦少游对着孤灯,提笔书写】
秦少游:(唱【二黄慢板】)
明月照书房中心如麻乱,
念佳人难成寐思绪绵绵。
苏姑娘才情好把心魂牵,
自别后常思念梦绕魂缠。
(【二黄原板】)
想那日花园中倾心交谈,
情相悦意相通彼此眷恋。
只盼得早结下同心姻眷,
效鸾凤共翩跹岁岁年年。
第三幕:定情
时间:中秋
地点:苏府庭院
人物:苏小妹、秦少游、苏轼及众人
【幕启】 苏府庭院,张灯结彩,众人齐聚赏月。苏小妹与秦少游遥遥相望,眼中情意流转。
苏轼:(笑)今日中秋佳节,众人欢聚,我有个提议。秦贤弟与小妹才情出众,不妨以月为题,各赋诗词一首,为这佳节添彩。
【众人称好】
秦少游:(略一思忖,吟道)
“明月照华堂,清辉洒桂香。相思情正切,对影念娇娘。”
苏小妹:(脸颊绯红,轻吟)
“秋月映兰房,思君意未央。情丝千万缕,盼结凤求凰。”
【众人纷纷喝彩】
苏轼:(大笑)如此佳人才子,实乃天作之合。今日我便做个媒人,促成这桩美事。
【苏小妹与秦少游含羞点头】
苏小妹:(唱【南梆子】)
谢兄长做月老将红线牵,
与秦郎结同心美梦终圆。
似金风玉露相逢欢宴,
胜却那人间情无数万千。
秦少游:(唱【南梆子】)
谢大人做媒妁恩情非浅,
得佳人结良缘喜在心间。
愿此生常相伴情丝不断,
效鸳鸯游爱河岁岁安闲。
【二人交换定情信物】
第四幕:波折
时间:数月后
地点:苏府门外
人物:苏小妹、秦少游、媒婆
【幕启】 媒婆匆匆来到苏府,神色焦急。
媒婆:(气喘吁吁)苏姑娘,大事不好啦!秦公子被奸人所害,获罪流放他乡啦!
苏小妹:(大惊失色,踉跄几步)这……这如何是好?(唱【散板】)
闻此言如雷击天旋地转,
怎料到好姻缘横遭祸端。
秦郎他遭陷害含冤蒙难,
小妹我心欲碎泪洒衣衫。
【苏小妹欲出门去寻秦少游,却被家人拦住】
苏小妹:(哭求)爹娘,女儿与秦郎情深意笃,如今他有难,女儿怎能坐视不理?
苏父:(无奈叹息)儿啊,此事凶险,你一个女子,去了又能如何?
苏小妹:(坚定)女儿心意已决,无论如何,也要与秦郎共患难。
【苏小妹趁夜偷偷离家,踏上寻夫之路】
第五幕:重逢
时间:七夕
地点:他乡小镇,鹊桥边
人物:苏小妹、秦少游
【幕启】 七夕之夜,小镇的鹊桥边,秦少游形单影只,心中思念苏小妹。苏小妹历经艰辛,终于寻到此处。
苏小妹:(远远望见秦少游,呼喊)秦郎!
秦少游:(转身,惊喜交加)小妹!(二人相拥)
苏小妹:(唱【二黄导板】)
历经磨难来寻见,
(【回龙】)
秦郎啊,
(【二黄慢板】)
见你容颜瘦损我心似油煎。
为寻你我不顾那路途艰险,
只盼能与你相聚不再离散。
(【二黄原板】)
今日里鹊桥边重逢相见,
纵历尽千般苦也觉心甜。
两情若是久长时终能遂愿,
又岂在朝朝暮暮共婵娟。
秦少游:(唱【二黄原板】)
小妹你情义重令我感佩,
为寻我受奔波心亦牵累。
自遭难常念你肝肠寸碎,
只道是难相聚梦也成灰。
今日里得重逢如痴如醉,
这深情我定当永记心扉。
愿此后长相依情丝不褪,
效那牛郎织女鹊桥永会。
【二人依偎在一起,仰望星空】
【幕落】
苏小妹和秦少游的爱情故事是虚构的,并非真实发生 。主要依据如下:
历史人物考证
历史上并无苏小妹此人。苏轼确实有几个姐妹,但相关记载中,她们的情况与传说中的苏小妹大相径庭。比如,苏轼的姐妹中,有的早逝,有的在婚姻等人生经历方面与苏小妹传说毫无关联。而秦少游(秦观)是真实的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 ,他的妻子是徐文美,是一位富商之女,并非苏小妹。
故事起源与演变
- 早期记载:这一爱情故事最早出自南宋无名氏《东坡问答录·坡妹与夫来往歌诗》 ,其中提及东坡之妹与秦少游议亲并以诗唱和。宋人林坤《诚斋杂记》、元吴昌龄《花间四友东坡梦》杂剧也沿袭类似说法。但这些记载多为虚构创作,并非严肃的史实记录。
- 故事成型:晚明小说家冯梦龙将其编入短篇小说集《醒世恒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情节更为丰富曲折,包括苏小妹以文章招亲、秦少游扮道士联句、新婚夜三难新郎等情节。此后,清人褚人获《坚瓠集》、南山逸史《长公妹》杂剧、李玉《眉山秀》传奇等,都在《苏小妹三难新郎》基础上进行记载或演绎 。这些文学作品不断丰富故事内容,使其在民间广泛流传,让很多人误以为苏小妹是秦少游的妻子 。
尽管故事是虚构的,但在文学创作层面有独特价值。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才子佳人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想象,体现了人们对才情与浪漫爱情的追求 ;也通过诗词唱和、难题考验等情节,彰显了传统文化中诗词、对联等艺术形式的魅力 。同时,故事与苏轼、秦观等历史名人关联,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化名人的形象,增添了文化趣味性和话题性。
来源:橘子洲头望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