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实施,取消了对户口簿的审查和地域管辖,实行“全国通办”。 这意味着,结婚登记的双方不再需要提供户口本,也不用回户籍地。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实施,取消了对户口簿的审查和地域管辖,实行“全国通办”。 这意味着,结婚登记的双方不再需要提供户口本,也不用回户籍地。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仅610.6 万对,相比 2023 年减少了 150 多万对 ,结婚率持续走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2025 年 2 月 1 日新婚姻法出台,不少人寄希望于新法规能扭转结婚率下滑的局面,加上新婚姻法双管齐下,真的能提高结婚率吗?
在探讨新婚姻法对结婚率的影响前,我们得先搞清楚结婚率持续走低的原因。
从经济层面看,当下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特别是房价居高不下。年轻人想要组建家庭,往往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购房、购车、筹备婚礼等费用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同时,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收入不稳定,也使得他们对结婚后的经济保障缺乏信心 。
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事业发展放在首位,认为结婚可能会对个人的职业晋升、学习深造等产生限制。
此外单身生活的接受度逐渐提高,人们不再将结婚视为人生的必经之路,享受单身的自由和独立生活 。
过去那种 “凑合过日子” 的婚姻观念逐渐被摒弃,年轻人对婚姻质量的要求更高,期望找到情投意合、三观一致且能共同成长的伴侣。一旦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他们宁愿选择等待,也不愿将就结婚 。
对比结婚率持续低迷,离婚率方面,2022 年我国离婚登记为 287 万对,2023 年攀升至 360 万对,尽管 2024 年回落至 262.1 万对,但相较于 2023 年仍上升了 1.08%。
婚后可能面对的经济、生育等压力,大部分年轻人对结婚后能否保持融洽的夫妻关系存疑,也成为阻碍结婚的心理因素。
再说说结婚登记无需户口本这一新规,实际上是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在保障婚姻自由、方便群众办事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长期以来,户口本在婚姻登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没有户口本就无法办理结婚证。很多时候,父母会通过控制户口本对子女的婚姻进行干预,导致一些年轻人无法自由结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户籍地与居住地分离的现象十分普遍,对于一些流动人口来说,户口本往往留在户籍地的家中,结婚登记需要户口本,就带来了诸多不便,不少人甚至需要请长假回老家办理相关手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新条例》实施后,新人仅凭身份证即可办理结婚登记的规定,极大地便利了流动人口。
无论是在北上广深打拼的年轻人,还是在全国各地流动的务工人员,只要符合结婚条件,都可以在居住地就近办理结婚登记,真正实现了 “全国通办”。
不仅降低了他们的婚姻登记成本,也打破了传统家庭束缚,将结婚的决定权真正交回到了婚姻当事人手中,充分保障了婚姻自由。
无论你现在是未婚还是已婚,关于新婚姻法几点重点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你不了解,弄不好可能会丧失孩子抚养权,还得损失半套房子。
一、夫妻财产约定大变天,双保险才能万无一失
以往,夫妻间签订财产归属协议,即便未过户、未公证,协议效力通常也受认可。但现在,司法解释第五条有了新规定。仅签协议约定房子归属,却未完成过户手续,或者只过户加名了,却没有协议,法官会综合考量婚姻关系存续时长、共同生活情况、是否孕育子女、离婚过错方认定、对家庭贡献大小以及离婚时房屋价值等诸多因素,再做出判决。
那怎么破解这个难题呢?夫妻双方必须同时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并完成过户手续。这样就像上了双保险,能确保财产归属明确,稳稳地锁死夫妻财产。
二、遭遇抢夺、隐匿孩子,人身安全保护令来撑腰
过去,一般只有遭遇家暴时,受害方才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其近亲属抢夺、隐匿孩子,同样可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无疑给了咱们女性更多底气。
三、抚养费诉讼时效有例外,保障孩子成长不间断
普通案件的诉讼时效一般只有三年,超过三年不维权,很可能就丧失胜诉机会了。但抚养费问题是个例外。哪怕孩子已经成年,只要抚养费一直未支付,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依旧能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拖欠的抚养费。
就算当初离婚协议明确约定不需要对方支付抚养费,可要是后期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原本的生活水平显著降低,或者子女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必要合理费用有显著增加,照样可以要求另一方继续支付抚养费。
四、重婚、同居等行为,或致抚养权旁落
以前,出轨、非法同居、重婚等行为,对财产分割或许只有些细微影响。但现在,司法解释二第 14 条给出了关键规定。要是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或者严重违反夫妻间相互忠实义务的情况,在争夺孩子抚养权时,法院会直接优先考虑无过错的一方。
五、离婚财产给孩子,反悔耍赖行不通
离婚时,有些夫妻可能会约定将所有财产都给孩子。可要是一方想借此骗对方离婚,事后又耍赖,现在可没那么容易得逞了。
司法解释二第 20 条明确规定,说好给孩子的财产,就得给孩子。要是一方反悔,守信的那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将财产过户到孩子名下,这是有明确法条支持的。
六、巧妙应对 “小三”
现在对付 “小三” ,不用再上演原配抓小三的混乱场面。只要老公给网络主播刷大额礼物,妻子就可以要求老公赔偿,而且在不离婚的情况下,也能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时,还能要求对老公少分甚至不分财产。
另外,要是老公婚外同居、搞婚外情,给第三者送礼物、转账,妻子直接上法院起诉,这些钱都能追回来,因为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七、父母出资买房,离婚时归属有说法
父母出资买房,离婚时房子到底算谁的?司法解释二第八条讲得很清楚。首先看约定,有约定就按约定来。比如明确说房子是送给儿子一方,或者送给小两口的,那就按约定执行。但要是没有约定,就先看出资比例,出多少占多少份额。
同时,还会综合考虑夫妻共同生活情况、是否孕育子女、离婚过错、对家庭贡献大小以及离婚时房屋的市场价值等因素,来确定房屋归属。通常是以出资来源和比例为基础,谁出的钱多,房子大概率就判给谁,得到房子的一方,要按照另一方的出资金额给予补偿。
家,本应是充满爱的地方,我们都希望用心经营好爱情和婚姻。但如果婚姻真的走到尽头,爱情不再,我们也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