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海西宁马姓老人被查出患有胃癌,但因高龄、体质弱而无法耐受术前化疗,导致治疗陷入两难困境。为寻求治疗“最优解”,老人一家跨越2600公里,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Ⅰ科求助。
(通讯员 邹亚琴 刘樱)青海西宁马姓老人被查出患有胃癌,但因高龄、体质弱而无法耐受术前化疗,导致治疗陷入两难困境。为寻求治疗“最优解”,老人一家跨越2600公里,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Ⅰ科求助。
该科主任郑勇斌教授团队详细分析病情后,基于“发育解剖手术”的先进诊疗理念,为他实施腹腔镜下胃癌微创根治术。4月30日,老人康复出院返回青海时,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感慨到,“武汉医生,好样的!”
1个月前,74岁的回族老人马某因反复黑便,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贲门中分化腺癌,当地医院建议他先行化疗再考虑手术。然而,高龄、心肺功能不佳以及化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让老人和家属“进退两难”。
经多方打听,马某一家得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Ⅰ科郑勇斌教授团队在胃癌根治领域有出众技术,尤其擅长高龄及复杂病例的微创治疗,马某一家慕名跨省来到武汉求医。
入院后,郑勇斌教授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影像学检查显示,老人胃部肿瘤位于贲门部,尚未突破浆膜层,但局部淋巴结存在可疑转移。按照传统诊疗路径,新辅助化疗是常规选择,但老人高龄、营养状态欠佳,恐怕无法耐受化疗。
“‘发育解剖手术’理念的核心是回归胚胎学原理,通过精准分离胚胎发育形成的天然解剖间隙,最大程度保留器官功能和脉管神经网络。”郑勇斌教授解释,相较于传统手术的“大范围清扫”,“发育解剖手术”的先进诊疗理念既能彻底切除肿瘤,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适合高龄、体质弱的患者。
经过术前多学科会诊及完备的术前评估,郑勇斌教授诊疗团队最终决定,跳过化疗阶段,直接实施发育解剖理念指导下的胃癌根治术。
手术当日,无影灯下,一场“毫米级”的较量如期展开。在麻醉团队的保驾护航下,主刀医生郑勇斌教授手持腹腔镜器械,沿着胃背侧系膜与胰腺被膜之间的天然间隙逐步推进。
这个仅0.5毫米厚的胚胎发育平面,是血管神经的“安全走廊”。团队采用“分层递进式解剖法”,将胃周血管鞘等组织像剥洋葱一般逐层分离,既完整切除肿瘤,又完美保留周边重要器官脏器。“鏖战”3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仅10毫升。
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加持下,术后第1天,马某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开始进行床边活动;术后第3天,可以进食米汤;术后第7天,他已能戴着标志性的民族服饰在病房走廊散步。
郑勇斌教授表示,“发育解剖手术”严格遵循自然解剖平面,创伤小、疼痛轻,且神经血管保护彻底、胃肠功能恢复快;联合术后加速康复(ERAS)方案,让高龄患者也能享受微创红利。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Ⅰ科采用“发育解剖手术的先进诊疗理念完成的胃癌根治手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约40%,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7天。通过持续优化“发育解剖手术”体系,郑勇斌教授团队已帮助来自新疆、内蒙古、陕西等地百余名消化道肿瘤患者重获新生,并举办多期继续教育学习班,在行业内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未来,学科将联合人工智能开发手术导航系统,让更多基层医院掌握这项技术,惠及更多偏远地区的患者。
责任编辑:肖凯
来源:武汉科技健康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