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象牙塔” 扮靓“夕阳红”晋南“八枝梅”唱响“银发经济”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18:43 2

摘要:“五一”小长假,当人们尽情休闲娱乐之时,运城、临汾两市共8名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组成一支精干的“文艺轻骑兵”,应邀齐聚永济市安居康养中心,向入住老人和广大市民登台献艺。容纳千余人的露天剧场,连日来座无虚席,盛况空前。

“五一”小长假,当人们尽情休闲娱乐之时,运城、临汾两市共8名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组成一支精干的“文艺轻骑兵”,应邀齐聚永济市安居康养中心,向入住老人和广大市民登台献艺。容纳千余人的露天剧场,连日来座无虚席,盛况空前。

5月1日是永济市安居康养中心开业庆典之日,梅花奖得主的首日专场演出,将“尊老敬贤、戏剧惠民”主题活动推向高潮。作为晋南梨园不同剧种和流派的领军人物,各位老师每人两个代表性唱段,炉火纯青的表演技巧、一丝不苟的艺术追求、异彩纷呈的演唱风格,令观众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首先登场的是临汾市剧协主席、国家级“非遗”晋南眉户传承人潘国梁先生。他演唱的眉户剧《村官》中男主角高秀民的唱段,字正腔圆,高亢激越,细腻传神,独树一帜。国家级“非遗”蒲州梆子传承人、蒲剧武派唱腔创始人武俊英,素有“蒲剧皇后”之美誉。她演唱的蒲剧《寇老西进京》选段,将这位民间顶礼膜拜的千古清官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揭示了鉴古知今的永恒主题。其独创的“俊英唱腔”感情真挚,音色圆润,跌宕有致,时代气息与传统韵味浑然一体,展现出卓而不凡的艺术感染力。山西省蒲剧院院长贾菊兰女士,在梅花奖团队中“年龄最小、职务最高”。她是武俊英老师的得意门生,师生同台献艺,成就一段艺术佳话。她演唱的《中条山上党旗红》,彰显了戏剧盛宴中的红色元素。其激越、委婉的唱腔,形神兼备的表演广受赞誉。国家级“非遗”运城眉户传承人闫慧芳演唱的眉户剧《祥林嫂》选段,将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演绎得荡气回肠,淋漓尽致。鲁迅先生笔下特定时代的典型人物形象,在眉户剧舞台上得到成功的“二次创造”。十六岁便唱红三晋大地的国家一级演员吉有芳,为观众带来的是蒲剧《西厢记》中红娘的经典选段。声情并茂的演唱余音绕梁,似乎传播于近在咫尺、举世闻名的“爱情圣地”普救寺。原临汾市眉户剧团团长许爱英,德艺双馨素孚众望。她主演的现代眉户剧《母与子》,曾连获地级、省级、国家级大奖。此次重唱该剧中的经典选段,展示了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国家级“非遗”蒲剧传承人、“梅花奖”二度获得者景雪变,作为专场演出的“压轴戏”闪亮登场。她演唱的蒲剧《山村母亲》选段,以及《杜鹃山》中女主角柯湘的经典唱段,音色纯净如天籁之音,尽显“大匠不示人以璞”的典范之美。

在5月3日闪亮登场的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孔向东,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蒲剧《芦花》《娘的千层底》的经典选段,难能可贵的是,他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亲民、低调的风格。义务担当了本场演出的主持人,对每位演员恰如其分的点评与鼓励,拉近了观众与演员的情感,丰富了观众朋友的审美感知。这种乐于助人的风范,戏里戏外传为佳话。

8位梅花奖获得者的精彩演出,桃红李白争奇斗艳,成为难得一见的梨园盛况,且呈现出以下鲜明特色:一是不忘艺术初心。走出“象牙塔”,扮靓“夕阳红”。堪称唱响“银发经济”、助力康养事业、深入城乡群众的有益探索。二是创新艺术机制。不同时期梅花奖获得者同台演出,以及梅奖得主与其他梨园奖项获得者,与国家一级、二级等实力派演员,与艺术人才辈出的永济市蒲剧团同台演出,无形中展示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薪火相传意义深远。三是整合优质资源。最具代表性的优秀演员同台演出,不同剧种、风格和流派熔于一炉,这既是晋南优质戏剧资源的全景式检阅、碰撞与交流、融合与互补,也是“教科书”式的经典示范,对促进地方戏剧繁荣与发展不乏引领作用。

被誉为晋南养老服务“金名片”的永济市安居康养中心,于2025年初建成投用。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2.7万余平方米,拥有床位540张,总投资1.2亿元。现已发展成为集养老、康复、医疗、培训、会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准化、高品质康养实体。自正月初六试营以来不足3个月,入住老人已达65人,开局良好势头强劲。此次力推戏曲盛宴和多项爱老惠民举措,意在丰富入住老人及周边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探索养老服务与戏剧艺术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 (巩崇吉)

来源:老冯看山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