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 vs 甲方大揭秘:从乙方跳去甲方后,我后悔了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10:24 2

摘要:设计院:朝 8:30 晚 5:30,标配 2 小时午休,指纹打卡雷打不动 —— 但这只是 “理想模板”。项目一来,凌晨 2 点改图是常态,周末加班更是 “自愿但必须到”。好处是午休能睡到自然醒,午饭 11:30 开吃,避开人流高峰。甲方:朝 8:30 晚 5:

设计院:朝 8:30 晚 5:30,标配 2 小时午休,指纹打卡雷打不动 —— 但这只是 “理想模板”。项目一来,凌晨 2 点改图是常态,周末加班更是 “自愿但必须到”。好处是午休能睡到自然醒,午饭 11:30 开吃,避开人流高峰。
甲方:朝 8:30 晚 5:00,不打卡、可弹性,迟到早退没人盯 —— 但代价是没有午休!12 点才能吃午饭,狼吞虎咽半小时就得干活,下午困到灵魂出窍。作者吐槽:“在设计院忙到崩溃至少能光明正大熬夜,在甲方没午休,身体被慢性透支,比画图还累!”
现实暴击:设计院的累是 “显性加班”,甲方的累是 “隐性消耗”,前者拼体力,后者熬心态。

都说 “甲方爸爸财大气粗”,但作者用亲身经历打破滤镜:甲方月薪比设计院低 30%+,年终奖更是 “蚊子腿”。但为什么有人愿意跳?
✔️ 性价比优势:设计院靠 “拿命换钱”,项目提成看天吃饭,加班到医院是家常便饭;甲方虽底薪低,但工作节奏稳定,极少通宵,用健康换时间,对有家庭的人更友好。
✔️ 隐性福利差异:设计院领导请客吃饭、报销出差是 “行业惯例”,甲方却连加班带饭,领导都要蹭饭卡 ——“在设计院,钱是累出来的;在甲方,钱是‘省出来的’。”

设计院:专注画图、做方案、改汇报,技术难度高,专业能力垂直提升,但也像 “流水线工人”,重复劳动占 80%。作者说:“画了 5 年图,除了 CAD 和 PS,其他技能为零。”
甲方:看似轻松,实则 “啥都得干”—— 对接设计院、催进度、跑现场、写报告,甚至帮领导买咖啡、洗车(没错,就是字面意思!)。跨赛道转行的人更痛苦:“以前只需要精通设计,现在要学招投标、合同管理,每天像个新人,累脑更累心。”
扎心结论:设计院是 “难但纯粹”,甲方是 “杂但琐碎”,前者拼技术,后者拼情商和适应力。

办公环境:设计院工位宽敞,配套齐全(健身房、食堂、休息区),像 “大学生活延续”;甲方工位紧凑,胜在园区环境好,但 “办公室小到转不开椅子,午休只能在走廊蹲着”。
人际关系:设计院同事是 “一起通宵改图的战友”,吐槽甲方、骂领导是日常团建,感情铁到能互借房贷;甲方同事是 “项目群里的点赞之交”,没有共同加班经历,连八卦都聊不深 ——“在设计院,离职时哭成泪人;在甲方,离职时连朋友圈都不用发。”

最颠覆认知的对比!
设计院领导:大多是技术出身,只关心 “图改得怎么样”,私事从不麻烦下属,出差主动请客,报销流程爽快。“跟了 3 年的领导,连我住哪都不知道,但项目奖金从不克扣。”
甲方领导:更像 “生活导师”,不仅管工作,还管 “帮我买杯星巴克”“下午帮我去洗个车”,甚至盯着你吃饭:“我带饭加班,领导凑过来问‘你饭卡借我刷下’,瞬间梦回大学宿管阿姨。”
现实落差:设计院领导用 “专业权威” 服人,甲方领导靠 “细节管控” 刷存在感,前者让人服,后者让人烦。

来源:带你了解设计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