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夏节气的谚语,大多和天气、农耕有关,“立夏见夏,立秋见秋”、“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立夏到了,夏天就真的来了吗?
时至立夏
每年的立夏
仿佛是一场季节的盛大演出
春天的帷幕尚未完全落下
夏天便已悄然登场
在这春光万象中
我们迎来了一个美好的夏天
今天(5月5日)
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此时
日照增加
气温升高
雷雨增多
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春意阑珊处
夏日款款来
时至立夏
草木葱茏
万物生长
让我们拥抱夏日的活力与热情
赏绿肥红瘦
看云卷云舒
感受初夏的曼妙与美好
立夏时节夏天真的来了吗?
立夏节气的谚语,大多和天气、农耕有关,“立夏见夏,立秋见秋”、“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立夏到了,夏天就真的来了吗?
进入立夏节气后,我国平均最高气温呈上升趋势,较谷雨期间气温上升1.96℃;同时我国最高气温“奔三”(达到或突破30℃)的地区也明显增多,如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以及华北以南的大部地区都有可能出现30℃以上的炎热天气。正如谚语“立夏见夏,立秋见秋”,立夏节气后,人们便会慢慢感觉到夏天的炎热。
不过,立夏并不等于入夏,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入夏步伐不一。常年立夏节气期间,夏天的脚步从华南、江南中部等地一路北进,越过长江,最北能抵达华北中部地区。大城市中,长沙、武汉、南京、合肥、郑州、济南、石家庄、天津、北京等地往往在立夏时节入夏,而更北的呼和浩特、兰州、沈阳、哈尔滨等地要到6月芒种或夏至节气才陆续进入真正的夏天。
到了立夏,我国各地风力明显减弱,夏日的风不再像春季那样喧嚣狂躁,相比春风也多了几分柔和,因此便有了谚语“立夏斩风头”。
立夏时节,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春播作物渐渐长大,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大江南北都进入了农事繁忙时期。正所谓“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这些谚语都在表明此时的农作物急需雨水的滋养。
还有“立夏不起阵,起阵好年景”,“阵”表示“阵雨”,人们认为立夏下雨就意味着今年的收成好。立夏时节,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容易导致小麦减产,此时下雨有利于小麦高产;立夏前后,春玉米、豆子、瓜类等也已经出苗,此时下雨有利于幼苗茁壮生长;此时还是插秧的时候,下雨有利于秧苗快速生长。
立夏时节习俗
立夏节气期间,万物领受着雨露阳光的滋养,进入了旺盛的“夏长”时期。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王瓜的蔓藤和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民间在立夏日,有尝新的习俗,尝新即品尝时鲜,如夏收麦穗、金花菜、樱桃、李子、青梅等。立夏还有烹制新茶、斗蛋游戏、“称人”等习俗。
夏至这天,孩子们用煮熟的鸡蛋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破者认输,最后分出胜负。
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体容易出现不适感,比如不思饮食等。因此要在立夏日“称人”,用秤给人们称体重,等夏天过去之后,再称一次体重,和之前的体重做对比,借此查看健康情况,可以及时调理身体。
除了进行一些有趣的习俗外,健康养生上,也要逐渐按照适应夏季的气候特点。“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立夏之后,人的体力、脑力消耗增大,容易犯困。建议及时调整好起居方式和生活节奏,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夜卧早起,晨练午休,避免疲劳。饮食上少贪凉,忌辛辣,低脂低盐,多食果蔬类、谷薯类这些清淡、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
蛙声蝉鸣,草长莺飞,绿肥红瘦,云卷云舒,让我们尽享立夏节气的勃勃生机吧。
立夏养生 遵循四个原则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春渐远,夏将至。此时养生应根据季节进行调整,以养阳气、健脾胃、祛湿气为重点。
一、饮食宜清淡
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吃高脂肪、味重、辛辣易上火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天热容易上火,胃口不佳,可以适当喝一些酸梅汤、菊花茶等饮料,但是忌贪凉,少吃生冷食品。此外,还可以吃些酸味食物,比如西红柿、柠檬、草莓、葡萄、山楂、菠萝、猕猴桃、醋等,具有敛汗祛湿、杀菌防病、利于营养素吸收等作用。
二、精神调养宜静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们容易出现心烦、心乱、抑郁等情绪,这时要注重精神调养。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心神宁静,最好能够保持早睡早起、适当午睡,午睡以30分钟左右为宜,不要在风口处睡觉,避免受风着凉。同时,还可以做些偏静的活动,比如绘画、钓鱼、下棋、种花等,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清静养神。
三、运动宜节制
春夏养阳,运动有助于提升阳气。不过运动不宜过量,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中医有出汗太多损伤心血的说法,同时阳气会随汗液而出,伤阳气。因此运动以适量为主,可以散步、慢跑,逐渐提高运动强度,适度为止。
四、起居宜保持干爽
进入夏季后,天气由干燥转为湿热,非常不利于良好的生活作息。在雨天及时避雨,如果被雨淋到,需尽快换下潮湿衣物;同时尽量保持居住环境干燥,可以利用空调或除湿机去除湿气。当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开窗通风,多进行室外活动。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