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通缉犯”当网红,流量时代下的畸形闹剧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8 07:02 9

摘要: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流量成了一种稀缺资源,也成了不少人追逐的目标。近期,“最美通缉犯”卿晨璟靓出狱后试图通过直播,以自己的犯罪经历作为噱头来赚取流量,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她的行为背后,是对流量的盲目追求,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和正确价值观的挑战。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流量成了一种稀缺资源,也成了不少人追逐的目标。近期,“最美通缉犯”卿晨璟靓出狱后试图通过直播,以自己的犯罪经历作为噱头来赚取流量,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她的行为背后,是对流量的盲目追求,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和正确价值观的挑战。

卿晨璟靓因参与“酒托”诈骗被通缉,涉案金额超140万元 ,本应是受到法律严惩和道德谴责的对象。然而,其通缉令照片因高颜值意外走红网络,出狱后的她不仅没有低调行事,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将犯罪前科当成了一种“资本”,试图转化为流量变现的工具。她将通缉令照片设为社交账号头像,简介标注“2018年头条人物,现已改邪归正” ,直播内容更是围绕“大牢出来的女人”“揭秘酒托骗局”等话题展开,甚至还以付费进群听故事为噱头吸引粉丝。这种将犯罪经历娱乐化、商品化的做法,本质上是在消费别人的猎奇心理来赚钱。

在九十年代之前,坐过牢、判过刑的人,自己都不好意思提及这段经历,很怕别人知道。可如今,一些人却不以犯罪为耻,反以为荣,堂而皇之地炫耀自己的犯罪经历,以博取关注,这种风气的转变令人担忧。尤其是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误以为犯罪也可以成为一种“成功”的途径,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不可否认,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很多企业连送外卖都要求无犯罪证明,这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处处碰壁,难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但是,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应该依靠完善帮扶政策,而不是放任他们利用犯罪人设来赚快钱。社会应该给予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做人的机会,但这种机会绝不是对歪风邪气的纵容。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虽然刑满释放人员有重新就业的权利,从事直播行业本身也不违法,但是利用犯罪标签来牟利的行为,显然违反了公序良俗。抖音官方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以“以服刑经历博取流量”违反社区规则为由,对其账号进行了永久封禁 。这一举措表明,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也有着明确的道德和规则底线,即便在追求流量的时代,也不能忽视基本的价值观。

公众在面对这类事件时,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刑满释放人员的回归。一方面,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宽容和帮助,让他们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他们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更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而去支持、追捧他们利用犯罪经历进行的炒作行为。“最美通缉犯”当网红这一闹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三观比五官重要,踏实做人比博眼球长久。无论是个人还是平台,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共同抵制这种以犯罪经历为噱头的不良风气,维护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生态。

来源:感性老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