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马斯克是一位很喜欢生孩子的人,就目前已知的孩子就有14个,但按照马斯克的性子,肯定不止这14个孩子。
众所周知,马斯克是一位很喜欢生孩子的人,就目前已知的孩子就有14个,但按照马斯克的性子,肯定不止这14个孩子。
近日美国的一名记者在一档节目中爆料,马斯克实际拥有的孩子可能已经超过的100个,远远高于14个。
马斯克为何如此执迷于生孩子,这背后有着什么目的?
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的名字总是和太空探索、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这些宏大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但最近,这位科技巨头的私生活却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成为焦点。
美国《大西洋月刊》记者伊丽莎白·布鲁尼格在一档播客节目中透露,马斯克的子女数量可能远超外界所知,甚至突破百人。
长期以来,马斯克公开承认的子女共有14人,分别由四位不同的女性所生,布鲁尼格的爆料指出,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马斯克
据《华尔街日报》的调查和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通过至少四到五名女性秘密生育,其中一些关系甚至未被外界知晓。
在这些女性当中,包括加拿大歌手格莱姆斯、Neuralink高管希冯·齐里斯,以及保守派意见领袖艾希莉·圣克莱尔。
马斯克
在马斯克的生育故事中,金钱和法律手段似乎扮演了关键角色,艾希莉·圣克莱尔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
据报道,马斯克的团队曾向她提供1500万美元的封口费,外加每月10万美元的生活费,条件是她必须隐瞒儿子的生父身份,圣克莱尔拒绝了这一提议,并选择公开真相,最终导致了一场法律纠纷。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一些女性在生育过程中被要求遵守特定的医疗安排,比如剖宫产或禁止某些宗教仪式。
骂死恶客
这些要求有时与她们的信仰或健康考量相冲突,但由于法律协议的约束,她们难以公开表达不满。
还有部分孩子的出生证明上并未登记马斯克的名字,使得这些孩子的身份长期处于模糊状态。
马斯克这么频繁的生孩子背后有什么意图呢?
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对人口危机的担忧几乎和他的火星殖民计划一样出名,在各类公开场合和社交媒体上,马斯克总是强调人类文明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
而这个威胁不是气候变化,不是核战争,而是不断下滑的生育率,他经常引用统计数据,指出美国生育率已经跌至历史低点,警告说如果这种趋势持续,现代社会将面临崩溃风险。
2022年,当媒体爆出他与旗下公司女高管希冯·齐里斯秘密生下双胞胎时,他非但没有回避,反而在推特上高调表态“正在为应对人口危机尽自己的一份力。”
马斯克和孩子一家
这条推文附带了美国生育率的统计图表,将私人行为包装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公益行动,在另一次访谈中,他更直言不讳地表示,像他这样“聪明人”多生孩子是对人类未来的负责。
在一些科技论坛和社交媒体圈子里,支持者们将他的做法美化为“知行合一”的典范。
部分生物科技爱好者甚至搬出进化论,认为富豪阶层生育更多后代是“优质基因的自然选择”,声称这有助于推动人类智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马斯克和孩子
另一边的批评声浪同样凶猛,《大空头》作者迈克尔·刘易斯的抨击最为尖锐,他在专栏文章中写道“没有一个CEO应该用拯救人口这样的借口,来合理化与下属发生关系并生育孩子的行为。”
女性权益组织则关注到,当亿万富翁用“人类未来”这样宏大的名义来为自己的生育行为辩护时,很容易掩盖其中可能存在的胁迫或不平等。
法律专家也指出,如果确实存在利用职务关系或财富影响力的情况,这就不仅仅是道德问题,可能涉及法律层面的争议。
马斯克和他的孩子们
支持者看到的是一场拯救人类文明的生育实验,批评者警惕的则是财富和权力对基本伦理的挑战。
在马斯克频繁更新火星计划进度的同时,地球上的这场关于生育伦理的辩论,似乎也同样看不到终点。
而且在孩子这么多的情况下,未来马斯克的财产可能会引发一场剧烈的争夺战,还可能会有一些其他的危机。
马斯克和他的孩子们
如果马斯克确实拥有上百名子女的传闻被证实,美国司法系统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想象一下,数十位母亲带着孩子同时提起亲子鉴定诉讼的场景,这不仅要调动庞大的基因检测资源,更可能演变成一场持续数年的法律拉锯战。
每个案件的审理都需要核实生育时间、地点、医疗记录等关键证据,而马斯克遍布全球的商业版图会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马斯克
遗产分配问题则更是一个大难题,即便按照现有法律框架操作,如此庞大的继承人群体也可能让特斯拉和SpaceX的股权结构陷入混乱。
当普通家庭为养育一两个孩子精打细算时,富豪却能轻松组建“百子军团”,这种对比让“精英生育特权”成为热议话题。
教育专家指出,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从起点就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资源优势,他们可能占据顶级名校的名额,继承商业帝国的人脉,进一步拉大阶层差距。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这种模式被其他富豪效仿,未来可能出现一个由超级富豪后代主导的新特权阶层,让社会流动性变得更加困难。
马斯克一家
马斯克尚未对“百子传闻”做出直接回应,但这场风波显然不会轻易平息。
无论最终真相如何,这一事件已经让公众重新思考科技巨头的权力边界,以及财富对传统伦理的冲击。
不论是为了“拯救人类”还是说个人爱好,这都有些过头了。
信息来源:抖音 环球网财经
财联社2025-04-16 1个孩子1500万美元封口费 美媒揭露马斯克的“宝宝军团”愿景
来源:江语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