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3日下午,抖音平台主播“柴怼怼”的账号因涉嫌侵权被禁止发布作品,其主号及多个仿冒账号接连被封禁。这场风波源于河南知名商超品牌胖东来对“柴怼怼”的投诉,指控其发布不实信息损害企业商业信誉。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网络言论边界的讨论,也折射出企业维权与平
2025年5月3日下午,抖音平台主播“柴怼怼”的账号因涉嫌侵权被禁止发布作品,其主号及多个仿冒账号接连被封禁。这场风波源于河南知名商超品牌胖东来对“柴怼怼”的投诉,指控其发布不实信息损害企业商业信誉。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网络言论边界的讨论,也折射出企业维权与平台责任之间的复杂关系。
据胖东来4月30日公布的案件受理通知书,该公司已于4月25日向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柴怼怼”通过短视频捏造事实,称胖东来“以低成本玉石获取百倍暴利”“核心盈利点在于引流高端群体购买玉石”等。胖东来认为这些言论严重损害了企业声誉,并索赔不低于500万元。
作为反击,胖东来进一步公开了其珠宝部的定价标准:2024年3月起,和田玉售价1万—10万元的商品利润率为20%,10万—20万元为15%,并承诺消费者可凭第三方鉴定结果无理由退货。此举旨在回应“暴利”质疑,试图自证经营透明度。
5月3日,抖音平台根据《民法典》及社区公约,对“柴怼怼”账号采取限制措施,下架29条涉嫌侵权视频,并禁止其发布内容一个月。然而,封禁后数小时内,多个仿冒账号涌现,部分账号甚至宣称“主号被封10分钟后开播”,但均因冒充他人身份被迅速封禁。
平台方表示,将持续打击蹭热度的仿冒账号,并强调若法院最终判决“柴怼怼”内容属实,涉事账号可申诉解封。这一处理方式体现了平台在保护企业权益与保障用户言论自由之间的权衡。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此事件中态度坚决。5月2日至3日,他连发多条动态,称若“柴怼怼”的行为未受法律严惩,将“关闭或永远离开胖东来”。随后,其个人抖音账号转为私密状态,2024年后的内容全部隐藏,仅保留2023年12月之前的视频。
于东来在声明中强调:“善良如此艰难远非我想象!”并称胖东来运营完全公开,欢迎社会各界监督。这种激烈反应凸显了企业面对网络负面舆情的压力,也引发了对企业家情绪化表态是否适度的讨论。
事件爆发前,“柴怼怼”仅为拥有20余万粉丝的玉石领域博主,近90天直播销售额约50万—75万元,主打产品为单价1.98万元的新疆和田玉手镯。其账号被封后,曾反击要求胖东来“退还以次充好的玉石”,并质疑企业利用“造神营销”误导消费者。
胖东来与“柴怼怼”的冲突不仅是企业维权的个案,更是数字经济时代商业信誉保护的缩影。当网络言论的传播速度远超事实核查能力时,法律、平台与企业需共同构建更清晰的规则框架。此案的后续进展,尤其是法院判决和平台最终处置,或将为类似争议树立标杆。
来源:十三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