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2024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原院长田伟因涉嫌贪腐,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至2025年,最新披露的贵州卫健委体系腐败窝案等一系列典型案例更是凸显了反腐的必要性与艰巨性。
发轫于2023年的一场反腐风暴以雷霆之势席卷中国整个医疗大健康行业,波及广泛。
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2024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原院长田伟因涉嫌贪腐,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至2025年,最新披露的贵州卫健委体系腐败窝案等一系列典型案例更是凸显了反腐的必要性与艰巨性。
影响有多大?一个佐证是,多家跨国械企在2024年年报沟通会上提及中国市场的逆跌,归因为大面积医疗反腐所导致的医院订单迟滞。
从行业内来看,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由来已久,且形式复杂多样,包括权力寻租、收受回扣、套取医保基金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从社会层面来看,腐败问题导致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虚高,增加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影响了群众对医疗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削弱了社会对医疗行业的信任。
自从审计署正式加入医药购销纠风工作后,通过一竿子插到底的“经济体检”将医疗腐败监管能效提高至全新纬度。
1月2日,中纪委发布《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到要坚决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
近日,中纪委发布《四川以提升办案能力为抓手 精准查处隐形变异腐败问题》一文,点名医药领域新型腐败、隐性腐败。随后,中纪委官网连发四篇文章,均提及隐性腐败问题。
大范围、全链条、精细化、强监管.....大幕已经拉开,贯穿全行业的纠风整治仍在继续。再加上美国对华关税政策高压同时发生,这个行业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多的不确定性。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医疗反腐正在进入深水区,态势不减,且颗粒度全面细化,并深入全链条、全行业,医疗领域灰色利益输送空间被显著压缩。
01、贵州系列窝案成代表性案例
据4月23日消息,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党组书记、局长田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田艳(中国新闻网)
2023年5月23日,贵州省疾控局揭牌成立,田艳履新首任局长,同时担任贵州省卫健委副主任。
在2年前的揭牌仪式中,担任贵州省卫健委党组书记的杨慧、省卫生计生监督局局长金龙均参加了此次活动,而这二人已于2024年先后落马。
田艳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4月17日,出席了某医院的签约揭牌仪式并作发言,她的具体违纪违法细节仍待进一步披露。
近一年来,贵州省医疗系统掀起反腐风暴,除杨慧、田艳、金龙外,今年3月,贵州省卫健委卫生计生监督局原党委书记周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杨慧曾在贵州纪委今年播出的反腐专题片中承认,“我自己带头,也把下属带坏了。”
此外,贵州省多名卫生系统“一把手”也先后落马,包括省医保局原局长宋宇峰、贵州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梁贵友、贵州省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刘健、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原党委书记毕路佳、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原院长王小林等。
近2个月,又有多名医药卫生系统干部、医院书记院长落马的消息被通报,并延伸至政府高层。
4月25日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南方医科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宁习洲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去年以来,南方医科大学已有多人被查。
3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卢勇被查的消息。
卢勇(中国新闻网)3月17日消息,铜陵市立医院党委副书记许文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铜陵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许文珍(中国新闻网)3月17日消息,弥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郑中宏,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弥渡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郑中宏(中国新闻网)4月18日,株洲市渌口区中医医院副书记、院长谢照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目前正接受渌口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02、下一步重点在哪?
