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制造+义乌渠道,共拓万亿纺织市场蓝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8 18:07 2

摘要:作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辽宁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特色纺织”作为辽宁省着力建设的22个产业集群之一,已成为辽宁打造优质特色消费品万亿级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球贸易的“风向标”,浙江义乌是中国制造走

作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辽宁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特色纺织”作为辽宁省着力建设的22个产业集群之一,已成为辽宁打造优质特色消费品万亿级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球贸易的“风向标”,浙江义乌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当“辽宁制造”遇上“义乌渠道”,纺织服装产业将碰撞出哪些新动能、新机遇?

4月27日,在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首日,“辽品出海,衣链全球”2025辽宁省纺织服装产业义乌对接会成功举办。活动现场,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等协会领导,以及全国近40个纺织产业集群的各地方政府、行业商协会领导和相关企业代表,义乌当地国内外采购商代表等共聚一堂,聚焦辽宁省兴城泳装、小北河袜业等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和义乌“买全球、卖全球”的枢纽实力,探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致力于为“辽品出海”搭建更广阔的通道,为义乌链接更具竞争优势的纺织服装产业资源,共绘“世界市场-中国制造”价值共生体的壮阔图景。

南北协同,打开“内外循环”的新窗口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辽宁制造”叠加“义乌渠道”,将为纺织服装企业打开“南北联动、内外循环”的新窗口,迸发出1+1>2的战略意义和商业价值。双方的合作不仅是一次产业与商贸的联姻,更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关键一步。

“作为全球闻名的小商品之都,义乌具有完备的产业生态和强大的市场辐射能力,在纺织服装领域,涵盖了从化纤制造、针织印染到各类成品服装的全产业链环节。辽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传统强省,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优质的供应链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方丹云针对两地合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化产业协同,推动辽宁产品与义乌渠道强强联合,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二是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市场+产业带”“跨境电商+产业带”深度融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三是共享开放红利,借助义乌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共同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

“从一滴油到一件衣,辽宁化纤原料、纺织织造、成衣设计等协同发展,体系规模优势不断夯实,形成了全链条贯通、多集群崛起、新动能迸发的产业格局。其中,生产全球四分之一泳装的‘兴城泳装’和全国第二大棉袜生产基地‘小北河袜业’是辽宁纺织服装行业的佼佼者。”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马仲彬表示,义乌是全球知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在纺织服装出口方面有成熟的经验和平台,是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的商业纽带。希望借助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和本次对接会,进一步展示辽宁区域品牌和特色产品,共同探讨“辽宁制造+义乌渠道”的联合发展模式,依托义乌特有的强力集聚和辐射功能,推动“辽品出辽”“辽品出海”。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会长徐迎新在致辞中指出,辽宁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产业集群优势显著,创新驱动成效突出,开放发展格局深化,在纺织服装领域已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作为全球贸易的窗口,义乌拥有“海陆空铁”的四维物流网络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贸链路,以及动态监测的义乌指数、小微工厂的柔性生产力,可以为辽宁纺服优势品类搭建“快速出海通道”,精准预判市场需求,推动“辽宁制造”向定制化、高附加值升级。面向“十五五”,期待以科技共融、绿色共赢、文化共兴为核心,打造可持续的产业共同体,构建纺织服装行业 “南北协同、内外贸一体化”的新发展模式。

近年来,中国针织行业在科技创新、绿色环保、时尚引领、智能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凭借独特的舒适性和功能性,针织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更在国际市场上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作为引领针织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权威组织,以精准对接产业链、供应链为核心,为上下游搭建起高效、便捷、国际化的服务平台。

渠道共建,打造“辽品出海”新引擎

产品是立命之本,渠道是立身之本。辽宁将如何与义乌实现优势互补?依托辽宁纺织服装产业的研发、生产、创新等优势,联动义乌物流网络、跨境电商和海外仓资源,双方致力于构建“辽宁制造—全球市场”直通车,打造“辽品出海”新引擎。

当前,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纺织服装产业注入了全新动能。“随着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迭代,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2022年,义乌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第六代市场,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是第六代市场的标志性项目。”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数贸中心分公司副总经理朱幸平分享了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如何引领品牌出海新航道。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占地面积562亩,建筑总面积125万平方米,拥有强大的数字化商贸基础设施支撑、完备的数字化货物贸易平台支撑、完整的数字化贸易服务体系支撑,重点打造数据交易中心、数贸场景展示中心和新品发布中心。

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王翀围绕“底蕴、优势、共赢”三个关键词,分享了辽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目前,辽宁纺织服装行业已构建起“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的完整品牌体系,正聚力打造“万亿级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基地”,设立“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大力推进工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和优质企业培育,并在全省布局了12个重点纺织服装产业园,覆盖大连、丹东、葫芦岛、鞍山、辽阳等产业集聚的核心城市,形成多点支撑、链式协同的产业网络。未来,希望通过辽宁和义乌南北协调,构建“研发在辽宁、制造在辽宁、义乌卖全球”的产业新范式,共拓万亿纺织新蓝海。

“经过四十载辛勤培育,小北河袜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富民强镇之支柱产业,引领地方经济繁荣,正致力于立足国内、走向世界,让袜业成为富民产业、强镇产业、地标产业。”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小北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沈聪表示,小北河袜业棉袜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涌现出保利袜业、忠吉纺织等规上企业,运动袜、商务袜、水晶袜、羊毛袜等品类丰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品牌467个,如金叶竹、彤然、襄平保利、金旺达绵品、星动、鸿思羽等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受到消费者广泛青睐。

需求引领,共赢“衣链全球”新未来

市场的需求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活动现场邀请篁园市场服装行业商会会长周小云、秘书长吴鲜民,以及乌克兰外商代表MS ANNA和MS VIOLA进行现场分享,以全球视角,聆听国内国际市场的呼声,为辽宁企业精准对接市场提供了重要参考。

周小云表示,中国小商品城篁园服装市场,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有6386个商位,是浙中地区最大的专业服装市场,目前业态分布60%批发零售、30%外贸、10%直播电商,面临缺少优秀产业支撑的重点,希望辽宁的优秀产业链及厂商入驻市场,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类,提升市场的知名度和产品的研发、定价话语权,而辽宁可借助义乌的展会及全球的网络实现“辽品出海”,最终形成南北联动、内外循环的产业新格局;吴鲜民认为,本次对接会既是南北产业资源的强强联手,更是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市场与制造深度融合,后续商会将做好与辽宁的深度对接工作。

作为外商代表MS ANNA表示,在过去的15年来,XIN XIN IMPORT AND EXPORT一直从中国出口商品,主要产品包括服装、运动服、袜子和泳衣,在义乌可以接触到许多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依托义乌良好的营商环境公司每年从中国出口80个集装箱,未来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不断提升产品出口量;MS VIOLA表示,VIOLA TRADUBG COMPANY每年从中国市场和工厂购买超过50个集装箱的泳衣和其他商品,乌克兰的消费者非常喜欢这些产品,未来希望尝试更多的新产品,开展更多新合作。

当前,美国加征关税再次成为全球焦点,给全球贸易带来不确定性,辽宁与义乌两地携手合作,既是优势互补的必然选择,更是抢抓RCEP机遇、共拓国际市场的战略之举。2025 中国(义乌)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依托义乌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有贸易往来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业采购商纷至沓来,为针织行业探索“出海新商机”开辟全新的新航道。以本次展会和对接会为契机,未来辽浙两地将通过“产业+市场”的强强联手,为南北协同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携手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共赢“衣链全球”新未来。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