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不断加大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力度,近日市农业农村委将羊石沱等49处产卵场列入《重庆市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重要渔业水域)名录(第一批)》,并对外正式公布。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伟平
5月6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为进一步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不断加大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力度,近日市农业农村委将羊石沱等49处产卵场列入《重庆市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重要渔业水域)名录(第一批)》,并对外正式公布。
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恢复长江母亲河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五年多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统筹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和水生生物保护工作,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去年底,全市退捕渔民安定有序,动态实现就业、参保100%目标;禁捕秩序稳定向好,非法捕捞案件数较禁捕前下降24.2%;长江干流监测鱼类较禁捕之初增加47种,增幅1倍以上,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提升2个等级,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恢复了长江流域水生态平衡。
“成效明显,但要加大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力度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加剧,部分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进一步加大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力度,我市将羊石沱等49处产卵场列入《重庆市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重要渔业水域)名录(第一批)。
记者梳理发现,我市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与我市划定的7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基本一致。具体涵盖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嘉陵江合川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庆合川大口鲶县级自然保护区)、乌江—长溪河鱼类市级自然保护区、九盘河市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酉阳三黛沟大鲵县级自然保护区等水域。
“下一步,我市将结合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情况,动态公布多批次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切实共同维护好长江十年禁渔成果,让母亲河恢复鱼翔浅底的壮美画卷。”上述负责人说。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