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全球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急剧增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全球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急剧增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通过引起背部疼痛、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使患者活动受限,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导致致残和死亡率增高,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其他辅助诊断手段的持续进步,OVCF的及时和准确诊断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
通过卧床休息和早期镇痛来缓解疼痛,可使轻症患者尽早恢复活动和进行功能锻炼,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防止骨质疏松程度加重。
对于严重压缩性骨折并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传统的开放性手术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带来的创伤较大,因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手术的耐受度有更高的要求。
椎体强化术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强度、稳定损伤椎体,促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避免因长期卧床引发的相关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也存在着骨水泥渗漏、感染、肺栓塞、骨水泥松动、骨水泥中毒、椎体再骨折等并发症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下降和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观察到没有明显症状的骨质疏松症。
然而,当骨质疏松患者弯腰或跌倒,或者仅受到轻微或无明显外力的影响时,就有可能发生椎体骨折,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OVCF的发病率持续增加,通过引起背部疼痛、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使患者活动受限,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并使致残和死亡率增高。
很显然,随着OVCF问题的加剧,它已经上升为全球的主要健康挑战之一,这无疑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压力。
OVCF患者通常没有明确的外伤经历,骨折的发生比较隐蔽,大约一半的患者没有明显的背痛症状,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OVCF患者能够立即得到临床诊断和治疗,因此就诊率相对较低。
在某些症状性OVCF患者中,常见的典型症状包括腰背和胸背部的疼痛, 或者是胸肋部和下腹部的放射性疼痛。
这些患者很难长时间保持坐姿或站立,而咳嗽、翻身起床或提重物可能会加重腰背和胸背部的疼痛,部分OVCF发生后患者无明显疼痛感,或经早期卧床休息及自行口服止痛药物治疗后自觉疼痛减轻,恢复日常活动、工作, 而未进一步诊治。
由于患者在早期阶段没有采取适当的制动措施,这经常导致骨折椎体进一步压缩、变得扁平和高度减少,从而使患者的身高下降。
骨折后,骨痂的形成速度也会减缓,愈合效果不佳,最终可能发展成脊柱后凸、脊柱侧弯和驼背等。
这些不良后果不仅会加重患者的腰背部疼痛,还会显著降低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X线片是首选的检查手段,根据患者描述的疼痛位置,选择胸椎和腰椎的X线正、侧位摄片,对于骨折患者,胸腰椎侧位片可能会显示椎体变扁、楔形变或椎弓根受损等多种症状。
基于椎体形态学改变,可将OVCF分为3种类型:椎体楔形骨折,即椎体前壁高度降低,后壁高度不变;双凹形骨折,其特点是椎体的前壁和后壁高度保持不变,但中间部分的高度有所下降;同时,部分受损的椎体呈现出椎体内的“真空征”现象,并伴随假关节的生成。
CT检查具有清晰的成像能力和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它可以检测到X线片难以捕捉的骨皮质中断,明确椎体周壁皮质的完整性,判断椎体后缘是否有骨块侵入椎管,以及椎管内的压迫情况。
此外,它还可以观察椎体内、椎管内和椎旁软组织的情况,从而使OVCF 的诊断更为准确。
MRI检查可以更准确的评估骨折新鲜程度,MRI可通过髓内出血、水肿引起的含水量变化并通过信号敏感的表达出来,以此判断椎体微骨折的情况。
当脊柱出现多节段椎体楔形变化时,MRI和脂肪抑制技术能够更精确地确定责任节段,与此同时,还可以显示椎体及周围软组织的病变情况。
因此,MRI在确定椎体是否为新鲜骨折、恶性肿瘤或椎体内脂肪岛等问题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对于OVCF的确诊起到了关键作用。
OVCF的治疗原则包括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治疗,针对中老年人多发的特点,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并发症和骨质疏松程度进行制定。
在进行复位和固定时,应当遵循简单、安全和高效的准则,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快地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质。
在选择治疗手段时,我们应当优先考虑那些创伤较小且对功能影响不大的方案,并特别重视患者的日常活动和功能的恢复。
目前,已有针对OVCF的诊疗指南或共识,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又分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短期卧床休息、药物镇痛治疗、支具外固定应用等手段。
这种方法适合于那些症状和体征相对较轻,但影像学检查显示存在轻度椎体压缩骨折、脊柱稳定性表现良好、没有椎管或神经根受到压迫,以及没有稳定性损伤或不能承受手术的患者 。
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可以选择卧床休息和早期的镇痛措施。
在胸腰部支具的外部固定保护下,应尽快恢复日常活动并进行功能性锻炼,这样可以预防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的肺部感染、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和骨质疏松加重等并发症的出现。
对于那些接受了保守疗法的病人,我们应该进行细致的观察。
如果保守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可能会导致骨折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从而引发假关节的形成、椎体的进一步塌陷、脊柱畸形的加重,甚至可能出现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症状。
这将导致患者持续疼痛、日常活动受限、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肺炎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该及时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开放性手术主要适用于那些遭受严重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或多节段椎体发生骨折后出现后凸畸形。
以及椎体后壁的碎骨块向后方压迫导致脊髓受压、神经损伤引发相应症状和体征而需要进行神经减压的患者,以及那些不稳定性椎体骨折但能够承受开放手术的 OVCF患者。
微创手术主要适用于经保守治疗无效、背部疼痛剧烈伴翻身起床困难、无神经损害症状且无法耐受开放性手术的OVCF患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这两种椎体强化手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欢迎。
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和疼痛缓解速度快的优点,因此在治疗OVCF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PVP/PKP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减轻疼痛、恢复椎体的强度、稳定受损的椎体,促使患者尽早离开床上活动,从而避免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椎体强化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大约在2.2%-3.9%之间,这些并发症主要涵盖了骨水泥渗漏、感染、肺栓塞、骨水泥松动、骨水泥中毒以及椎体再骨折等情况等。
骨水泥的渗漏是一种主要的并发症,这种渗漏通常出现在椎旁组织、椎旁静脉和椎间盘等部位。
尽管这些部位的渗漏通常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椎管内的渗漏会引发显著的临床症状,因此需要进行二次减压手术。
椎体强化手术后的再骨折是一种相当严重的并发症,涵盖了手术椎体以及相邻和非相邻椎体的骨折,这种情况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并且不同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再骨折的潜在风险因素主要涵盖了年龄、性别、BMD、受损椎体的数量、椎体高度的恢复、骨水泥的渗漏以及骨水泥的分布等多个方面。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OVCF已经上升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应,结合患骨折椎体情况、骨质疏松程度等多种因素,选择规范化、个体化的最佳治疗方法。
未来的研究焦点将集中在如何精确地预测椎体再次骨折的发生时机、新型椎体强化填充材料以及与之相关的脊柱生物力学特性。
来源:Mr王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