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重庆市有47位全国劳动模范和20位全国先进工作者成为表彰对象。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重庆市有47位全国劳动模范和20位全国先进工作者成为表彰对象。
其中,永川区邓昌碧、何涛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邓昌碧
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
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邓昌碧,女,汉族,1968年9月出生,重庆市永川区人,大专,中共党员,重庆市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党委书记。曾荣获2019年重庆市乡村振兴先进个人、重庆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最美护河员等称号。
邓昌碧自任石笋山村书记以来,完成县、乡道:沙松路、何柏路、何临路、柏茨路、柏云路、柏西路等农村道路硬化里程20余公里,全村公路累计硬化里程98公里,三纵三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农村居民入户道路覆盖率近95%,水、电、气、路、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五通。
针对石笋山村实际情况,邓昌碧同志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在她的带领下,石笋山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乡村旅游,成功创建石笋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石笋山生态农业公司。依托4A级景区优势,带动宾馆2家、农家乐13家,并带动全村种植业的发展,目前有茶园3000亩、猕猴桃1000余亩、柑橘1000亩、花椒500亩,梨子李子等四季水果500亩,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达500余人。她积极推动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了何津公路7.2公里油路建设。安装人行便道10公里,新装太阳能路灯900余盏。争取乡村振兴项目投资115万元,新建清洁院落下河坝院落。争取水毁工程资金250万,对柏云路、九龙寺公路、柏茨路、大堰路等塌方的地方进行维修。争取地灾治理项目投资20万元,消除老鹰岩村民小组何桂明家的住房安全隐患。完成提灌站维修工程,安装农排管道1000米,解决了鱼箭滩片区农户的农田灌溉问题。
2013年2月,邓昌碧牵头成立重庆康蜜果树种植股份专业合作社,主要以村社干部投资入股为主,同时积极吸收社员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入股,目前共吸纳社员120户、324人。合作社规划占地面积1087亩,现已完成种植800余亩,主要种植品种为沃柑、红心蜜柚为主。2017年,合作社迎来了丰收,红心蜜柚的产量达到30万斤,实现了带领村民增收的目标。为壮大集体经济,争取综合性改造资金130万,入股企业进行利润分红,每年盈利6.9万元。2019年利用“三社”融合发展理念,创建了石笋山村石强农村综合服务社,次年收入近10万元,达到了村民当年分红的效果,全村23个村民小组集体资金达100多万元。
2023年3月,在邓昌碧的牵头组织下,以村、社集体为主体,石笋山辖区农业企业、村干部、党员及村民为成员,组建了“六赢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发动群众利用瘠薄土地种植艾草,提供艾苗、肥料和种植技术,以加工艾草系列产品为主要盈利点,围绕“石笋山”这个旅游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石笋山特色农产品,打造艾草康养一条街。实现“良田保肚皮,薄地撑腰包”的效果,带动了石笋山周边万余群众增收。为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她鼓励村民维护乡村清洁。每一户村民都要将自己院坝的清洁做好,而公共区域也划分到具体责任人。组织近60名无职党员成为本村环境卫生评比的倡导者和义务宣传员,并建立党员大会检讨制度,倒逼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邓昌碧同志还积极推动村里的文化建设,提升村民精神风貌。举办“三八妇女节”榜样颁奖活动、“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座谈会以及“八一建军节”退役军人座谈会等系列活动,拉近干群距离。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中秋节“糍粑暖心”送温暖、端午节“为艾而来”邻里同乐等主题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举办石笋山旅游文化节、采果节等活动,丰富乡村文化氛围。会同上海海事大学开展“羽爱童行”暑期支教活动,开阔儿童视野,增添学习信心,拓展艺术细胞,得到区委宣传部的大力认可。推进“善行义举好婆婆、好媳妇、好人好事、绿色家庭、清洁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增强了文明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同时,她还积极推动村里的图书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娱乐环境。在她的带领下,石笋山村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村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
