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阿斯利康的卡匹色替片(capivasertib)获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且伴有一种或多种PIK3CA/AKT1/PTEN改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年患者。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曲折前进的AKT药物开发。
撰文丨小唯
近日,阿斯利康的卡匹色替片(capivasertib)获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且伴有一种或多种PIK3CA/AKT1/PTEN改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年患者。
卡匹色替片为ATP竞争性抑制剂,可选择性靶向AKT1/AKT2/AKT3三种激酶亚型,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上市的AKT抑制剂,2023年11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2024年先后获批进入日本和欧盟。
实际上,AKT并不是最热门的药物研发领域,临床失败的故事屡有发生, 卡匹色替片是近两年来唯一成功上市的AKT抑制剂,完成成药性的验证。除了关注 卡匹色替片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业内也关注其它进入临床后期的管线有什么新进展和AKT抑制剂未来研发的方向。
乳腺癌必争之地
卡匹色替片获批上市基于CAPItello-291临床试验,临床数据显示:总人群中,HR+乳腺癌进展或死亡风险可降低约40%;AKT通路异常人群中,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capivasertib联合组与氟维司群组相比,总人群中为7.2个月vs3.6个月,AKT通路异常人群中为7.3个月vs3.1个月。
作为首创新药, 卡匹色替片开启了乳腺癌治疗一个非常重要的新机制。根据《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治疗乳腺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HR+/HER2-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70%,其标准一线方案是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但CDK4/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后线治疗方案相对空白。
而 卡匹色替片在III期研究中,纳入约69%经CDK4/6抑制剂治疗的人群,无论是否经治,都显示出PFS上的获益。
乳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大瘤种,市场空间可观,显然是AKT抑制剂的首要切入和必争之地。阿斯利康年报显示, 卡匹色替片在2024年全年销售额达4.3亿美元,作为上市不到两年的新药表现不俗。有海外分析师认为, 卡匹色替片的峰值销售额可达38亿美元。
目前, 卡匹色替片还在继续开展乳腺癌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一项一线治疗早期复发/局部晚期内分泌耐药(不可手术)或转移性HR+/HER2-乳腺癌的III期临床。相关数据预计将于2026年后公布。其他适应证方面也有所布局, 其针对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正在开展III期临床研究。
曲折前进的AKT药物开发
AKT上承PI3K,下接mTOR,是PAM信号通路中关键节点,在调节代谢、细胞存活、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物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AKT通路除了是癌症研究领域中很有意义的方向,在代谢中也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AKT抑制剂的开发其实遍布挫折,很多产品半路折戟,在早期临床试验阶段即宣告失败。
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GSK-690693,因安全性问题在Ⅰ期临床阶段停止研发;礼来的AKT/RSK双靶点抑制剂LY2780301因有效性不足,于临床Ⅱ期终止开发;拜耳的BAY1125976、默沙东的MK-2206也相继失败。
更惨痛的可能是倒在III期临床的产品。罗氏研发的针对AKT三种亚型的小分子抑制剂ipatasertib,因为未达到临床终点,于2020年相继中止了两项III期乳腺癌临床试验。尽管后续在针对前列腺癌的研究中达到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的共同主要终点,但是未达另一个共同主要终点rRPF,也停止了针对这一适应证的临床研究。这款产品目前已不在罗氏的产品管线中。
包括已上市的 卡匹色替片,也在2024年6月宣布一项III期临床失败,这项联合化疗(紫杉醇)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无法手术)或转移性三阴乳腺癌(TNBC)的研究,在总人群和携带特定生物标志物改变(PIK3CA、AKT1或PTEN)亚组中,均未达总生存期改善(OS)的主要终点。
跨国药企的一系列失败,让AKT这个研发领域显得相对“冷”一些。据统计,全球有22款AKT抑制剂进入临床阶段。除了 卡匹色替片,目前进度较快、开发处于较为积极状态的是afuresertib。
Afuresertib的开发历程比较值得关注,它几经转手,最早由GSK开发,2014年GSK出售公司肿瘤业务时转让给诺华。2018年,来凯医药引进afuresertib(LAE002)全球独家权益。当时产品已完成卵巢癌、胃癌、多发性骨髓瘤、黑色素瘤等适应证领域的20多项临床I/II期研究。
来凯医药的官网显示,afuresertib正在开展二三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R+/HER2-乳腺癌的III期临床;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卵巢癌的Ⅱ期临床;PD-1/L1耐药实体瘤、三阴乳腺癌的Ⅰ期临床。
去年7月,来凯医药公布afuresertib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标准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HR+/HER2-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Ib期研究的最终结果,18位PIK3CA/AKT1/PTEN变异的乳腺癌患者中,PFS为7.3个月。针对这一适应证,去年5月在中国启动了III期临床。乳腺癌显然是进度最快也是最重要的布局方向。
8月,公司又公布afuresertib联合信迪利单抗和化疗,针对抗PD-1/PD-L1耐药的特定实体瘤患者I期临床研究数据,多线治疗失败(包括抗PD-1和/或化疗)的晚期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者对该联合方案产生积极应答。
不过,在afuresertib的开发中,也是喜忧参半。2024年1月,来凯医药发布公告,afuresertib联合紫杉醇治疗铂耐药卵巢癌的II期临床试验(PROFECTA-II)顶线数据,结果显示,afuresertib联合紫杉醇周疗可以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无进展生存期,PFS),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结语
只有一款药物上市的AKT抑制剂开发领域,乳腺癌会是最重要的切入点。潜力可观,但目前领域中依然有不少待攻克的挑战,已上市药物的适应证扩展、以及临床药物寻求上市之路尚充斥一些不确定性。
精彩资讯等你来
本文来源:药创新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顾氏萌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