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上「pCR」到底是什么? 这个肺癌预后「风向标」你一定要知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17:29 2

摘要:不少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朋友可能在病理报告上见过它,也有一些患者在寻求新疗法时会在多个临床研究中读到过它,却不太清楚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pCR 不仅预示着治疗效果、预后结局,还往往和术后治疗等息息相关。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治疗过程中每一次检查、每一项指标都紧紧牵动着大家的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个对肺癌治疗意义重大的指标——「病理完全缓解」(pCR)。

不少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朋友可能在病理报告上见过它,也有一些患者在寻求新疗法时会在多个临床研究中读到过它,却不太清楚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pCR 不仅预示着治疗效果、预后结局,还往往和术后治疗等息息相关。

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是评估抗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对包括所有区域淋巴结样本在内的切除手术标本进行完整评估后,没有任何残存肿瘤细胞[1]。打个比方,如果把肿瘤比作敌军堡垒,pCR 就相当于治疗后发现堡垒已被彻底摧毁,连一个活着的敌兵都找不到。

为什么临床上的病理报告,甚至众多肺癌的关键临床研究都有「pCR」的身影呢?众所周知,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是癌症治疗疗效评估的「金标准」、「大结局」,但观察时间太长了,于是科学家们探索了 pCR 作为生存获益预测指标的可行性。

CA209-8Y9 荟萃分析[2]提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治疗的 pCR 与患者更好的无事件生存期(EFS)和OS获益相关,达到pCR的患者相比没有pCR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51%,出现不良事件(包括死亡、肿瘤复发或进展、无法手术等)的风险减少51%。简而言之,达到 pCR 往往预示着肺癌治疗成功的概率更高!

新辅助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pCR 率。但在过去,肺癌新辅助治疗主要依靠铂类双药化疗,效果比较有限,其实很少有患者能够实现 pCR(中位 4%,范围 0-16%)[3],相比不进行新辅助治疗大约只能取得 5% 左右的 5 年生存率提升[4]。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加入改变了这一领域的格局。在Ⅲ 期 KEYNOTE-671 研究中,免疫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的 pCR 率达到 18.0%,是单纯化疗组的近 5 倍(4.0%)[5]。

Ⅲ期 CheckMate-816 研究中,新辅助治疗中加入免疫治疗更是将 pCR 率从 2.2% 升高至 24.0%[6,7],与单纯化疗相比获得了 10 倍以上的疗效提升!

为什么新辅助免疫治疗能得到如此大的疗效增幅?

首先免疫治疗药物能在肿瘤「大本营」(原发肿瘤部位)促使肿瘤特异性T 细胞复制增多,直接杀灭癌细胞。二是形成「长效免疫记忆」,让激活的肿瘤特异性 T 细胞通过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和组织,寻找并消除微转移灶,就像给身体安插了「巡逻兵」,持续清除残留癌细胞[8]。

新辅助免疫治疗达到pCR,是不是手术白做了?

既然我们通过新辅助免疫治疗就能达到pCR,也就是说手术切除的肿瘤在显微镜下都找不到活着的癌细胞了。对于这样的好消息,有些患者却可能心生疑虑:肿瘤里都没有活的癌细胞,是不是手术就白做了?

需要说明的是,pCR是一个术后指标,只有做了手术,把切除的肿瘤拿到显微镜下观察,才能知道有没有达到pCR。如果不做手术,没有获取肿瘤组织样本,就没法确定肿瘤里还有没有活的癌细胞残存。

因此,就目前而言,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的pCR 并非「治愈」的代名词, 更像是一个「预后风向标」,提示治疗成功概率更高。而手术治疗仍是目前肺癌治疗的「关键胜负手」,根治肺癌的唯一手段。

当然,医学界对癌症治疗精准化、个体化的追求不息。已经有学者提出,如果在新辅助治疗后实现临床完全缓解,或者通过ctDNA等更先进的方法确认实现 pCR 后,肺癌患者能否豁免手术[9]?在其它癌症(局晚期dMMR/MSI-H直肠癌)中,已经有了这样的尝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10]。未来肺癌患者或许也有机会能够「少挨一刀」。

医学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近年来免疫治疗的蓬勃发展,正让更多肿瘤患者触摸到pCR 的希望。相信未来,随着更多创新疗法的涌现,期待在将来肺癌患者们能从「完全缓解」真正迈向「永久治愈」。

本文内容用于疾病科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具体诊疗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材料编码:ONC-CN-2500128)

参考文献:

[1]黄焰, 张莉萍, 侯立坤, 等.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评估 [J] .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 50(7) : 773-778. DOI: 10.3760/cma.j.cn112151-20201224-00962.

[2]Waser NA, Adam A, Schweikert B, et al. 1243P Pathologic response as early endpoint for survival following neoadjuvant therapy (NEO-AT) in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NSCLC):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nn Oncol, 2020, 31:S806.

[3] Hellmann M D, Chaft J E, William W N, et al. Pathological respons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resectabl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s: proposal for the use of 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 as a surrogate endpoint[J]. The lancet oncology, 2014, 15(1): e42-e50.

[4]Ferrari V, Helissey C. Revolutionizing Localized Lung Cancer Treatment: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lus Immunotherapy for All?[J].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4, 13(9): 2715.

[5]Wakelee H, Liberman M, Kato T, et al. Perioperative pembrolizumab for early-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 2023, 389(6):491-503.

[6]Forde PM, Spicer J, Lu S, et al. Neoadjuvant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resectable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 2022, 386(21): 1973-1985.

[7]Forde PM, Spicer J, Girard N, et al. 84O Neoadjuvant nivolumab (N)+ 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 (C) for resectable NSCLC: 3-y update from CheckMate 816[J]. J Thorac Oncol, 2023, 18(4):S89- S90.

[8]Topalian SL, Taube JM, Pardoll DM. Neoadjuvant checkpoint blockad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J]. Science, 2020, 367(6477):eaa x0182.

[9] Liu S Y, Feng W N, Wu Y L. Immunotherapy in resectable NSCLC: Answering the question or questioning the answer?[J]. Cancer Cell, 2024, 42(5): 727-731.

[10] Cercek A, Lumish M, Sinopoli J, et al. PD-1 blockade in mismatch repair–deficient,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 386(25): 2363-2376.

来源:咚咚肿瘤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