在她带领下的石笋山村综合目标考核近年始终稳居全镇前三名,先后被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评为“重庆市文明村镇”,重庆市民政局、司法局评为“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被重庆市委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重庆市百千普法示范工程示范村(社区)”,被重庆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重庆市生态卫生村”,被重庆市乡村旅游协会授予“重庆市智慧旅游乡村示范点”、被永川区推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和“三变改革示范村”、被重庆市评为区级“无废乡村”、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
何 涛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
输变电运检中心智能巡检班
首席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
何涛,男,汉族,198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四川省南部县,大学本科学历,2007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智能巡检班首席工程师。
他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执着的追求,披肝沥胆,无私奉献,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国家电网事业倾注了智慧和汗水,诠释了一名国家电网人创新创效、带徒授艺、服务社会、甘于奉献的使命担当,先后获评国网工匠、巴渝工匠、重庆2021年度技能大师、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这些成绩与荣誉的背后,无不凝结着何涛辛苦的汗水与无私的奉献,更凝聚着他无比执着的工匠精神。
何涛同志在京接受表彰
凌云初心尽不违
何涛小时候有个梦想是长大了要当飞行员,上学期间也为此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尝试做过好几架飞机模型,但都没有飞起来,但越是这样,他不服输的性格让他从没放弃,坚持订购航空杂志,从中获取飞行知识。
2007年,何涛从四川理工学院毕业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他一直没有放弃的梦想又开始茁壮成长。已经有了经济基础和大量飞行知识的他从2008年开始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了遥控航空模型领域中,在2010年一次航模论坛交流中他初次较为全面的了解了无人机,于是这次“一见钟情”让他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无人机发烧友。
一个非专业人士组装无人机,让无人机上天飞翔的难度可想而知,何涛迎难而上的性格支撑着他从零开始学习三维建模到无人机设计到数控加工,开启了每个周一到周五晚上就是在家调试、维修、每个周末飞行测试的行动模式,起飞、摔机、维修、再飞、再摔成为了常态,经过无数次的组装和测试失败,但他从没想过放弃,现在何涛已经独立完成无人机的功能设计、制作调试、保养维护到飞行应用一系列流程。
现在的何涛还会常常想起那些为了一组PID参数的调试忙到深夜2、3点、在进行无人机测试的时候,左手腕主静脉、右手腕肌腱都被螺旋桨砍断过的浸透着汗水和心血的日子。
主动请缨展风采
2015年,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开始尝试将无人机运用于电力巡检,配备了第一台四旋翼无人机。消息传来,在机关发展策划部工作的何涛激动难耐,第一时间就找到领导主动申请去一线班组从事无人机工作。在领导批准后,何涛迅速来到了生产一线,专职从事电力无人机巡检工作。
在他的典型示范作用下,公司无人机专业从2人兴趣小组逐步发展为18人的智能巡检班,所在的无人机专业获批重庆电网无人机巡检重点实验室、电网无人机技术试验中心,主导研发的无人机巡检系统在重庆电网33家公司推广应用,典型经验在国网公司取得优异成绩。
工匠精神放光芒
“匠心就是专心致志、毫不懈怠、精益求精,专注细节;匠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心无旁骛、倾注心血”这句话对何涛来说激情盈怀。
创新探索,奋进不懈。这是何涛给人的最深刻印象。他在无人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带头攻关,倾注精力于研发适于重庆山地特点的自控软件、分析系统,建立数字电网三维模型等领域,助推了线路巡检由人工向智能转变。
