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5日,海淀区苏家坨镇梁家园村文化活动中心,千斤粥米熬成六大锅“百家粥”,邀村民和游人一起吃立夏粥,参与秤人、画立夏蛋等民俗活动,共同祈愿一年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5月5日,海淀区苏家坨镇梁家园村文化活动中心,千斤粥米熬成六大锅“百家粥”,邀村民和游人一起吃立夏粥,参与秤人、画立夏蛋等民俗活动,共同祈愿一年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据考证,苏家坨地区自明末清初就有立夏吃“百家粥”的习俗,距今已有300余年。每年立夏,以村为单位,由村中长者挨家挨户取来各种米和豆熬煮成粥,全村老少共品立夏粥,寓意在这一年身体健康、平安喜乐,村民们还会表演各种节目以示庆贺。2009年该习俗被列入“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立夏吃粥习俗传承了下来,熬粥就在梁家园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厨房。一大早1000多斤粥米就陆续下锅,共用了六口大铁锅。
“有玉米、薏米、红豆、绿豆、花生、核桃、莲子等20多种粮食和坚果,大伙儿提前三天就开始洗米、泡米,一锅粥要熬一个多小时才成,香得嘞!”负责熬粥的大师傅一边搅着锅里的粥一边告诉记者,粥香在空气中弥漫。
在文化活动中心600多平方米的大厅内,摆着30张桌子,数百名村民与游客围桌而坐,一边品尝香浓的立夏粥,一边观看非遗表演,其乐融融。现场还准备了立夏“秤人”、绘制立夏蛋等体验项目,邀人们一起感受苏家坨民俗文化的活力。
记者:孙颖,王海欣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