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服务航天强国建设 培育卓越设计人才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5 03:40 3

摘要:在建设教育强国、航天强国的时代征程中,四川美术学院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战略定位,以“设计报国”为精神内核,构建起“战略牵引、价值铸魂、创新驱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通过将国之重器的战略需求转化为育人坐标,把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熔铸为教育基因,使产学研

在建设教育强国、航天强国的时代征程中,四川美术学院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战略定位,以“设计报国”为精神内核,构建起“战略牵引、价值铸魂、创新驱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通过将国之重器的战略需求转化为育人坐标,把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熔铸为教育基因,使产学研协同创新升华为育人生态,走出了一条扎根战略腹地、彰显中国智慧的设计教育创新之路,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卓越设计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为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树立了标杆示范。

航天引领

国家战略与设计教育深度融合

学校以国家航天工程需求为切入点,将“国之重器”的科研使命融入教学实践。积极响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开发布的相关设计征集活动,将实战教学融入课程设计,践行“真题真做”教育模式。在2023年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中,学校组织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先后历经多轮任务分析、修改讨论、集中审稿,完成并提交了108件标识设计方案,其中1件作品被选定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2025年,学校学生主创设计完成的作品又被选定为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再次为传播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贡献设计力量;师生团队参与设计的多款航天产品在我国神舟系列发射和返回任务中成功应用。

这些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战能力,更将“航天精神”具象化为设计语言。通过航天项目的牵引,学校成功将国家战略需求转化为育人资源,培养出一批兼具专业技能与家国情怀的“使命驱动型”人才。

思政浸润

价值观培养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

学校打破传统“技能本位”模式,将思政教育深度嵌入教学体系,积极调动学生兴趣,开展第二课堂,灵活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思政教育。邀请著名航天专家来校讲座,宣讲航天设计团队感人故事,举行“五四”主题团日活动,开展“服务航天强国建设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主题宣传,引导全校师生关注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联合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等单位发起中国航天日城市地标建筑主题灯光秀活动,积极宣传航天文化;学生参与创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五一劳动节官方海报及中国航天日纪念书签、中央电视台动画短片《我来自月球》等作品,社会反响热烈。

学校以思政教育浸润日常生活,让思政更具感召力和鼓舞力。2024年9月,学校以承办“第三届航天服技术论坛”为契机,组织学生参与会议志愿服务活动,与航天英雄近距离交流,在心底埋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种子。通过思政浸润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围绕学科前沿、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中国智慧等维度立体化塑造满足新时代需求的卓越“人民设计师”。

协同育人

产学研结合助力创新能力提升

学校与国内航天领域多家机构和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形成“需求对接—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实践育人”的闭环合作机制。学校师生参与中国登月服的外观设计任务,相关成果于2024年9月28日面向世界发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学校师生还联合重庆大学、阿维塔汽车等单位开展载人月球车设计研究,围绕月球车整车概念、创新结构、车身造型和文化理念进行了系列设计,作品入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组织的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官方征集活动,在方案深化择优评审中获得全国第三名。

学校师生立足现状,广泛协同,大胆前瞻,开展未来航天装备的创新概念设计,其作品《“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获“中国美术奖”金奖。学生作品获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金奖及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届太空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四川美术学院正以“设计报国”的使命担当,持续深化“大思政+大设计+大创新”育人体系。学院培养的一批设计人才已成长为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创作成果多次亮相央视等权威媒体,向世界展现中国设计的文化自信与科技魅力。学校让设计教育成为科技攻坚的“软实力”,扎根战略腹地探索设计人才自主培养模式,培育“明大德、立大志、谙文化、精艺术、通科技”的卓越设计人才。将国家战略需求、文化传承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深度融合的育人实践,不仅为新时代艺术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川美方案”,更谱写了高等艺术教育服务强国建设的壮丽篇章。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