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东外卖对标品质堂食商家,还要给全职骑手发放五险一金和社保;这一系列措施都非常好,但唯一现实的问题在于,这些额外开支的成本从哪里来?
京东外卖对标品质堂食商家,还要给全职骑手发放五险一金和社保;这一系列措施都非常好,但唯一现实的问题在于,这些额外开支的成本从哪里来?
4月份,在京东集团总部,蔚来汽车CEO李斌点了一份京东外卖,当着直播间的面提出了很多人的疑问:“京东是认真做外卖吗?”
坐在李斌对面的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回答:“当然。”
两个字,注定了外卖行业硝烟再起。
彼时,国内的外卖行业早已经江山稳固,背后是几百万名美团专职骑手,他们共同撑起美团的护城河,以此为核心,美团每季度获得数百亿元佣金和在线营销收入,随着平台开始为骑手缴纳社保,新的开支成本也不断加剧。
在这个时候京东入局外卖,常人很难看懂背后的逻辑。
毕竟,外卖本身就是一个不那么赚钱的行业。
作为新玩家涌入,京东外卖先后打出“品质堂食商家零佣金”以及平台为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和百亿补贴等措施快速切入市场,也打破了过去几年外卖行业的稳定格局。
但唯一的问题仍然在于,外卖行业并不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背后尽管护城河相对简单,但由于利润并不高,哪怕是饿了么过去艰难和美团竞争,也没有取得太好的优势。
京东凭什么入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京东这一次显然是认真的。
4月21日,“京东黑板报”发文称,京东为了支持外卖骑手自由接单,保障大家的收入,京东推出了一系列紧急援助措施。
其中就包括京东加大全职骑手招聘力度,未来三个月将招聘名额由五万名提高到十万名。对所有骑手,如有对象,京东可以优先为对象安排工作,比如全职快递员、全职保洁,实现“双职工”待遇,大幅提高家庭收入。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来京东这一次入局外卖是认真的;未来三个月招聘十万名全职骑手,仅仅是五险一金,背后就是一笔高额的支出成本。
这一次,京东为了旗下的外卖业务,可以说是火力全开,火药味十足。
最后,京东还称自4月21日起,对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京东全部免单。
从京东发布的这一系列回应来看,都是全力对标美团,火药味十足,
从结果来看,京东外卖开局也有着不错的表现。京东CEO许冉透露,京东百亿补贴上线后,单量增长很迅速,京东外卖的餐饮日订单量预计即将突破500万单,这个速度远远快于预期。
对许多人而言,京东做外卖是突然的,但事实上背后也有迹可循。早在2024年5月,京东就已经在低调测试咖啡茶饮品类的外送,一直到2025年初在全国迅速推进。
根据京东数据,到3月底,京东花了一个月覆盖了全国142座城市,合作超过45万堂食餐厅,包括麦当劳、海底捞、汉堡王、霸王茶姬、库迪、古茗等头部餐饮品牌。
亮眼的成绩背后,也并不意味着外卖这条路就好走。
过去十几年时间里,美团和饿了么为了开辟新用户,培育人们的消费习惯和争夺市场份额,为此花掉了数十个百亿补贴构建护城河,如今京东外卖也要为此真金白银补贴,但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京东CEO许冉说,京东要给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全部由京东承担,确保骑手现金收入不会因为缴纳五险一金而减少,同时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这虽然会一定程度上增加我们的成本,但也能让骑手的满足感更强,稳定性更好,从而给我们用户更好的体验,形成正向循环。
这番话听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盈利上却很难经得起推敲。
从良心上说,京东显然是一家很好的企业,愿意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但在外卖这个重人力的行业里,过去十几年都没有发展出五险一金,显然是有原因的。
根本原因,仍然是成本和盈利。
企业的本质一定是为了盈利,只有盈利才有可能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才有机会做更多社会责任的事情,但五险一金全额缴纳,甚至个人所需缴纳部分也由京东承担,这势必会极大压低京东在外卖板块的利润。
最终,成本从哪里来?
