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巨亏50亿!背靠吉利集团,网约车平台老二也要上市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6 07:08 2

摘要:比起这些,更令人惊讶的是,曹操出行的大老板李书福,已经手握了9个上市公司。如果曹操出行能够成功上市,那这就是李书福第10个上市公司。

所有文章均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继嘀嗒汽车、如祺出行接连上市后,曹操出行在前段时间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

比起这些,更令人惊讶的是,曹操出行的大老板李书福,已经手握了9个上市公司。如果曹操出行能够成功上市,那这就是李书福第10个上市公司。

图源:财经杂志

距离上一次极氪赴美上市,也不过是曹操出行递表港交所的前三天。除此之外,吉利集团还正在推进远程汽车赴美上市。

图源:网络

这上市速度,令其他品牌望尘莫及。然而,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网约车司机们如今面临着赚钱难的局面。

背靠吉利

曹操出行“流血上市”

2015年,曹操出行犹如一匹黑马,在网约车界横空出世,彼时的滴滴和UBER还在打的不可开交。

作为吉利集团的亲儿子,李老板在曹操出行上花费了不少心思。不同于滴滴的C2C模式,曹操出行用的是B2C模式,即“公车公营+认证司机”。

这样一来,曹操出行的车用的是吉利自己的车,司机也是经过吉利培训以及经过认证的。这种模式,让曹操出行的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也能更好的管理司机。

经过10年的发展,曹操出行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去年,曹操出行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4%,在行业中排行老二。不过相对于第一名的滴滴来说,相差的还是比较多。

图源:曹操出行招股书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为止,曹操出行共进行了3轮融资。在第3轮融资之前,曹操出行的估值就已经达到了170亿元。

图源:曹操出行招股书

尽管如此,曹操出行还是避免不了“流血上市”。从招股书来看,去年曹操出行还是获得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图源:曹操出行招股书

不仅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运营,平均月活跃用户也逐年上涨,去年达到了2879万人。平均月活跃司机也超46万人,全年的订单量更是接近6亿。

但由于B2C模式,导致曹操出行成本变高,公司的财务压力也随之变高。据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曹操出行的营收一直在增长。

图源:曹操出行招股书

但每年的亏损都超过了10亿元,好在亏损情况正在好转。22022年~2024年,曹操出行的亏损分别是20.02亿元、19.81亿元以及12.46亿元,三年共亏了50多亿元。

一直以来,曹操出行的销售成本居高不下。去年,曹操出行的销售成本达到了135亿元,其中出行司机的补贴及收入就占了大头,占比接近80%

图源:曹操出行招股书

再加上车服成本、员工福利等其他杂七杂八的开支,想要真正实现盈利,曹操出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图源:曹操出行招股书

图源:曹操出行招股书

比起亏损,更让人头疼的是曹操出行的负债问题。据招股书显示,2024年,曹操出行的流动负债已经超过了96亿元,然而,曹操出行持有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1.58亿元。

或许等到上市迎来新融资,曹操出行面临的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手握9家上市公司

曾斥巨资收购沃尔沃

此次曹操上市若是能够成功,李老板在富豪榜上的排名可能会前进一位。作为背后的大老板,李老板成功逆袭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一段业内佳话。

李老板的家境并不算好,但从小他就展现出了他的经商天赋。他曾在访谈中提到,高中毕业后,他找父亲借钱买了部相机,并盘了一家照相馆下来,从次踏上了经商的道路。

图源:年轻时候的李书福

他用敏锐的商业嗅觉,干过不少生意,比如冰箱厂、摩托车厂,还搞过装潢材料的生意。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在1997年的时候,李老板正式踏足汽车行业。

在业内,李老板一直有着“汽车狂人”的外号。不是因为他疯狂造车,而是因为他有时候说出来的话让人觉得十分疯狂。

比如,在刚开始造车的时候,他曾说过”汽车不就4个轮子、两部沙发外加一个铁壳,没什么了不起的“,后来又说出”要像卖白菜一样买汽车“。

图源:吉利

当时人人都不相信一个高中毕业的农村人能够造出一部车,更别提能够打造一个像吉利集团这么大的“汽车王国”了。

为了能够造好车,李老板在刚开始造车事业的时候四处碰壁,先是没有生产许可证,然后产出的车又没有列入国家的生产目录里。

图源:吉利汽车

到了2001年,李老板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吉利的“豪情”的名字终于出现在了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里,吉利也成为了国内第一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在那之后,李老板不仅全心全意造车,还帮国人把汽车价格打了下来。当时吉利最豪华的车型“优利欧”也仅仅只卖4万元,其他的车型售价都在3万元左右。

