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无悔的选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4 19:27 1

摘要:4月16日,一位来自安徽的病人求助于我。她才29岁,今年3月12日在某大都市发生车祸导致短暂意识不清,醒来后发现有左侧锁骨骨折和左侧颞叶的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量超过了20ml。由于她后来一直很清醒,又年轻,担心开颅术的影响,因此一直在寻求保守治疗。但是她慕名而

4月16日,一位来自安徽的病人求助于我。她才29岁,今年3月12日在某大都市发生车祸导致短暂意识不清,醒来后发现有左侧锁骨骨折和左侧颞叶的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量超过了20ml。由于她后来一直很清醒,又年轻,担心开颅术的影响,因此一直在寻求保守治疗。但是她慕名而去的几个著名神经外科都告诉她,这种血肿只有手术治疗。辗转接近一个月,她的血肿并没有吸收,反而开始液化,头疼加重。她通过口口相传的信息,辗转找到了我。

我有诊疗这类患者的经验,因此,很自信地告知这位美女患者,我应该有把握治好她的血肿。于是给她安排了药物治疗方案,也给了注意事项,教她做头颈淋巴按摩。治疗4天后,她再次求助,说还是间断头疼头胀。我告知她,如果头疼剧烈,明显比以前厉害,需要到医院急诊手术;如果头疼相比比以前没有加重甚至减轻或者时间缩短,尽管放心地等待药物发挥作用,头疼应该很快会消失。她释然地等待疗效。4月30日,她治疗满14天,发来让我惦念很久的复查照片,结果让我非常欣喜:仅仅治疗2周,她的血肿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图1)。患者直呼我的治疗太神奇,说在她几乎绝望的情况下,我给了她希望。

图1

实际上,我治疗这类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经验完全是来自一个无奈之选。第一例患者我曾经在朋友圈介绍过:那是位8岁女孩,驾驶卡丁车发生事故导致罕见的斜坡硬膜外血肿,主要症状是不能双眼外展,成了斗鸡眼。由于该位置非常深在,如果手术将是脑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家属非常焦虑。一位我的朋友认识家属,遂推荐他们来找我。我考虑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实际上就隔着一层硬脑膜,前者是动脉出血,后者是静脉出血,但是出血基本稳定后,二者产生的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作用、炎性反应和刺激作用,在机制上应该很像,为什么不能尝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屡屡奏效的他汀加激素呢?

我与年轻的家长充分沟通,得到他们的充分信赖,开始用他汀加激素为孩子施治。仅1周,她的双眼外展功能就已开始恢复,血肿也肉眼可见减少。接着我安排她出院去做高压氧治疗和神经康复,仅仅约1个月,她的血肿已经几乎消失,双眼也几乎完全恢复正常。是这例患者的治疗成功激励了我,我后面又陆续治疗了约10例患者,有儿童也有大人,但是由于部分患者是疫情期间的网络治疗,只知道他们的结局,而无法收集到完整的影像资料,因此,我手里只有不到10例资料齐全的患者信息。

用他汀加激素治疗亚急性或慢性硬膜外血肿,在全世界无先例。尽管如此,我谨慎选择患者,回避急性硬膜外血肿,治疗结果迄今是100%成功。相比开颅清除硬膜外血肿疗法,这些患者仅付出了极少的代价。这样的治疗如果发表,可能充满争议;但对患者是无价的,我决心拿出来发表。而发表的过程极其坎坷。从2022年开始,我指导的博士生吴晨瑞负责执笔,我又多次修改,但是,文稿要么被质疑没有对照组,要么被质疑病例数太少,要么被期刊推托说找不到审稿人或者不适合发表……文章一直没有能够成功发表。后来我想,我发表这样病例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获利,只是昭告天下:这样的病例完全可以无需手术治疗,这样的患者完全可以免受手术之苦和之险。

因此,在老师级朋友、南加州大学张和教授的鼓励下,我把这几个病例分成两篇文章,一篇即以这个罕见(全球报道不到60例)的斜坡硬膜外血肿病例为中心,加上文献综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同行评议国际期刊Brain Hemorrhages(图2);一组以6位病例加文献综述的方式发表在号称对国人友好的小期刊Frontiers in Surgery(图3)上。只要能够发表出来让患者受益就好,管它是不是SCI期刊,也无需管他影响因子多高,这叫“以终为始”?

图2

图3

实际上临床创新一点都不困难,但创新要被大家普遍接受是极其困难的。历史上有无数创新被打压、弹劾甚至迫害的事例。我专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这么小小的创新领域,长期得到我国神经外科这个尊重创新的集体的支持,并没有受到多少诘难。但却在门诊见过多位从其他医院转诊到我这里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跟我诉说,他们在其他医院就诊时,跟医生提他汀疗法,好多医生告知他他汀治疗硬膜下血肿根本不管用。

我每次都会仔细看这些质疑他汀作用的医生的处方,发现许多医生面对患者巨大血肿,还在应用单药他汀;还发现有些医生用的不是我们在临床研究中推广应用的“此”他汀,而是别的他汀……还有的添加了很多别的可能导致他汀无效的药物……实际上,阿托伐他汀钙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吸收的作用是肯定的,但是速度较慢;因此,对于较大的血肿,我通常都同时给患者施加他汀和地塞米松的联合治疗。

我很少去争辩他汀治疗到底管不管用,我只是告诉向我请教的同行:他汀治疗是基本,完全可以添加激素来加强疗效;最近我又发现了2种可能加速血肿吸收的老药,4药联合让我治疗患者很少失败。我愿意勤奋地诊疗患者,尽可能多地诊疗患者,想让事实说话。当看到一例例患者从我的创新疗法中获益而欢笑时,我觉得,创新值得我无畏无悔。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副主任兼任危重症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脑外伤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神经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神经外科学创新与转化分会首任会长

•擅长复杂重型脑外伤、脑出血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疗。

•是他汀治疗硬膜下血肿的主要发明者,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超1400名,总治愈率约90%。

【出诊时间】

每周四下午(神经外科专家门诊)

每周三上午(神经外科特需门诊)

来源:二呆情感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