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可以吃苦瓜吗?医生提醒:若想降尿酸,9物要少吃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21:56 3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在门诊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一边抱怨痛风发作带来的剧烈疼痛,一边又对饮食控制不以为然,甚至有人在发作期还坚持吃火锅、喝啤酒。“痛风可以吃苦瓜吗?”

这个问题也在门诊中被反复提及。很多人以为苦瓜是“清热解毒”的食材,对痛风有益。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医生提醒:想要真正控制尿酸,光靠“苦瓜”远远不够,以下9种食物反而更应注意少吃。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本质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高尿酸血症。当尿酸浓度过高时,会在关节、软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形成尿酸盐结晶,从而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

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我国成人痛风的患病率已达1.1%,男性高达2.0%。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西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家庭化的趋势。

痛风的分类主要包括原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而继发性痛风则常见于某些疾病(如肾功能不全、血液病)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

传播途径方面,痛风并不具备传染性,它不通过空气、唾液、接触等方式传播,属于非传染性慢性疾病。

在临床表现方面,痛风最典型的症状是急性关节炎发作,多在夜间或清晨突然出现,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即大脚趾),表现为红肿热痛、皮肤发亮、触痛明显

发作初期可自行缓解,但若不加干预,病情会逐渐加重,进入慢性期后,可出现痛风石、关节畸形、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

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即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诊断依据。

对于痛风的治疗,当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两个方面。药物方面,急性发作期常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

慢性期则需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药物治疗外,遵循低嘌呤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极为关键。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注意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规律作息,减少尿酸盐在关节处沉积。

同时应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肾功能指标,并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以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痛风最有效的手段,是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高嘌呤饮食是痛风的主要诱因之一。

对于日常饮食,苦瓜确实是一种低嘌呤、低脂肪、高纤维的蔬菜,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清热解毒功效。

研究表明苦瓜中的某些成分还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代谢综合症有一定益处。因此,痛风患者在饮食中适量摄入苦瓜是可以的,但不能依赖于苦瓜来“降尿酸”。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以下9种高嘌呤或促尿酸升高的食物:

高嘌呤动物内脏如肝、肾、脑等,尿酸生成增加;

海鲜类如沙丁鱼、凤尾鱼、扇贝等,嘌呤含量极高;

浓汤类食物,如老火骨头汤、肉汤,嘌呤溶解在汤中,摄入隐蔽;

酒精饮品,尤其是啤酒和白酒,促进尿酸生成并抑制其排泄;

高果糖饮料,如碳酸饮料、运动饮料,果糖代谢产物促进尿酸生成;

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影响尿酸排泄;

甜点和糕点,高糖高脂,会加重代谢负担;

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肠、腊肉,含有添加剂和高嘌呤成分;

泡发食材如香菇、木耳等干货泡发后嘌呤含量显著升高。

除了饮食因素,缺乏运动、肥胖、长期熬夜、情绪波动等也是导致尿酸升高的重要诱因。建议痛风患者坚持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行,每周不少于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

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炎症水平。但在急性发作期应避免运动,以免加重关节负担。

近年,针对痛风的研究不断推进。2024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报道,一种新型降尿酸药物“托吡司他”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优于传统别嘌醇的疗效,且副作用更小。

此外,人工智能辅助的“个体化饮食评估系统”也在多个医院试点应用,能够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营养需求定制饮食方案,提高了治疗依从性与效果。

日常生活中,如遇急性痛风发作,可采取以下措施缓解症状:

保持患部抬高与休息,避免负重;

局部冷敷,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红肿热痛;

不要擅自服药,尤其是激素类药物,需遵医嘱;

多饮水,促进尿酸排出,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ml。

为了长远控制病情,建议患者:

每日监测尿酸数据,保持在目标范围(男性

规律服药,不擅自停药或更换药物;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避免暴饮暴食;

定期体检,关注血脂、血糖、肾功能等代谢指标。

痛风并非无法控制,只要科学管理、规范治疗,患者完全可以实现长时间的缓解甚至不复发。

苦瓜虽好,但不能“包治百病”,真正远离痛风的关键在于全面的生活方式调整与长期的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9, 23(9): 721-735.
[2]王建民, 李慧. 托吡司他在高尿酸血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24, 28(3): 234-238.
[3]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江亭晚色静年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