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北美洲最大的鸟类,许多人都以为是白头海雕,正确答案其实是加州兀鹫(Gymnogyps californianus),它也被称为加州神鹫。加州兀鹫展开双翼的宽度能达3米,而就在数万年前,北美洲曾生活着大号版的加州兀鹫,它就是畸鸟。
物种名片
畸鸟(Teratornis)
发现地点:北美洲
生存时代:更新世,约200万至12000年前
物种体型:翼展3.5至4米
物种食性:肉食性
物种分类:脊椎动物门,鸟纲,鹰形目,畸鸟科
▼畸鸟落在受困大象身上的复原图 | 图片来源:i.pinimg.com
提起北美洲最大的鸟类,许多人都以为是白头海雕,正确答案其实是加州兀鹫(Gymnogyps californianus),它也被称为加州神鹫。加州兀鹫展开双翼的宽度能达3米,而就在数万年前,北美洲曾生活着大号版的加州兀鹫,它就是畸鸟。
焦油坑中出巨鸟
洛杉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也是整个北美西部最大的城市。在繁华拥挤的洛杉矶市区内,却有一座古老的拉布雷亚沥青坑(La Brea Tar Pits),在过去几十万年的时间里,无数动物陷入其中化为累累骸骨。
▼今天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拉布雷亚沥青坑 | 图片来源:usareisetipps.com
▼拉布雷亚沥青坑博物馆中的哥伦比亚猛犸 | 图片来源:王宽拍摄
沥青坑是无数动物的坟墓,可在古生物学家眼中却成了宝藏之地,其中清出了大量猛犸象、刃齿虎、恐狼、野牛等的骨骼,还有一种大型鸟类。古生物学家洛耶·霍姆斯·米勒(Loye Holmes Miller)在1909年,将这种鸟类命名为畸鸟(Teratornis),属名的本意为“奇异的鸟”。网络上常将畸鸟称为“泰乐通鸟”,是典型的音译。
▼古生物学家洛耶·霍姆斯·米勒 | 图片来源:MDaily
▼畸鸟的骨骼及复原图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鸟类骨骼中空,很难保存,但是拉布雷亚沥青坑特殊的埋藏环境中发现了上百具畸鸟化石,其中不少都是相当完整的,真的是幸运之极。来自沥青坑的畸鸟是该属的模式种——梅氏畸鸟(Teratornis merriami)。除了洛杉矶,古生物学家后来在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州也发现了梅氏畸鸟的骨骼,证明其分布范围很广。
▼拉布雷亚沥青坑中发现的梅氏畸鸟的骨架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999年,古生物学家在俄勒冈州一个更新世地层中发现了属于畸鸟的化石,这些化石更大也更独特,明显属于一个新种,于是被命名为伍德本畸鸟(Teratornis woodburnensis),种名来自发现地。
除了北美大陆外,在位于加勒比海中的古巴岛上也发现了疑似畸鸟的化石,并在2002年被命名为奥氏畸鸟(Teratornis olsoni)。后来的研究发现奥氏畸鸟其实是畸鸟科中的新物种,于是在2009年更名为奥斯卡鸟(Oscaravis),属名纪念古生物学家奥斯卡·阿雷东多(Oscar Arredondo)。
头上无毛双翼宽
畸鸟的体型很大,根据拉布雷拉沥青坑中完整的骨架,可以确定梅氏畸鸟的翼展在3.5米~3.8米之间,体重13.7千克~22.5千克之间,降落在地面上的站立高度为0.75米。伍德本畸鸟的体型比梅氏畸鸟还要大,翼展达到4米,体重也超过了20千克。
▼畸鸟与人类的体型对比 | 图片来源:wixmp.com
畸鸟的外形与加州兀鹫很像,长着长长的脑袋,前端有坚硬角质喙构成的嘴巴。畸鸟嘴巴前端向下弯曲呈钩状,便于撕开动物的皮肤、肌肉及内脏。畸鸟的角质喙上方有一对小鼻孔,向后则是两只大眼睛,代表了敏锐的嗅觉和视觉。
▼畸鸟的头骨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加州兀鹫的脑袋上是不长羽毛的 | 图片来源:c1.staticflickr.com
畸鸟的脑袋和脖子几乎不长羽毛,粉红色的皮肤直接裸露在外,给人一种秃顶的感觉。脑袋无毛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方便进食,因为经常要将脑袋伸到大型动物的肚子里,羽毛会沾染血污和腐肉,不及时打理就会滋生细菌甚至感染疾病;第二是方便调节体温,裸露的皮肤可以在干热环境中更好的散热。
展开的巨大双翼是畸鸟身上最壮观的部分,翼面积可达17.5平方米,不过它大部分时间都是靠着强劲的上升气流飞行,不会频繁的拍打双翼。与化为羽翼的前肢相比,畸鸟的后肢就显得短得多,但是依然强壮,脚上的三个大爪子适合抓住尸体,不过抓握力量远不如今天的猛禽。
▼展开双翼飞行的畸鸟复原图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畸鸟会像加州兀鹫一样张开双翼滑翔 | 图片来源:calphotos.berkeley.edu
从畸鸟的身体结构来看,它其实就是一只大号的秃鹫,这与它以食腐为生的习性密切相关。
巨兽头顶的清道夫