图源:网络

在当时,吉利就是低端车的代名词,同时,由于外形与其他品牌的车过于相似,吉利也经常因此惹上官司。

为了摆脱低端形象,李老板萌生了收购其他大品牌汽车的想法。2007年,吉利正式转型,不再做低端车。

2009年,转型初现成效。吉利汽车的销量突破30万辆,相比2008年多卖出了10辆车。随着吉利的销量越来越多,李老板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图源:网络

2010年,年净利润只有11.8亿元的吉利,斥巨资120亿元收购有着86年历史的沃尔沃汽车。李老板甚至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收购沃尔沃。

这场“蛇吞象”的收购案,让李老板更加坐实了“汽车狂人”这个身份。

图源:腾讯微证劵

在那以后,李老板开始对沃尔沃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在李老板的带领下沃尔沃成功扭亏转盈,如今,沃尔沃的市值已经超过了500亿元。

而吉利也在李老板的带领下越做越强,截至目前为止,吉利集团旗下已经有9家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极星、亿咖通、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力帆科技、路特斯科技。

如今,李老板已经从“汽车狂人”变成“IPO收割机”。

市场趋于饱和

扎堆上市也救不了网约车

去年上半年,网约车平台们接二连三的冲击IPO。然而,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在上市后,取得的成绩并不好。

图源:潇湘晨报

前者在今年开年的时候被媒体曝出“网约车司机把女孩丢在高速路”,在事情不断发酵后,嘀嗒出行的股价一度暴跌超过15%。而后者虽然营收有所上涨,但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这几年,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网约车司机也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网约车司机的收入越来越少。

如今的网约车行业已经成为了普通人的第二收入来源,或者是失业后的另一个选择。但随着行业的不景气,网约车平台的订单也随之减少。

图源:网络

在2017年的时候,网约车司机们一个月的收入有七八千元,要是勤快点的话月入上万也不是问题,比一些二三线城市的白领工资还要高一些。

但如今,即使网约车司机们跑一整个月,到头来赚的钱也不到一万元。如今司机们面临的是“要么接低价单,不然无单可接”。

在上海有位女车主已经跑了8年的网约车,随着单价的降低,她一天不得不跑够16个小时,几乎没什么时间呆在家里。

图源:澎湃新闻

去年,全国多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纷纷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据澎湃新闻报道,由于运力饱和,多地网约车司机单日平均收入仅200多元。

有位济南的车主表示,当年入行的时候,感觉网约车司机是份相当不错的工作,每天的收入没有400元也有500元,但现在跑满十多个小时也就300元左右。

除此之外,平台抽成越来越高越来,这也是网约车司机赚不到钱的原因之一。去年,“网约车行业层层抽佣”的话题在互联网上不断发酵。

图源:网络

一些聚合平台通过层层转卖订单、抽样,不断压榨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也是在去年,一张平台抽成超65%的截图刷爆了网约车司机群。

一张30多公里的大单,乘客支付了63元,结果司机到手也就30元左右。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并且也有车主表示,现在平台是演都不演了。尤其是一些小平台的订单,抽成抽的更狠。

图源:抖音

在2022年的时候,交通运输部就曾表示,网约车平台最多只能抽成30%。一开始平台们都是用“阴阳账单”偷偷增加抽成,但如今直接把高抽成摆到了台面上来。

即便如此,网约车这座“城”每年还是有很多人要进来,当然也有不少人已经逃离了

写在最后

曹操出行这次递表港交所,是李书福在网约车这个赛道上重要的一步,这也是网约车行业的缩影

若是能成功上市,曹操出行的压力或许会得到缓解。但要真正做到扭亏为盈,除了“背靠大树”,更重要的是要赶在其他网约车平台之前推出创新产品,打出差异化

如今,吉利旗下的公司亿咖通已经研发出了自动驾驶芯片,未来或许会为曹操出行的自动驾驶做出贡献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首席商业智慧

来源:首席商业智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