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里有美丽的花儿,也有哭泣的时刻。2001年,谌容在经历了丈夫和大儿子相继离世的沉重打击后,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句话。她一生执笔写作,家庭幸福美满,儿女成才,堪称令人羡慕。但最让她放心不下的,还是女儿梁欢。28年前,梁欢不顾家人劝阻,执意要嫁给英达,这件
生活里有美丽的花儿,也有哭泣的时刻。2001年,谌容在经历了丈夫和大儿子相继离世的沉重打击后,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这句话。她一生执笔写作,家庭幸福美满,儿女成才,堪称令人羡慕。但最让她放心不下的,还是女儿梁欢。28年前,梁欢不顾家人劝阻,执意要嫁给英达,这件事引发了众多议论。如今,谌容去世仅一年,梁欢的现状似乎也印证了冯小刚曾说过的一番话。
梁欢出生于1969年,成长在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范荣康与母亲谌容感情深厚,是人人称羡的“神仙伴侣”。谌容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她一岁多时因肺炎濒临死亡,被中医冉雪峰救回;两岁时历经战争流离失所,七岁亲眼目睹亲人中弹身亡。战后她在书店工作,靠着勤奋读书充实自己。1952年,因为字迹工整,她被调入《西南工人日报》编辑部,并获得上大学的机会。后来,她考入北京俄文专修学校(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在北京,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原本在重庆工作的范荣康。两人初识于一次大会,真正交往不过两个月便步入婚姻殿堂。婚后生活琴瑟和谐,彼此尊重。由于身体原因,谌容不得不从广播台调至北京市教育局,休病假期间开始尝试写作。当时写作被视为“不务正业”,但她得到了丈夫的全力支持。他成为她的首位读者,为她指出问题、纠正错别字,甚至把好政治关。她的第一部小说《万年青》出版后,因请假创作被扣发三年工资,一家五口只能靠借债度日。尽管一度心灰意冷,但在丈夫鼓励下,她坚持了下来。回首这段经历,她感慨道:“我觉得自己真走运,人生中遇到了知音,还是我老公。”
父母恩爱的模样,深深影响了梁欢对爱情的憧憬。可惜,她的选择却并不理想。英达出身演艺世家,父亲英若诚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和翻译家。英达自北大毕业后赴美留学,归国后邂逅宋丹丹,两人结婚后育有一子巴图。然而,婚姻的琐碎逐渐消磨了爱情。看到宋丹丹事业如日中天,英达内心失落,决心通过一部情景喜剧证明自己。他找到与梁左交好的王朔,邀请梁左参与剧本创作。而梁左为了提高效率,请来妹妹梁欢协助。就这样,梁欢与英达相识。
在梁欢眼中,英达才华横溢、幽默风趣,是理想的伴侣。尽管介入他人婚姻引起非议,尤其是对书香门第的谌容来说是个巨大打击,但梁欢仍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英达。1997年,她如愿成为“英太太”,并育有一子一女。她认为英达是位优秀的丈夫和父亲,甚至坦言:“离婚了就别来找我了。”“巴图到底是不是姓英,还得打个问号。”这些话引发前妻宋丹丹的强烈不满,她批评英达对孩子疏于关心,而对现任妻子的儿子则高度重视:“必须把巴颜培养成出色的人。”
梁欢原以为在这段婚姻中找到了幸福,但现实并未如她所愿。她曾经是北大才女,婚后却退出公众视野,成为默默支持丈夫的妻子。为了陪伴儿子英如镝去美国学冰球,她远赴异国他乡。婚后的英达事业平平,经济状况也不稳定,梁欢不得不从优雅才女转变为操心琐事的家庭主妇。正如冯小刚评价的那样:“你把一个优秀的编剧给毁了。”
她引以为傲的丈夫和儿子,也并非她想象中的完美。英达虽自称导演,但执导机会寥寥;夫妻二人对儿子寄予厚望,但英如镝近年来表现一般,未能达到预期。不知此时的梁欢,是否仍觉得当初的选择没有错?曾经那个满怀梦想的北大女神,如今在婚姻中历经波折,生活的酸甜苦辣她都尝遍。母亲在世时,她还能倾诉一二;如今母亲离去,纵使心中再苦,也只能独自承受。不知她是否会偶尔后悔,那段曾经不顾一切追逐的爱情,是否值得?
来源:玲儿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