要么从企业身上来,要么从用户身上来,企业不可能做永久亏本的事情,那么价格利润,就是京东唯一可以盈利的点。
但外卖行业整体的利润,哪怕是处于头部企业的美团外卖,其实利润也一直不高。
4月15日,京东内部线上会议视频流传,创始人刘强东称外卖平台抽成过高,要求京东外卖“永远赚的净利润不超过5%”,跟电器一样。
2024年,京东集团整体净利润率的确不到4%。但作为行业头部的美团,尽管抽成比例较高,但美团外卖业务净利润率也只有3%,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
至于另一家外卖平台饿了么,至今仍处于盈亏平衡状态,更谈不上盈利多高的说法。
摆在企业面前的现实因素,可能注定京东叫好不叫座。
外卖行业今天所面临的窘境,本质上和网约车行业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高度重人力投入的外卖行业里,尽管平台抽成佣金较高,但大多数利润,又都转头补贴给了外卖骑手这一群体。
以美团2024年数据为例,其外卖业务骑手成本占总收入约60%,若叠加社保支出,京东的人力成本将显著高于美团现有水平,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更何况,京东还承诺未来三个月要招10万名全职骑手,全额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这笔开支,也意味着京东外卖必然会投入更高的人力成本,也会反过来压缩京东外卖的盈利前景。
以美团为例,美团2024年财报显示,其外卖骑手成本约682亿元,覆盖约400万骑手(含全职与兼职),人均年成本约1.7万元(含配送费,不含社保)。
京东如果为10万骑手缴纳全额五险一金,其人力成本还会翻倍增长。
养老保险:企业缴纳比例16%
医疗保险:企业缴纳比例8%
失业保险:企业缴纳比例0.5%
工伤保险:企业缴纳比例0.2%-1.5%(按行业风险,外卖行业取0.5%)
生育保险:企业缴纳比例0.8%
住房公积金:企业缴纳比例5%-12%(假设京东按最低5%执行)
骑手工资基数:以2025年全国社保基数下限的60%为参考(假设全国平均缴纳基数为6000元/月,一线城市可能更高,三四线城市更低)。
养老保险:6000 × 16% = 960元
医疗保险:6000 × 8% = 480元
失业保险:6000 × 0.5% = 30元
工伤保险:6000 × 0.5% = 30元
生育保险:6000 × 0.8% = 48元
住房公积金:6000 × 5% = 300元
合计:960 + 480 + 30 + 30 + 48 + 300 = 1848元/人/月
每月总成本:1848元 × 10万 = 18.48亿元/月
年度总成本:18.48亿 × 12 = 221.76亿元/年
仅仅是五险一金部分,京东就要每年为这10万名骑手缴纳221亿元,这还不包括骑手的配送收入。
京东如果为10万骑手缴纳全额五险一金(221.76亿元/年),人均成本约22.2万元/年,是美团当前骑手(含兼职与全职)成本的13倍,压力显著。
最重要的一点是,京东2024年的净利润也不过414亿元,这意味着仅仅是10万名全职骑手的五险一金,就要花光京东一年净利润的一半。
这也意味着,京东外卖必然需要通过高客单价订单或多元化收入(如广告、会员服务)分摊成本,但短期内也难以覆盖。
总体来看,京东外卖的初衷仍然是好的,且也为外卖行业这类重人力投入提供了缴纳五险一金的先河。
不过问题也仍然存在,企业的首要目的是盈利,不是做慈善;那就必然需要考虑到亏损和盈利的问题,如今美团外卖板块的净利润率也不过3%,且这还是建立在日均5000万单基础之上的,京东要想在外卖板块分一杯羹,其挑战仍然会非常大。
客观来说,京东外卖这一尝试仍然是值得点赞的,为骑手提供五险一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京东过去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但当下国内外卖行业的内卷本质上也给京东外卖的盈利前景,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或许,品质堂食外卖的定位一开始,京东就是奔着高单价高服务高品质的方向去靠拢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品质才是京东外卖最大的突破点。
end.
来源:小萱科技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