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随着巴基斯坦与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巴基斯坦外长达尔的通话中,罕见强调中巴是“铁杆朋友”与“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释放出明确支持巴基斯坦的信号。
近日,随着巴基斯坦与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巴基斯坦外长达尔的通话中,罕见强调中巴是“铁杆朋友”与“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释放出明确支持巴基斯坦的信号。
与此同时,印度总理莫迪在公开场合对巴基斯坦施压姿态不改,美俄两国却罕见在印巴问题上态度统一,这一系列外交动向折射出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层博弈。
4月27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巴基斯坦通电话,就当前克什米尔地区紧张局势交换意见,王毅外长代表中方明确表示三项核心支持。
在此次的通话中,王毅部长明确表达三点支持:坚定支持巴基斯坦反恐行动、维护主权安全,以及推动公正调查,而这一表态不仅是对巴基斯坦近期军事打击恐怖分子行动的背书,更暗含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安全稳定的战略维护。
王毅外长强调,打击恐怖主义是全球共同责任,中方始终支持巴基斯坦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所采取的坚决举措。
针对近期克什米尔地区恐袭事件,中方谴责任何形式的恐怖活动,并愿通过技术合作、情报共享等方式协助巴方提升反恐能力。
此举不仅旨在消除跨境恐怖主义滋生土壤,更彰显中巴在安全领域的紧密协作,为地区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同时针对印巴边境紧张态势,中方明确重申对巴基斯坦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支持,王毅外长指出,克什米尔问题历史复杂,任何单边行动均无法解决根本矛盾。
中方理解巴方合理安全关切,呼吁国际社会尊重巴基斯坦作为主权国家的合法权益,通过对话化解分歧,避免军事对抗加剧地区不稳定。
以及中方主张对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开展独立、公正调查,明确事件责任方,以国际法准则维护地区公平正义。
王毅外长表示,中方愿与巴方及国际机构保持沟通,确保调查结果客观透明,为后续和平解决方案提供依据,而此举既是对巴基斯坦的信任支持,亦是对国际反恐合作的积极推动。
面对着中方的支持,巴基斯坦方面也是迅速进行回应的,提出增加100亿元人民币与卢比互换额度,实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亦彰显两国金融合作的深度绑定。
在当前国际秩序重构背景下,中巴战略合作已从传统军事互信拓展至经济金融领域,形成“反恐-安全-经济”三位一体支撑体系。
在中方明确的向巴基斯坦表示出支持,并表明了将会维持公正的话语之际,印度总理莫迪却对此表现出了一种不认可的态度,并做出了对“恐怖分子及其背后支持者”实施“最严厉惩罚”的誓言。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回顾印度在此次冲突发生时所做出的一切动作,以及此次冲突的缘由究竟是什么,以及印巴之间的冲突是如何突然爆发的。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枪击事件,印度政府在未提供证据的情况下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极端组织,随后采取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切断巴方水资源供应等举措。
此举引发巴基斯坦强烈反弹,巴总理夏巴兹警告称,若水资源持续受威胁,将考虑军事反击,26日,印度突然在未预警情况下开闸放水,导致巴控克什米尔地区洪水泛滥,造成民众生命财产损失。
甚至在27日,莫迪在广播讲话中将袭击事件定性为“国家敌人”的“绝望之举”,暗示巴基斯坦及其支持的武装势力意图破坏克什米尔地区的稳定。
莫迪政府在公开场合延续对巴基斯坦的强硬立场,甚至以“水资源战”实施生态打击——突然开闸放水制造洪水威胁,试图通过非传统手段施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表态与印度大选前夕的政治氛围密切相关——莫迪政府面临经济低迷与疫情余波的双重压力,通过渲染外部威胁可凝聚民族主义情绪,提升执政党支持率。
然而印度国内经济困境与新冠疫情余波交织,迫使莫迪暗线调整策略,据印媒披露,其近日致信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主动示好寻求“亲密友好关系”,这一180度态度转向折射出印度在内外压力下的战略摇摆。
印度既需维持民族主义强硬形象稳固选票,又不得不面对与中巴经济合作带来的区域稳定红利,双重矛盾下呈现出“打拉结合”的外交特征。
此外莫迪提及的“最严厉惩罚”或指向跨境军事行动,但印度军方目前尚未透露具体计划。
当前印巴对峙呈现“军事紧张-外交缓和”交替特征,双方虽在克什米尔持续小规模冲突,但高层均已释放对话意愿,巴基斯坦总理明确警告核风险,印度亦因国内危机需避免局势失控。
而在这种时刻,美俄双方在印巴问题上的表现,莫名的就呈现出了一种极其默契的状态,看似参与了其中,但实际上并没有。
特朗普政府以“印巴能自行解决”为由置身事外,实则避免陷入南亚泥潭分散对华施压精力,俄罗斯则因军火贸易与能源合作对印度保持暧昧,同时顾忌中巴盟友关系而选择中立。
这样的现状也表明出,两国态度本质是地缘利益计算的结果,美国通过“甩锅”中国转移自身国际责任,俄罗斯则借印制衡中国的同时维系经济收益。
这种“冷处理”策略既避免直接介入地区冲突,又间接推动中巴强化互助,客观上巩固了中巴战略合作基础。
但美俄的同步观望看似为冲突降温,实则加剧南亚危机的不可预测性,印度借两大强国背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愈发强硬,而巴基斯坦则面临外交孤立与水资源战争的现实威胁。
而在这种时刻,中国推动的公正调查机制或成为了缓解印巴冲突的突破口,一旦国际社会介入理清恐袭责任,印度单边施压将失依据。
长远看,中巴经济纽带与战略互信将持续深化,印度两面策略难改南亚权力结构,美俄平衡术亦无法根本撼动区域力量对比。
结语王毅“铁杆论”不仅是对中巴特殊关系的再确认,更是向国际社会传递维护地区稳定的中国方案。
在核威慑与经济依存双重约束下,印巴冲突或维持可控博弈,而美俄态度一致背后的各自算计,反衬出中国在南亚地缘政治中日益凸显的协调者角色。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巴印再起冲突,王毅这样表态》——直新闻
《巴防长称中俄可参与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国际调查,外交部回应》——澎湃新闻
《特朗普回应印巴紧张局势:“不管通过哪种方式,他们终会找到解决办法”》——环球网
《印巴关系持续紧张!莫迪再表态:将对袭击事件背后支持者实施“最严厉惩罚”》——环球时报
来源:溪谈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