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彻底惹毛了!于东来撂下狠话:若维权无果,将永远离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4 19:33 2

摘要:"这次不较真,明天就会有千万个碰瓷者骑到企业头上!"5月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直播间拍案而起的画面,像一颗深水炸弹引爆网络。当这位素来以温和著称的商界大佬突然放出"关店离场"的狠话时,正在剥着小龙虾的网友突然意识到:这场看似寻常的"打假"闹剧,正在演变成中

"这次不较真,明天就会有千万个碰瓷者骑到企业头上!"5月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直播间拍案而起的画面,像一颗深水炸弹引爆网络。当这位素来以温和著称的商界大佬突然放出"关店离场"的狠话时,正在剥着小龙虾的网友突然意识到:这场看似寻常的"打假"闹剧,正在演变成中国实体经济的尊严之战。

(一)"玉石暴利"背后的荒唐剧本

"你们敢拿检测报告来对质吗?"面对网红"怼怼"指控胖东来玉器利润高达600%的短视频,洛阳某珠宝鉴定师老张气得在朋友圈连发三条动态。从业二十年的他太清楚,在和田玉价格透明化的今天,这种捕风捉影的指控无异于天方夜谭。

这已经是胖东来今年第三次遭遇"碰瓷式打假"。两个月前的"红裤头事件"还历历在目——某网红拿着批发市场20元的同款内裤,硬说胖东来99元的定价是暴利,却刻意忽略新疆长绒棉与普通面料的本质差异。更讽刺的是,当质检报告证实产品完全达标后,该网红悄悄删除了所有相关视频。

"他们像蝗虫一样精准。"郑州某商超负责人私下透露,这些职业打假人专挑节假日流量高峰期发难。4月25日"怼怼"发布的指控视频,正卡在胖东来五一促销启动的当口,短短三天就获得200万播放量。而所谓的"偷税漏税"证据,不过是几张经过剪辑的模糊财报截图。

(二)从隐忍到亮剑:企业家最后的防线

"以前我们总想着清者自清。"胖东来副总李梅翻看着厚厚的舆情记录本,从2021年至今的17次恶意攻击,企业都选择了冷处理。但这次不同——"怼怼"团队不仅制作了系列"打假"视频,更在直播间公开叫嚣"胖东来敢告就是心虚"。

法律顾问王律师的手机在4月25日当天被打爆。当他向法院递交诉状时,特别标注了"不低于500万元"的赔偿诉求。"这不是钱的问题,是要让造谣者付出毁灭性代价。"起诉书里附带的3.7G电子证据,完整记录了对方从文案策划到水军刷屏的全链条操作。

更令人震撼的是于东来5月3日的直播表态。这个把"爱在人间"挂在嘴边的企业家,面对镜头时手指微微发抖:"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商业名誉都捍卫不了,不如关掉所有门店,永远退出这个行业!"直播间50万观众见证了这个戏剧性时刻,弹幕瞬间被"支持硬刚"刷屏。

(三)碰瓷产业链背后的流量黑市

"现在养一个百万粉的打假号,成本不超过30万。"某MCN机构前运营总监曝出惊人内幕。在他的电脑里,存着上百套"标准化碰瓷剧本":从超市临期食品到金店纯度争议,每个行业都有定制化的攻击模板。最抢手的"职业打假人",月均创收可达20万元。

河南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23年接到的恶意投诉中,97.6%最终被证实为虚假指控。但企业往往选择息事宁人——某食品企业老板算过账:走法律程序需要3-6个月,而负面舆情三天就能让销售额暴跌40%。

"胖东来这次是在为所有实体企业探路。"中国政法大学吴教授指出,现行法律对网络诽谤的处罚上限是50万元,与千万级流量收益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这也是为什么胖东来坚持主张"惩罚性赔偿"的法理依据。

(四)当较真成为生存的底线

走进许昌胖东来时代广场,玉石专柜前架着三台高清检测仪。任何顾客都可以现场验证玉器成分,这种"透明到极致"的底气,正在重构商业世界的信任法则。而在三楼的顾客意见本上,一条5月5日的留言格外醒目:"你们敢较真,我们才敢放心买单。"

这场看似企业个体的维权战役,实则掀开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潘多拉魔盒。当某网红团队被扒出同时操作着8个"打假"矩阵号时,公众突然意识到:我们每天刷到的"正义之声",可能只是流量工厂精心编排的荒诞剧。

胖东来案开庭在即,无论判决结果如何,这场风波已经留下深远的启示:当碰瓷成为生意,沉默就是纵容;当谣言变成武器,较真才是底线。正如一位网友在热搜话题下的犀利评论:"今天不为胖东来较真,明天谁为我们消费者的智商买单?"

在这个全民直播的时代,企业的摄像头不仅要对准商品,更要时刻聚焦正义的天平。于东来那句"永远离开"的狠话,不是企业家负气的威胁,而是实体商业向网络暴力吹响的反攻号角。当更多企业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正面迎战,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碰瓷者们终将明白:流量可以造假,但人心终究容不下欺骗。

来源:科技伯乐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