畸鸟在地球上还算是个新物种,它出现于200多万年前,却在1万多年前突然消失。畸鸟之所以广泛分布在北美洲的中南部,完全得益于史前北美洲庞大壮观的巨兽动物群。在北美洲的大地上,漫游着成群的猛犸象、野牛、野马、巨驼等大型食草动物,还有刃齿虎、拟狮、恐狼等猛兽,它们死后的尸体成了畸鸟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成群的猛犸是北美巨型动物群的代表 | 图片来源:1.bp.blogspot.com
▼畸鸟盯上了刃齿虎杀死的巨驼 | 图片来源:boingboing.net
▼根据拉布雷亚沥青坑动物遗骸的复原,左上角树上站满了畸鸟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飞翔在天空中的畸鸟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尸体,然后降落下去开始一场自助大餐。于是畸鸟成为北美洲最重要的食腐动物,大型动物的尸体靠它们来处理。畸鸟也不是只以尸体为食,它们的脑袋比秃鹫更大,吞咽能力也更强,所以也能够主动捕食小动物并且整个吞下去。
▼展开宽大翅膀的畸鸟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为了避免遭到猛兽的袭击,畸鸟会选择在陡峭的山崖上筑巢,这里也利于起飞。由于后肢较短,畸鸟无法像其他大型飞鸟那样一边奔跑一边拍打翅膀起飞,而是从高处迎风短距助跑升空。古生物学家在发现畸鸟骨骼的地点周围都能够找到山崖,那里就是它们曾经的家。
随着更新世的结束,一场针对于大型动物的灭绝席卷北美洲,曾经四处可见的猛犸象、野马等动物纷纷消失,这直接导致了畸鸟找不到足够的食物逐渐消失了。
畸鸟是史前北美洲巨兽世界的见证者,也是繁荣巨型动物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动物群还支撑了比畸鸟更大的食腐鸟类,但它们都随着那个时代的终结一起落幕。
PS:在美剧《拉布雷亚》中,畸鸟也有登场,不过其出场镜头较少,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美剧《拉布雷亚》中的畸鸟 | 图片来源:影视剧截图
参考资料:
1.Willamette Valley Pleistocene Project. Retrieved 24 September2016. Miller, Loye H. (1909). "Teratornis, a new avian genus from Rancho La Bre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Geology. 5: 305–317.
2."The World's Largest Flying Bird" (PDF).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22 September 2019.
3.Campbell, Kenneth; Tonni, Eduardo (18 October 1982). "Size and Locomotion in Teratorns (Aves: Teratornithidae)" (PDF).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 County: 390–403.
4.Campbell, Kenneth E. Jr. & Stenger, Allison T. (2002): A New Teratorn (Aves: Teratornithidae) from the Upper Pleistocene of Oregon, USA}. pp. 1–11. in Zhou, Z. and F. Zhang. Proceedings of the 5th Symposium of the Society of Avian Paleontology and Evolution Beijing, 1–4 June 2000. China Science Press, Beijing.
5.Campbell, Kenneth E. Jr. & Tonni, E. P. (1983). "Size and locomotion in teratorns" (PDF). The Auk. 100 (2): 390–403. doi:10.1093/auk/100.2.390.
【作者简介】江泓 古生物科普作家、军事科普作家、考古工作者、自媒体。2011年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任职于烟台市博物馆。现为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青年工委会会员,烟台市新媒体协会副会长,烟台市博物馆学会秘书长。新浪微博名:江氏小盗龙。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故事?
《化石故事》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
来源:青鸟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