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燕:不止于车,不仅是展!上海车展九大亮点链接世界与未来 | 燕过有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3 11:30 2

摘要:中外车企和科技巨头共赴年度“东方之约”,2025上海车展在展示创新技术和推广品牌产品的同时,承担起“链接世界与解码未来”的产业“超级接口”使命,成为重构全球汽车产业规则与价值坐标的战略高地,并在现代汽车文明演进史上,留下了属于“上海时刻”的叙事新篇。

中外车企和科技巨头共赴年度“东方之约”,2025上海车展在展示创新技术和推广品牌产品的同时,承担起“链接世界与解码未来”的产业“超级接口”使命,成为重构全球汽车产业规则与价值坐标的战略高地,并在现代汽车文明演进史上,留下了属于“上海时刻”的叙事新篇。

文 | 柳燕

历时10天的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已经于5月2日圆满落幕。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本届上海车展,共邀请到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近千家中外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展出整车新车1366辆, 其中新能源车占70%。媒体日2天共举办193场新闻发布会,首发新车163辆,中外媒体超过14000人,展会期间接待的观众总人次超过101万,较上届相比整体再创新高。

中外车企与科技巨头共赴年度“东方之约”,上海车展成为全球汽车新品首发地和技术首秀场,并在现代汽车文明演进史上,留下了属于“上海时刻”的叙事新篇。

在这个汇聚全球目光的汽车盛会上,每位来观展的人士,都能看到、听到、学到甚至悟到新知与收获。不同身份的人,亦关注到各自的重点,有不同的体会。万象观澜,各见天地。

我本人看车展的角度颇为多元,我既有主办方身份,又是行业人士;既有媒体角色,同时也是观众。综合以上视角,立足行业站位,我认为本届上海车展作为行业晴雨表及风向标,全方位展现出了汽车产业当下的发展脉络和趋势特征,梳理总结出九个维度的亮点如下:

1. 技术进步加速,

中国品牌整体水平全面跃升

主流中国车企参展面积普遍增大,规格提高,展品丰富,电动化智能化创新技术成果纷呈,技术突破加速,头部企业的动力电池、平台化架构、超快充等技术的迭代呈现“代际跨越”,中国品牌继续引领行业进步。本届车展首发车型中中国品牌占比和新能源车型占比之高,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在电动化、智能化赛道的体系化领先优势。且这种优势已从单一产品竞争力扩展至全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完成了从“技术跟跑”到“标准领跑”的质变。

2. 智能化方案密集布局,

“下半场”竞争白热化

智能化竞争已从基础功能实现阶段升级至场景定义能力比拼阶段。城市NOA成主战场,华为ADS、小鹏XNGP等无图方案亮相,华为系携鸿蒙智舱和乾崑智能技术继续扩大朋友圈,头部车企加速全栈自研,城区驾驶辅助方案的最新成果密集发布,全域融合方案成为智能化下半场致胜关键。同时,这些创新成果在大幅提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实用价值之外,更通过个性化服务配置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出行体验,使汽车产品属性发生根本性改变。

3. 科技与汽车深度融合,

产业链边界持续重构

“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10万平方米的规模远超上届,供应链科技企业显著增多,集中展示前沿技术,涵盖芯片、电池、智能驾驶、超快充等核心领域。其中,科技公司提供IP内核+车企主导集成的新范式极大缩短了智能汽车开发周期,不断重构着产业边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智能汽车上的深度应用,成为行业创新的新引擎。同时,本土供应链也在芯片、感知、能源等核心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既保障了产业链安全,更使中国成为全球汽车技术的创新策源地。国际巨头也纷纷加码在华研发,形成全球化创新协同,凸显中国市场从“制造基地”到“创新策源地”地位变化,加速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分布。

4. 跨国巨头加速转型,

合资2.0模式发力破局

在转型升级中步伐迟缓的跨国车企和合资车企,奋起直追的气势拉满,在技术路线、企业战略和合作模式领域全面革新。产品层面,合资品牌继续加快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步伐,在战略上,合资品牌和跨国车企已经从过去的“在中国 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全面转向“在中国,为全球”。跨国企业还纷纷加大了与中国优秀伙伴的合作,多个合资车企开启中外双方技术共享,探索双向赋能的新模式,谋求汽车合资2.0时代的创新破局之道。

5. 全球化与本土化“双向渗透”,

中国车企加速构建海外生态链

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高管在发布会上用中文演讲,传递出他们致力于在中国加深本土化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也彰显了中国市场的开放和多元。各国汽车企业和行业组织齐聚上海,展会期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洽谈活动频繁。上万名中国品牌的海外经销商受邀来到车展,众多中国车企推出全球首发车型,出海战略升级,海外市场拓展加速,中国技术加快反向输出。中国车企出海提速与跨国车企本土化加深齐头并进,全球化进入生态竞争阶段。

