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口奶都不能喝?医生:不怕并发症,这几种奶尽管喝!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3 14:00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1700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我糖尿病,牛奶还能喝吗?听说一口都不能碰?”门诊里,这句话我听得耳朵都要起茧了。但我想告诉你的是:只要你喝对了奶,不仅没问题,反而是个加分项!

糖尿病不是怕糖,而是怕血糖波动大并发症来得快。血糖控制不好,眼睛、肾、心脏、血管、神经,全身器官都可能一锅端。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我国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

也就是说,控制血糖平稳,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吃什么、喝什么都得掂量着来,尤其这些入口的东西会不会让餐后血糖飙升。

很多糖友一听“奶”,脑袋里就冒出两个字:乳糖。乳糖确实是糖,但你要知道,乳糖在牛奶中的含量并不高,升糖速度也没你想得那么快

根据国际通用的“血糖生成指数(GI)”,全脂牛奶的GI是27,低脂牛奶是34,都属于低GI食物。换句话说,牛奶升糖慢、影响小,远比你吃一碗白米饭安全得多。

先别急着扔掉你的牛奶杯,我们来看看牛奶到底能带来啥好处。

第一,优质蛋白。牛奶里的乳清蛋白是高生物利用度蛋白,吸收率高,能帮助糖友维持肌肉量,预防肌少症。

第二,钙含量高。糖尿病患者容易骨质疏松,尤其是老年糖友。牛奶是补钙最方便的食物来源之一。

第三,有助于控制体重。乳蛋白和脂肪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吃零食的冲动。吃得少了,血糖自然稳了。

这些可不是我编的,根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研究,每天适量摄入乳制品,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呈负相关

不是所有的奶糖友都能喝,但有几种奶,我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可以喝,适量喝,还有好处!

第一种:脱脂牛奶。去掉了脂肪,热量更低,适合肥胖型糖友。乳糖还在,但量不多,升糖不猛。

第二种:低脂牛奶。相比全脂,低脂更轻盈,含有一定脂肪,饱腹感更强。适合血脂偏高的糖友。

第三种:无糖豆奶。如果你乳糖不耐,可以选择无糖豆奶。豆奶蛋白也很优质,还含植物雌激素,对于女性糖友是加分项。

注意:别买“植物蛋白饮料”,它不是牛奶,是兑出来的“奶味水”,营养和牛奶不在一个层级。

虽然有些奶能喝,但市面上的“假奶”“糖奶”太多,糖友得擦亮眼睛。

第一,调味奶。草莓味、巧克力味、香草味……这些都是加了糖的“甜饮料”,升糖比你吃糖还快。

第二,奶茶。别以为里面有“奶”就沾了健康边,其实糖、奶精、反式脂肪齐活,奶茶=血糖炸弹。

第三,高糖酸奶。很多糖友以为酸奶就健康,错!市售酸奶动辄每瓶含糖量高达20克,一瓶下去,血糖飙高。

光知道能喝还不够,你得知道怎么喝才安全。

控制量,每次200ml以内。太多再好的奶也会影响血糖。

搭配吃,别空腹喝。和粗粮面包、鸡蛋一起吃,升糖更平稳。

看标签,避开“加糖”字样。选“无添加糖”“低脂”或“脱脂”字样的产品。

分时段喝,别一口闷。早餐或加餐时喝,避免和高碳水主食一起喝。

当然有,乳糖不耐受人群占中国人群的92%(《中国居民乳糖不耐受白皮书》数据),喝奶容易腹泻、腹胀。但这不意味着你“从此绝缘奶制品”,可以选择:

乳糖酶添加型牛奶

酸奶(乳糖已被部分分解)

植物奶(无糖豆奶最好)

只要你找对了方式,照样能喝得健康、喝得舒服。

糖尿病患者生活不该是“处处设限”,而应该是有选择的自由。牛奶不是罪魁祸首,关键是你怎么喝、喝多少、喝哪种。别被“糖尿病不能喝奶”这种谣言吓得自己过得像苦行僧,科学饮食才是真正的“控糖之道”。别怕奶,怕你不懂奶。

资料来源:
①.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乳糖不耐受白皮书》[R].中国营养学会,2020年发布.
②.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③.范志红.乳品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9,31(5):460-464.
④.米国临床营养学杂志.《Dairy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6.

来源:老年病科安医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