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因各种原因导致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最终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常见疾病,以逐步出现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或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中老年人,是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因各种原因导致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最终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常见疾病,以逐步出现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或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中老年人,是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疾病。
有数据显示,国内KOA的发病率即将达到20%,且以女性的发病率较高。
目前国内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饮食结构改变导致肥胖问题增多,KOA的患病率将明显增加,解决KOA的疼痛不适,延缓KOA的发生已成为现今社会医药卫生行业的又一大迫切解决的问题。
KOA是一种由多重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复杂病症,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慢性关节问题,它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性别、膝关节的损害、超重、骨质疏松和遗传等多种因素。
首先要明确的是,年龄确实是导致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认为人的衰老过程中,其骨骼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逐渐出现退化或改变,而这一现象与人类自身的生长发育有关。
随着人们年龄的逐渐增长,身体的各种器官和系统都可能经历退行性的改变,其中膝关节软骨也不是个例外。
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关节内压力增加,进而引起韧带松弛以及骨与软组织间应力分布不均等一系列问题。
软骨退行性的改变有可能引发关节表面的不平整和关节间隙的狭窄,进一步可能触发膝骨关节炎的发生。这一变化在老年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而他们患上膝骨关节炎的几率也相对更高。
再者,性别也是影响膝骨关节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患上KOA。这种现象可能与女性特有的生理属性有关,例如女性的肌肉力量相对较弱,随着年龄增长,较男性而言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会迅速下降,钙质流失也会加速。
这些都将进一步增加患上KOA的风险。膝关节的损伤同样也是引发KOA的关键因素之一。
膝关节被认为是人体中最大的承重关节之一,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如果不注意防护,它容易遭受外部力量的撞击或长时间的剧烈活动,都可能导致其受损。
常见的有扭伤、挫伤和拉伤三种类型。这些伤害可能涵盖了软骨的磨损、韧带的撕裂和半月板的损伤,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膝骨关节炎的发生。
另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如过度疲劳以及肥胖等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损伤,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体重超出正常范围也构成了KOA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日常活动中,如果不注意控制自己的身体重量,就会造成肥胖和超重现象,进而引起各种疾病。
如果体重超出正常范围,膝关节会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时间这样可能会加剧关节软骨的磨损,进而可能导致膝骨关节炎的发生。
此外,肥胖还可能导致出现肌肉力量不足和韧带松弛等情况。骨密度的减少同样是导致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膝关节内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骨结构和代谢异常,其中以骨性关节盘钙化最常见。
骨密度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骨质疏松,从而进一步诱发膝骨关节炎的发生。
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可能涵盖了钙的吸收问题、不平衡的饮食习惯或大量的钙流失等情况。
另外,骨代谢异常与关节退行性改变及慢性疼痛有关,如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均可加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进而加快KOA的发展。
另外,遗传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KOA的发病产生影响。部分患者在家族中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也就是说,家族里也有其他成员受到膝骨关节炎的困扰。
这一现象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联,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探究。
总结来说,膝骨关节炎的成因是多元化的,涵盖了年龄、性别、肥胖、骨质疏松、损伤和遗传等多种因素。
对这些因素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将对预防和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提供有力的帮助。
软骨细胞凋亡机制
KOA的显著病理特点是软骨的损伤,软骨细胞是其稳定性的关键。软骨细胞数量减少或凋亡异常会导致软骨损伤。
异常的细胞凋亡信号引发病理反应,导致软骨生长、发育和老化问题,进而引发膝关节退变。常见的细胞凋亡信号途径主要包括Wnt/β-catenin、PI3/Akt以及NF-κB路径。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这些通路以保护软骨和改善膝关节病理改变。
吴成武等通过下调炎症因子诱导Wnt/β-catenin的通路减少细胞凋亡,廖建青等通过下调PI3/Akt通路降低蛋白表达水平。软骨细胞凋亡被调节,软骨细胞得到保护,病理改变延缓。
力学失衡机制
膝关节的稳定性取决于软骨、骨骼、韧带和肌肉的平衡负荷。
如果外力超过了这些要素的承载能力,就会造成损伤甚至骨折。
长期姿势不良、关节过度屈曲和外伤都会改变膝关节的组织结构,造成力传递不均,导致局部负荷过重、软骨磨损和慢性炎症的发生。
力的不均匀传递是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因素之一。软骨下骨的骨质硬化不仅会削弱其缓冲和保护功能,还会加速软骨的破坏过程。
此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还会引起疼痛症状,加重膝关节软组织的损伤程度。
膝关节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肌肉组织,骨关节炎患者的肌肉力量会下降,使其承受重物的能力降低,从而进一步加速骨关节炎的发展。
健康教育
正确认识膝骨关节炎,了解其发病原因、症状、治疗及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以减轻关节疼痛,增强关节稳定性,提高生活质量。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关节保暖。
告知患者膝骨关节炎的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减轻关节负荷等。
患者如果出现膝关节周围疼痛、僵硬等其它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及时诊断和治疗,防止进一步发展。
总之,膝骨关节炎的健康教育目的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明确各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掌握正确合理的功能锻炼方法,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方式,以促进康复。
同时,健康教育也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膝骨关节炎的预防意识,降低其发病率和复发率。
口服西药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在我国的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药物具有显著的消炎、镇痛作用,对于缓解因膝骨关节炎病变引发的的关节疼痛及局部发热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此外,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如曲马多)也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物,对于缓解疼痛有着明显的效果。然而,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包括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症状。长期服用这类药物还可能导致肝肾损伤、出血风险增加等问题。
因此,患者在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时,应遵医嘱,避免长期过量使用。
针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这些问题,促进软骨细胞恢复,减少软骨细胞凋亡能力的药物(如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应运而生。
这些药物不仅可以减轻具有疼痛症状关节的疼痛症状,还能减缓软骨的破坏进程,从而减缓关节病变的进程。
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长期服用也需要注意监测身体状况,以确保安全有效。
总之,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来说,合理选择药物,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至关重要。
在医生的建议下,结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以及保护软骨细胞及抑制其凋亡能力的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同时,患者还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关节锻炼,配合药物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关节内注射药物
主要涵盖了皮质激素家族、维生素B大家族、局部麻醉剂以及玻璃酸钠等药物。
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关节炎的症状;维生素B类有助于改善关节组织的代谢功能,促进损伤关节的修复。
局麻药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玻璃酸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滑液中的多糖,具有保护软骨、改善关节润滑度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KOA是一种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疾病。由于膝关节在人体结构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均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劳损,从而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
近年来,KOA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无疑带来了不小的负担。目前,西医对于KOA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关节腔注射以及外科手术等。
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均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病情、体质和经济条件。
来源:Mr王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