他牵头成立工作室,创新推出的“基于倾斜摄影与点云数字模型结合的无人机变电站自主巡检”方式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被国内龙头无人机行业公司-深圳大疆公司邀请,作为无人机行业应用讲师参加了线上公开课等技术交流活动。
时至今日,他研发轻型无人机紫外检测仪,弥补电网无人机紫外检测应用空白;制作的遥控合环换电装置、遥控小车开关等多项实用工具,极大地保证了合环换电、倒闸操作的安全性;他创新组建无人机专业化巡检班18人,全员拥有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以专业化、规范化推动了无人机巡检规模化发展;永川电网1579公里输电线路、5000公里配电线路、39座变电站的无人机巡视,无人机巡检覆盖率达到了91.02%,巡检效率提升了约5倍,年均节省成本约570万元。
而在这个创新探索的过程中,他“三年时间,四代产品”的故事更是被人津津乐道,这位同事们口中有强迫症的无人机“大神”用实际行动最好地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其实,2016年的第一代清障无人机已经能满足基本的清障作业需求了,但在一次清理输电线路上的空飘物时的作业中他坚定了创新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到极致的信念。
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何涛听同事说起清理输电线路上的空飘物工作难度较大,必须停电操作。随后的几天里,他天天琢磨这个难题,反复思考解决办法,最后想到利用无人机搭载喷火装置对线路上的异物进行带电清除的办法,于是立刻自费购买了试验所需原材料,呕心沥血地花费了一个月时间成功制作出了首台四旋翼喷火清障无人机。这台清障无人机大展身手,当年就清除线路异物20多处,并先后帮助开县、璧山、铜梁、潼南等兄弟单位带电清除了蜂窝、风筝、气球等线路异物,消除了安全隐患,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这时的何涛早已踏上了优化设计的研发之路,制作出了载重及续航时间大幅提升的第二代六旋翼喷火无人机,并且再接再厉地研发出了点火成功率相对前几代产品更加完美的第三代无人机喷火装置。
当同事都觉得第三代清障装置已趋于成熟,完全能满足日常清障作业的时候,何涛却又一次让大家“大开眼界”,于2019年推出了搭载“矢量”喷嘴的第四代清障无人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努力和付出让他获得国家专利7项、省部级管理创新3项,成果亮相2019年、2021、2023年中国智博会、国家电网公司青创赛;先后赢得了“巴渝工匠”“国网工匠”、全国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创新应用“金巡奖”;2021年被重庆市人社局授予“何涛市级技能大师”荣誉称号,2023年在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获第五名。
赤子情怀显担当
“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句话让何涛奉为圭臬。
他致力于传道授业。充分发挥中电联无人机培训教师、AOPA无人机教员作用,通过“师带徒”、牵头搭建无人机创新工作站的方式,业余时间组织同事学习无人机知识和前沿技术等方式,先后指导30余人取得了无人机驾驶执照,成为技术能手,提高了电网公司核心竞争力。
他致力于助人为乐。通过帮扶指导、筹备组建永川区航模协会并担任会长,先后招收了多名航模徒弟,义务传授航空模型的制作、操作技巧;到10余家兄弟单位无偿技术指导52次、培训消防员、预备役民兵等115人次、组织开展行业技术交流论坛3次、累计参与人数达180人次。
他还以长期组织协会成员前往周边中小学讲解飞行原理及知识,进行航模及无人机飞行表演,带领会员多次参加重庆市举办的航模比赛,获得了多个个人及团体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个人也荣获了重庆市总工会安全生产劳动和技能竞赛一等奖、网上劳动技能竞赛“创新之星”等荣誉。
他致力于勇敢担当。先进事迹被央视《平凡匠心》栏目专题报道,以其为原型的微电影《山丘》点播量超300万次。这份荣光的背后是他交出的主动承担社会应急救援任务28次、为民除害清马蜂窝39次、协助重庆警方追捕“2·21”命案嫌疑人、自制反无人机装置参加西部战区防空演练、担任民兵无人机排排长,疫情期间带领无人机班组连续奋战30天完成供区内所有线路巡检的精彩答卷。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何涛及其带领的团队将保持一颗永远不懈怠的初心,依托工匠工作室、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深挖无人机在整个电网行业输、变、配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数字电网发展,助力智能电网转型,并以纯粹的工匠精神,勤奋的汗水书写责任担当,服务社会发展。
祝贺他们
来 源:新华社、永川区总工会、国网永川供电公司
编 辑:魏兰懿 李金津
值班审核:黄 越 王冬梅
监 制:何 力 涂山懋
总监制:余 淼
主 办:永川区委宣传部 永川区政府新闻办
来源:永川微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