6. 竞争格局加速演变,

集中度提升,“淘汰赛”加剧

部分品牌在华销量不佳、竞争乏力、缺少新产品或市场预算不足,未能出席本届车展,成为了另一个关注点。如市场份额萎缩的韩系、法系,陷入经营困境的哪吒、极越等,还有一些品牌如多个超豪华品牌因特定原因缺席。而据观察,缺席车展的大部分车企,车没来,人来了,凸显行业竞争变局中,车企“能不能留在牌桌上”的焦虑和压力。变革大潮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落后者出局成为竞争常态。

7. 智驾宣传趋理性,

组合驾驶辅助功能走向普及

车展前期,行业两大导向性事件产生重要影响:一是4月初工信部亮出动力电池安全“新国标”,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二是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联合出手整治智能驾驶方面的宣传,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明确要求车企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此举立竿见影。车展发布会上车企对智能驾驶的宣传回归科学理性,曾频繁出现的“L2++”、“高阶智驾”等基本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企业强调“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安全是永不妥协的底线,安全是最大的技术底色”等,这些对安全的强调更深入动力电池、碰撞测试、信息安全、健康座舱等与用户息息相关的每一个领域。业内普遍认可此举对过度营销及时纠偏效果显著,对后续智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8. 飞行汽车强势入场,

低空经济赛道开启商业化探索

多家车企率先进入低空经济赛道,不同规格和款式的飞行汽车产品在小鹏汇天、一汽红旗、奇瑞、广汽、长安等车企展台上亮相,酷炫拉风,成为往届车展没有过的风景。宁德时代和欣旺达动力等甚至带来了为飞行汽车量身定制的动力解决方案。多形态、全场景的飞行器矩阵,携“科技与狠活”,勾勒出未来城市立体交通的蓝图。尽管此新兴领域存在适航认证、空域管理等多方面的瓶颈,C端普及也距离尚远,但并未妨碍资本大量涌入。此外,AI加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也成为车企布局的新领域,渐进式发展之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过多玩家入局或将很快催生首轮洗牌。

9. 告别浮躁流量,

回归车展本质

对比往届车展,特别是去年被“疯狂的流量”裹挟到“跑题”的北京车展,本届上海车展回归了“车”展的本质,让展车展品成为了主角。尽管仍有明星代言人助阵,车企掌门人现身,网红博主穿梭,但总体上告别了浮躁的流量,没有了车模的喧宾夺主,没有了网红博眼球的哗众取宠,车企研发高管、产品设计师、工程师讲解产品,营销人员认真对接客户和接待咨询,各路友商端着相机、拿着小本本、开着手机摄像头认真观摩新车的场景,成为展台上的主画面。从流量狂欢到技术信仰,本届车展回归了产品本质和营销本位,让“本”与“末”各归其位,呈现了真正的顶级“车”展应有的样子。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车展展期首次延至“五一”假期,并联动文旅商体展设立专享券,助力汽车消费升级,车展的产业势能很好地加持了城市的假日经济。

以上盘点出的上海车展九个维度的亮点,未必涵盖上海车展的全部特征,仅作为与业内外人士分享与交流。尽管各方观展人士所见所感不尽相同,但我相信有一点是共识:上海车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风向标意义最强的顶级汽车展会,其领航地位和标杆价值毋庸置疑,且更为凸显和强化。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强劲的引领性作用,全球汽车工业话语权重心向中国转移的结构性跃迁,中国市场对全球汽车消费趋势的主导性效应等,都在本届车展上得以充分的体现。上海车展的作用已超越汽车展会本身,成为重构全球汽车产业规则与价值坐标的战略高地。

在感受车展繁荣的同时,我们也要理性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比如透过大量新车发布,可看到产品同质化与低价化明显,内卷式竞争隐患重重,行业竞争升温将使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供应链的部分关键环节尚未实现自主可控,“卡脖子”领域的技术攻关仍任重道远;中国品牌高歌猛进的过程中,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如何做好平衡,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中国汽车集体出海加速,海外布局趋于同质化,存在较大的内卷外溢风险等等。行业和企业对此都应有清醒认知和应对行动。

走过了40年的上海车展,一路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壮大,亲历了全球汽车产业的风云变幻,为推动中国及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汽车竞争格局,同时,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特朗普政府发起的新一轮关税政策给全球经济带来冲击,也给汽车产供链增加更多不确定性。在此大环境下,产业界更应秉承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维护全球汽车产业的繁荣与稳定。

第21届上海车展的主题“拥抱创新,共赢未来”,集中体现了在汽车产业新格局下,各方的核心诉求和共同愿景。上海车展的澎湃热力,也强有力证明了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本届车展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展会本身,在展示创新技术和推广品牌产品的同时,为全球汽车业界搭建了有效的沟通桥梁,提供互动交流平台,促进产业链企业合作与协同发展,很好地承担起了“世界级展会的引领者、科技创新的参与者、开放合作的推动者、高质量发展的贡献者”的使命,从国际汽车展会,升级进阶为“链接世界与解码未来”的产业“超级接口”,充分释放了全球汽车工业顶级展会平台的价值。

我们值得给上海车展点赞,为中国汽车加电,也祝愿上海车展越办越好,中国汽车越来越强。

来源:汽车纵横全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