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被气到退网,火速回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4 19:37 2

摘要:就在昨天(5月3日),“零售超市天花板”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突然将抖音账号私密,并且重磅宣布:

于东来忍无可忍,发出“退网威胁”

作者 I 清清

报道 I 电商天下

于东来震怒 发出退网威胁

五一假期余额告急,但胖东来和于东来,或许比大家还急。

就在昨天(5月3日),“零售超市天花板”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突然将抖音账号私密,并且重磅宣布:

“我会主动关闭或者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

图源:于东来抖音

如此“极端”的言行瞬间引爆了舆论,很快,于东来与胖东来的名字便冲上了热搜。

显然,能让于东来“气到退网”,事情绝对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事情起源于4月初,抖音坐拥27万粉丝的玉石博主“柴怼怼”连发多条视频,高调狙击胖东来“割韭菜”。

视频中,柴怼怼晒出对比图,声称“胖东来商超的目的是引流,引流高端群体去买玉”“以低成本玉石获取百倍暴利”。

甚至质疑其“组织水军造神”以掩盖真实盈利模式。

这些极具煽动性的言论迅速发酵,让#胖东来卖玉暴利#的话题冲上热搜,在柴怼怼的介绍之下,评论区不乏质疑声:

“原来胖东来的真诚都是人设?”“怪不得员工工资高,羊毛出在羊身上!”

而面对这记“贴脸开大”,胖东来的反应也十分迅速。

4月8日,胖东来官方甩出一份“打脸”报告:

和田玉品类一季度销售额仅2190万元,毛利率20%,占集团总营收的0.34%,“主要利润靠玉石”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同时亮出财报:2025年前三个月集团总销售额62.7亿元,超市业务贡献26亿元,珠宝业务净利润仅2583万元——“暴利论”不攻自破。

甚至在4月30日,胖东来还公布了起诉“柴怼怼商业诋毁、侵犯名誉权”的案件受理通知书,并公开了胖东来珠宝部“和田玉”的定价标准和毛利率:

钻石、宝石、翡翠、和田玉、珍珠等珠宝产品毛利率按价格划分为两档,10万元以上毛利率为15%,10万元以下毛利率为20%,珠宝部商品综合毛利率为15%-16%。

图源:胖东来

然而,面对胖东来的自证,柴怼怼非但没有见好就收,更是发起了二次进攻,声称:“有本事公开所有经营数据!”

真正的“核爆点”出现在五一假期。

5月2日,一向以“佛系老板”形象示人的于东来突然在抖音连发五条动态回应柴怼怼事件,言辞激烈。

甚至表示,如果不让柴怼怼这种随意污蔑伤害他人的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我会主动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这个企业!”

图源:于东来抖音

随后又秒删视频,将账号设为私密状态,留下一地鸡毛。

对此,博主柴怼怼依旧选择硬刚到底,火上浇油地喊话于东来称:

“你离开胖东来、胖东来关闭之前把所有的青海料、俄料给人退了,把你们卖出去的那些垃圾东西,几百卖几万卖几千的东西给人退了……”

图源:柴怼怼抖音

网红的不依不饶让于东来忍无可忍,最终,他再次发布视频表示:

“胖东来所有的都是可以公开的、随时欢迎各个方面的调查!……时间会是最好的答案!善良如此艰难远非我想象!”

抖音终于出手 柴怼怼遭封杀

在于东来气到“退网”的不久之后,抖音的处置措施终于为这场闹剧按下了暂停键。

5月3日晚,@抖音黑板报发布公告:根据《民法典》和平台规则,下架“柴怼怼”29条涉嫌侵权视频,限制其投稿权限一个月。

同时也表明:“若法院判决内容不侵权,可申诉解除处罚”。

图源:抖音黑板报

这一“快刀斩乱麻”的操作,被网友调侃为“平台求生欲拉满”——既回应了于东来对“平台纵容”的指责,又保留了“以司法结果为准”的退路。

但细看处置逻辑,平台的态度实则耐人寻味。

根据公告,抖音在接到胖东来投诉后,曾要求补充“利润靠玉石”等指控的驳斥证据,直到5月3日下午才完成审核下架。

这种“先补证据再处理”的流程,暴露出平台在“企业维权”与“言论自由”之间的权衡困境:

若偏向企业,可能被批“打压批评”;若放任争议,又可能卷入法律纠纷。

而当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抖音显然无法继续保持沉默。

截至发稿,博主柴怼怼的账号已经被禁止关注,也被禁止发布作品,与柴怼怼相关的仿冒账号一度趁机冒头,但不少很快就被平台封禁。

图源:柴怼怼抖音

与此同时,胖东来的法律重拳也早已悄然布局。

前文提到,胖东来已然动用法律武器,而许昌中院也对“柴怼怼商业诋毁案”立案,追偿金额不低于500万元。

这场诉讼的胜负,或将重新定义“网络打假”的边界:是企业用财报“自证清白”就够了,还是博主必须为“质疑性言论”承担举证责任?

答案尚未揭晓,但胖东来的“司法+公关”组合拳,已然给所有企业上了一课:

在谣言面前,沉默是金不如重拳出击。

值得玩味的是,流量在这场混战中展现了它的“双面性”。

柴怼怼凭借“打假胖东来”的剧本收割关注,近90天直播带货销售额达50万-75万元,但账号被封禁后,粉丝迅速分流,对其的谩骂铺天盖地。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而胖东来虽以“受害者”形象博得同情,但于东来的“退圈威胁”亦被部分网友视为“道德绑架”:“用关店要挟公众,是不是玩不起?”

在电商天下看来,无论这场纷争的结果如何,都已然没有赢家,只有流量的短暂狂欢与品牌声誉的持久损耗。

“玉石门”终将平息,但这场风波留给胖东来与行业的思考远未结束。

胖东来的案例证明,再坚固的“线下口碑”也可能被一条爆款视频击穿,但这不意味着企业要屈服于流量风口。

相反,它需要更主动的透明化运营:

实时公开关键数据、开放供应链溯源、甚至邀请第三方“找茬”——用“真金不怕火炼”的底气,把质疑者变成见证者。

归根结底,胖东来能让人驱车几百公里打卡的秘诀,从来不只是货架上的商品,而是那份“把顾客当人”的真诚。

于东来的“退圈威胁”或许冲动,但这份“容不得沙子”的较真,何尝不是胖东来崛起的初心?

未来的零售战场,流量会褪去,法律会裁决,但最终留在消费者心里的,永远是那一句:

“这里的每一块玉,都经得起放大镜的考验。”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来源:常州焦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