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百度百科、极目新闻、九派新闻、封面新闻、新京报】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百度百科、极目新闻、九派新闻、封面新闻、新京报】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网友当初有此感叹,全因一张“通缉照”太吸睛。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坐牢经历竟成了她走红的流量密码。
可事实真的如她所愿吗?
昔日同窗眨眼间便沦落为人人喊打的通缉犯。
作为卿晨璟靓的同学见此都不免感叹“挺可悲的”。
然而,更可悲的是她的堕落全拜一个男人所赐。
卿晨璟靓自小父母早早离异,她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
但卿晨璟靓依然性格开朗,与人相处融洽。
而青春期的到来更是给卿晨璟靓增加了另一个筹码。
都说女大十八变,青春期的卿晨璟靓同样出落得亭亭玉立。
原本就清秀的五官愈发精致,走在校园里,回头率极高。
可极佳的长相与之相对应的却不是优异的成绩。
卿晨璟靓终是因为学习太差,被迫退学转入其他学校学习。
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珍惜学习改变命运的机会,高中辍学选择进入社会。
谁曾想,这一次卿晨璟靓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2018年,四川绵阳警方公开发布了一则检举“酒托”诈骗犯罪团伙在逃人员的通告。
本是再寻常不过的通缉信息,却因为一个女子的长相引起不小的热议。
通缉照片中赫然就是卿晨璟靓本人,当时的她明显比青春期长相更加好看。
让不少网友很难把她和“酒托”诈骗犯联系在一起。
一时间,这张通缉照在网上疯狂传播。
网友们纷纷惊叹:“这真的是通缉犯?确定不是明星吗?”
于是,“最美通缉犯”的名号不胫而走,对她犯罪行为的好奇再度引发热议。
可令人震惊的是,卿晨璟靓深陷牢狱之灾竟是因为一个男人。
据卿晨璟靓之前共事的同事林艳所说卿晨璟靓辞职是为了和男朋友去外地。
然而,不过短短几个月,事情就变成了这样。
好在,卿晨璟靓并没有被爱情彻底冲昏头脑。
她在通缉公告发出后便选择自动投案自首,被判一年两个月的牢狱生活。
但一个女人正值貌美,又怎么会安于现状!
近日,反诈老陈与卿晨璟靓直播PK的消息冲上热搜。
屏幕里,卿晨璟靓的脸化着精致的妆容。
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丝毫没有因为曾经的犯罪经历而显得畏缩。
甚至大方地自我介绍,声音清脆悦耳。
老陈一开始还有些懵,毕竟他对卿晨璟靓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她是一名主播。
但很快,卿晨璟靓就主动揭开了自己的过往经历。
她坦白自己坐牢经历,直言自己想变好。
听到这话,他怎么也没想到,连麦的对象竟然是这样一个有特殊经历的人。
但秉持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态度老陈也是热情回应。
然而,谁也没想到普通的直播竟再次掀起一场波澜。
本来一个“诈骗犯”和反诈人士连线已经够喜剧。
殊不知,两人在直播过程中的行为更是引起不少网友的争议。
只见两人直播中卿晨璟靓时而撒娇卖萌,时而深情告白,把榜一大哥们哄得团团转。
反观老陈更是做出伸舌头等动作,引发网友热议。
这时候,谁还记得当初一身正装坐在直播间里宣传反诈知识的老陈。
瞬间让对面的主播懵了圈,有的主播被吓得不知所措,有的则赶紧表明自己的“清白”。
那滑稽又紧张的场面,让直播间的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网友们纷纷被这种新颖的反诈宣传方式吸引.
“反诈老陈”的名号也一夜之间传遍全网。
但凭借反诈走红的老陈大概也想不到,这一次被“坑惨了”。
他不仅因为直播行为引发热议,还被卿晨璟靓所牵连。
而面对愈演愈烈的热议,卿晨璟靓直接被平台永久封禁处理。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她第一次被永久封禁。
早在卿晨璟靓刚出狱时,她原本想做奶茶生意并作为“反诈宣传人员”进行直播。
后来在2024年,被平台作出封禁处理。
没想到,近期复出又是老戏重演的套路,令人厌烦。
这次复出,卿晨璟靓在自己的视频里依旧用“最美通缉犯”为名头。
但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招式可谓让她玩得炉火纯青。
一边让网友不要一直提及自己牢狱之灾的过往,一边又“吃老本”博流量。
一时间,引起不少网友的议论纷纷。
而其中有一位网友的话可谓一针见血。
他直截了当问在座吃瓜网友:你为什么给她提供流量。
一句话,让不少人哑口无言,也暴露出了一个现实问题。
老陈最新回应了这次直播事件,他直言卿晨璟靓目的不纯。
他还直言该女子就是为了蹭流量,并不是单纯地宣传反诈,自己发现以后就不连了。
还回应了自己直播的一些“吐舌头”的行为都是为了宣传反诈知识。
再看上文提及,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提出大家为什么给她流量。
明眼人都知道,这些都是基于卿晨璟靓拿自己的坐牢经历再加上出众的外貌做噱头。
这两点,单拎出来任何一个或许并不稀奇也不会让多少人感兴趣。
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结合所造成的影响是成倍的。
并且,卿晨璟靓不仅不以这种经历为经验教训,洗心革面。
反而,明知网友们的猎奇心理还以此为突破口,去蹭流量赚钱。
由此可见,卿晨璟靓的行为也正反应了现在网络上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些互联网人为了流量已经没有底线的拿观众的猎奇心思做流量。
一点也不顾虑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导向问题。
真应了那句“流量至上”的话,而这明显是不对的。
更可笑的是“最美通缉犯”这个名头,什么时候通缉犯能用“最美”来形容了。
来源:历史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