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有位开老年活动中心的老板找我诉苦:"每天带老人打牌跳舞,客单价撑死50块,这生意跟菜市场摆摊有什么区别?"我反手给他看杭州"梨园幻境"的数据:238㎡空间月流水20万,70%客户每周复购。老人抱着戏服自拍发抖音的场面,让传统文娱场馆看着眼红——银发经济的钱
昨天有位开老年活动中心的老板找我诉苦:"每天带老人打牌跳舞,客单价撑死50块,这生意跟菜市场摆摊有什么区别?"我反手给他看杭州"梨园幻境"的数据:238㎡空间月流水20万,70%客户每周复购。老人抱着戏服自拍发抖音的场面,让传统文娱场馆看着眼红——银发经济的钱,真不是这么赚的!
传统老年文娱有三大死穴:活动像白开水没记忆点、服务停留在打发时间、盈利靠收门票坐吃山空。杭州某老年活动中心砸30万装修棋牌室,结果老人自带茶水扑克,日均消费不到15元。反观南京"曲苑风华"把黄梅戏体验做成闯关游戏,老人化妆扮相、学唱段能换积分兑奖品,单客月均消费直接飙到680元。看懂了吗?"守着金矿挖煤的生意,早晚被会讲故事的人取代。"
用户运营才是印钞机密码。上海张老板的书法班总抱怨留不住人,隔壁"霓裳戏楼"却在悄悄建私域流量池。他们给每个体验《贵妃醉酒》的老人建健康档案:王阿姨血压偏高推荐青衣角色,李叔关节不好安排坐姿教学。半年沉淀2000+高净值用户,衍生出戏曲养生餐、行头定制等6条产品线。"一次交易只是开始,持续复购才是盈利的密码。"
商业模式必须打破"一锤子买卖"。见过太多场馆像"猴子掰玉米",今天戏曲体验明天手工DIY,最后把自己累垮还不赚钱。成都"蜀韵戏巢"的解法值得抄作业:198元基础票包含妆造体验,加99升级VIP送定制短视频,再推888季度卡锁定高频客户。更绝的是把老人表演视频做成数字藏品,子女扫码打赏的钱比门票还多三倍。"不会设计价值链的生意,注定是给房东打工。"
技术赋能才是核武器。苏州老牌剧院上个月找我改造,我让他们在戏服植入传感器。现在老人甩个水袖,大屏实时显示运动量消耗,AI教练纠正身段姿势。原本冷清的工作日下午场,因为能生成"戏曲运动报告"供家庭群炫耀,上座率暴涨130%。记住:"银发经济不是做慈善,科技加持的服务才值高价。"
此刻盯着手机的你,或许正盘算着入场还是观望。但别忘了北京潘家园古玩城的教训——当初笑别人收旧货的,现在看着直播鉴宝的00后日入十万。老年文娱这桌万亿宴席,刀叉早已换成金筷子。与其在传统赛道挤破头,不如用沉浸式体验切开增量市场。"所有传统生意都值得用新玩法重做一遍,尤其是老人市场。"
如果你也对银发经济感兴趣,欢迎交流。
来源:华哥谈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