近期,中纪委再度点名耗材、设备招采。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主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医保局医药采购中心主任高雪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
过去几年,高雪曾任天津市医保局采购中心主任、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主任招采组组长、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主任,是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重要的操盘手。
4月13日,中纪委官网发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曲孝丽撰写的《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文中提到,将继续紧盯综合监督单位“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如高值医用耗材、医用设备招投标、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防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反弹回潮。
对于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认为,“回顾过去几次医药领域反腐,主要问题都暴露出来了,比如医药购销回扣、医患红包、过度医疗、医保欺诈、行政审批型腐败等,但这些问题长期存在。这一轮反腐风暴,我觉得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态势。”
针对为什么要针对招采环节集采,任建明主任表示,“近年来,政府对少部分药品和耗材实施带量采购,遏制医疗采购回扣,但绝大部分药品和耗材还适用原有的采购规则。正是在该特殊采购规则之下,使得一些群体卷入回扣旋涡,成为受贿犯罪的主体。”
确实,一直以来,高值耗材、医疗设备价格高昂,掌握采购主导权的关键人物容易陷入腐败泥潭。2024年,通过对2900多例涉及医疗腐败的刑事判决书的分析,受贿行贿医疗器械的占比最高,接近40%,耗材占比近20%。受贿行为主要出现在决策环节,占比近45%,采购环节约占18%。
主要原因还是高值耗材、医疗设备领域的腐败呈现出链条性和隐蔽性。所以,一直以来耗材、设备采购始终是各地医疗领域审计重点内容。
为此,4月14日,中纪委在《纪检监察机关着力深化风腐同查同治 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一文中,介绍重庆市北碚区纪委监委把个案剖析与类案分析结合起来,摸排药品、耗材、设备等医药用品“明招暗定”行业潜规则,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斩断医疗领域腐败利益链。
广东、江苏、安徽、山东等多地均公布过由审计揪出的医院招采腐败情况,其中多个项目涉及金额破亿元。当然,反腐力度大,面临的挑战更大。对此,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国家卫健委医疗领域反腐课题专家郑雪倩表示,“医疗腐败本身涉及面比较广,纵横交错,内外交织,检查起来有难度,工作量也比较大。
尤其大部分案件不是集体犯罪,个体化的行贿的特点比较突出,隐蔽性很强。同时也带来一个挑战,就是如何界定违规的标准。”当然了不止如此,“有政策带来的问题,比如说医院的运营机制,财政补贴不足、投入不足,医院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得挣钱,那就有院长铤而走险,采取骗保等手段。
也有市场因素的影响,企业是要追逐利润的,每年都希望销售量增加,医院也要求每年的收入都增加,怎么增加?这其中就带来了一些问题。
另外还有医院管理不足、个人信仰缺失等,医院内部的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也存在。”另外,按照国家医保局部署,现阶段(4月1日)已进入医保部门抽查复查的飞行检查阶段。
从自纠自查发布的检查范围来看,今年在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6个领域的基础上,新增了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而在医保监管领域,2024年全国医保系统共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查实欺诈骗保机构2008家。
4月3日,国家医保局会同9部门召开工作部署推进会,会上提出要紧盯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涉及的重点对象和重点问题。
“严格医保基金监管”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在智能监管手段加持下,2025医保监管将更加严格。
03、中纪委点名“新型”医疗腐败
近日,中纪委发布《四川以提升办案能力为抓手 精准查处隐形变异腐败问题》一文,点名医药领域新型腐败、隐性腐败。
当下,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加持下,医疗领域监管的颗粒度更加细化,隐秘问题更加无处遁形。更早之前,中纪委官网3月13日文章《同查同治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指出,强化“数智”赋能,积极应对风腐交织问题隐形变异和翻新升级,全面推进纪检监察一体化工作平台、大数据办案中心、基层公权力大数据平台等建设。
中纪委强调通过数据关联、碰撞比对、筛选分析等方式,精准发现问题,开展靶向监督。此外,2025年DeepSeek爆火,各地也开始将其编织进医疗监管大网中,发挥智能监管效力。2月28日,山东青岛市医保局宣布接入DeepSeek,上线“医保政策智能问答助手”和“医保数据精准分析助手”等功能。
据了解,在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中,这一新功能通过关联就诊记录、药品消耗等数据,可以精准定位高风险案例,辅助医保部门查实违规行为。同月,江苏徐州市中心医院应用医疗大模型【苏小智】,成功实现了Deepseek-r1的深度应用,率先在医保基金监管领域展开AI+医保基金监管的创新探索,并顺利试运行。
在新型智能化手段赋能下,医疗反腐将进入全新阶段。
来源:MedTrend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