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他问题出在哪儿,他支支吾吾说:进货时被熟人忽悠,花高价买了劣质原料,但怕撕破脸没好意思退货。
前阵子,表弟找我诉苦。
他年初跟人合伙开了家奶茶店,生意却越做越差。
问他问题出在哪儿,他支支吾吾说:进货时被熟人忽悠,花高价买了劣质原料,但怕撕破脸没好意思退货。
我听了直摇头。这让我想起刚做销售那会儿,有个客户总拿“交情”压价,我硬着头皮拒绝后,对方反倒更尊重我。
说白了,人这辈子想成事,得先过“情劫”。
真正能混出头的人,早就戒掉了两个字——纠结。
1.对外:戒掉“纠结面子”
商业顾问刘润有句话一针见血:成年人赚钱的必修课,是学会“不要脸”。
面子这玩意儿,你越捧着它,它越能拖垮你。
我老家有个开装修公司的亲戚,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体面人”。
别人夸他“老板大气”,他立刻给客户打折送礼品;同行赊账时哭穷卖惨,他抹不开面子催债。
结果呢?公司账上趴着60多万欠款,员工工资发不出,最后连女儿的学费都得找人借。
死要面子的人,就像背着磨盘爬山,迟早被压垮。
反观我认识的一位博主@小林。
三年前他失业后跑去送外卖,亲戚嘲讽他“读书读傻了”,朋友说他“丢人现眼”。
他却把电动车上的见闻拍成段子,如今全网粉丝300万,一条广告报价5位数。
去年同学聚会,当初笑话他的人争着加他微信求合作。
这世道,放下面子赚钱的人,最后都赚回了面子。
心理学上有个“聚光灯效应”:你以为全世界都在盯着你出丑,其实大家根本没空关注你。
被裁员了怕丢脸在家躺平?邻居可能连你姓啥都记不住;
想创业又怕被说“瞎折腾”?等你真赚到钱,嘲讽都会变成夸奖。
记住:
放不下身段,就端不起饭碗;
抹得开面子,才找得到路子。
2.对内:戒掉“纠结情绪”
投资人查理·芒格说过:“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把情绪调成了静音模式。”
情绪像把双刃剑,你越和它较劲,它越让你血本无归。
朋友阿楠的故事很典型。
她上个月竞聘主管失败,从此看谁都不顺眼:
领导多问两句进度,她觉得是故意找茬;同事讨论方案没叫她,她怀疑自己被排挤。
白天在办公室生闷气,晚上回家刷剧吃外卖,方案越拖越烂,最后被降薪调岗。
你看,情绪不会帮你解决问题,但一定会耽误你解决问题。
再看直播带货的“一哥”李佳琦。
刚出道时被骂“娘娘腔”“只会喊OMG”,他却在采访里说:
“我把所有难听的话都当成弹幕,鼠标一滑就翻篇了。我的KPI是卖货,不是哄所有人开心。”
如今他一场直播销售额破亿,当年骂他的人偷偷蹲他直播间抢优惠券。
成事的人哪有时间玻璃心?
委屈了?去厕所洗把脸继续干活;
焦虑了?把待办清单一条条打钩。
你对抗情绪的速度,就是你接近目标的速度。
3.高手都在“冷血”赚钱
观察身边那些突然翻身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
谈钱时不谈感情,做事时不带情绪。
就像海底捞张勇。
早年开店时,有熟客赊账3个月,他直接带着账单上门说:
“您要再不来结账,明天我就得关店喝西北风了。”
对方当场付清欠款,后来还给他介绍了大客户。
赚钱这件事,越“薄情”,越清醒。
再看新东方转型直播的董宇辉。
从教培名师到带货主播,有人骂他“文化人堕落了”,他笑着回应:
“我卖的不是牛排,是知识付费。”
如今他凭“文化带货”杀出重围,让公司股价暴涨60%。
你看,真正的体面不是活在别人嘴里,而是把选择权攥在自己手里。
写在最后
作家李筱懿有句话我很认同:
“人生就像打游戏,纠结的人卡在情绪关反复掉血,果断的人早就通关去捡装备了。”
想开店,就别纠结熟人会不会光顾;
想转行,就别琢磨别人说你“不稳定”;
被欠款,该撕破脸时就别怕伤和气。
这世上90%的纠结毫无意义——
放不下的面子,最后都成了绊脚石;
丢不掉的情绪,早晚会变成拦路虎。
点个赞吧,愿你我都能:
赚钱时手起刀落,成事时杀伐果断。
来源:是德善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