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变清,是祸还是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5 22:12 2

摘要:近期,黄河水变清的现象引发广泛关注。今年4月中旬,壶口瀑布景区出现了令人称奇的景象,往年汹涌浑浊的“黄龙”变成了相对清澈的水流 ,据山西和陕西省水文局监测数据,壶口段黄河水含沙量大幅下降,降幅超70%。黄河水变清,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需要辩证看待。

【趣味莲花科普】黄河水变清:福兮?祸兮?

近期,黄河水变清的现象引发广泛关注。今年4月中旬,壶口瀑布景区出现了令人称奇的景象,往年汹涌浑浊的“黄龙”变成了相对清澈的水流 ,据山西和陕西省水文局监测数据,壶口段黄河水含沙量大幅下降,降幅超70%。黄河水变清,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需要辩证看待。

黄河变清,首先与降雨减少有关。2025年3月至4月中旬,黄河中上游地区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减少约35%,黄土高原核心区降雨量甚至比多年平均值少近一半。黄河穿过世界最大的黄土区——黄土高原,这里土壤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降雨减少,雨水冲刷黄土带入黄河的泥沙量也随之减少。

不过,黄河水利委员会数据显示,目前黄河干流主要控制站流量仍在历史同期均值80%以上,未达干旱警戒线,加上上游水库调节,短期内不会有严重供水危机,将黄河变清简单归为“极端干旱前兆”言过其实。

更深层次原因是几十年来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自上世纪70年代,特别是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生态修复。截至2023年底,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70年代不到10%提升到近25%,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5.7% ,大量泥沙被树木、草坡和梯田拦截。

另外,黄土高原上的数十万座淤地坝和近百万个“鱼鳞坑”,像“拦沙网”一样截留泥沙。2002年投入运营的小浪底水库,通过“蓄清排浊”调控方式,使黄河下游含沙量大幅下降,入海口年均输沙量减少85% 。

黄河水变清带来诸多好处。水质改善有利于水生生态系统恢复,黄河干流鱼类种群数量逐步恢复,黄河鲤、黄河鲶等一些曾消失的鱼类重新出现。含沙量降低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黄河下游因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河床比两岸地面高出3 - 10米 ,河水变清使泥沙淤积速度减慢,河道抬升速度放缓,利于缓解下游防洪压力。

但黄河变清也带来新挑战。清水对河床冲刷作用增强,没有泥沙“保护”,河水对河床和堤岸冲刷作用增强,可能导致一些河段局部刷深和岸坡不稳定,增加河道管理难度。泥沙减少影响黄河三角洲形成,黄河三角洲依靠河流泥沙向海洋推进,输沙量大幅降低使其从快速增长转变为缓慢侵蚀,一些滩涂湿地面积减少,给黄河口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新挑战。

黄河变清是复杂生态现象,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潜在风险。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预测,随着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到2030年黄河干流平均含沙量可能进一步降低20% - 30% ,未来“清水黄河”景象或许会更常见。面对变化,我们一方面要巩固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成果,防止水土流失反弹;另一方面要针对“清水下泄”带来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河道管理方式,保护好黄河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点赞评论转发,祝大家好运连连天天发!

来源:趣味莲花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