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5日至30日,全球肿瘤研究领域的年度盛会——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登陆芝加哥。这一汇聚全球顶尖癌症研究成果的战略平台发布了7000余项前沿研究摘要,其中蕴含大量药物开发与投资决策的关键线索。
从上海一间不到300平方米的实验室起步,到如今成长为国际化布局的创新药企代表,君实生物正在为全球抗癌治疗提供更多“中国方案”。
4月25日至30日,全球肿瘤研究领域的年度盛会——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登陆芝加哥。这一汇聚全球顶尖癌症研究成果的战略平台发布了7000余项前沿研究摘要,其中蕴含大量药物开发与投资决策的关键线索。
作为AACR的重磅参会代表,君实生物在此次年会上带来了多个在研管线创新成果,覆盖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及新型靶点单抗领域。
其中,抗Claudin18.2(CLDN 18.2)ADC药物JS107以口头报告形式首次披露I期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数据;CD20×CD3双抗JS203以壁报形式展示了其在复发/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潜力;而抗DKK1单抗JS015以Late-Breaking壁报发布国内首个DKK1抑制剂早期临床结果,验证了Wnt通路调控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治疗价值。
“通过有机发展与战略合作,将平台价值最大化”——这不仅需要科学洞察,更考验对全球市场脉搏的精准把握。为进一步挖掘君实生物的研发布局,新康界特邀君实生物医学科学副总裁杨清进行深入交流。
01
创新管线突围:国际化模范生
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阮丹云教授口头报告了一项抗Claudin18.2(CLDN18.2)抗体偶联药物(ADC)JS107单药或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数据,该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院长牵头开展。
阮丹云教授在2025 AACR大会上做口头报告
“JS107是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由重组人源化抗CLDN18.2单克隆抗体裸蛋白通过vc-PAB的马来酰亚胺连接体偶联MMAE而成(MMAE与抗体的分子比例平均约为3.6)。”
杨清指出,作为抗体药物偶联物,JS107兼具小分子药物的强大杀伤效应及抗体药物的肿瘤靶向性,以高亲和力特异性地结合到表达CLDN18.2蛋白的肿瘤靶细胞,并通过内吞作用内化至靶细胞内,在溶酶体的作用下连接体发生断裂,进而足量高效释放小分子毒素MMAE,从而直接杀伤肿瘤靶细胞。
此外,该研究是首个报告CLDN18.2 ADC联合疗法一线治疗晚期G/GEJA患者具有临床获益的研究。这一数据不仅验证了ADC技术对实体瘤的潜力,更凸显君实在联合疗法设计上的前瞻性。
“JS107不仅单药在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CLDN18.2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CLDN18.2阳性的晚期胃癌也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获益,且整体安全性良好,血液学和胃肠道毒性均临床可控。”
相较全球同类药物如阿斯利康的CLDN18.2单抗Zolbetuximab,JS107通过ADC技术放大了杀伤效应。杨清补充道:“基于现有数据,我们认为JS107未来有可能在CLDN18.2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的末线治疗和一线治疗取得突破,为广大患者带来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案。”
“JS107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预计III期临床试验将于2025年启动。基于现有研究结果,JS107单药末线治疗CLDN18.2阳性的晚期胃癌和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CLDN18.2阳性的晚期胃癌是现阶段JS107开展关键注册研究的优先策略。
另一款双抗药物JS203则瞄准血液肿瘤领域。其2:1结构的CD20×CD3双抗设计,通过预处理的利妥昔单抗降低细胞因子风暴风险,在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中实现46.2%的ORR,最高剂量组缓解率甚至达100%。
这一数据超越传统CAR-T疗法的部分表现,且生产成本更低,为血液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具可及性的选择。杨清强调,JS203的创新不仅在于双抗结构,更在于通过剂量递增策略和预防性治疗优化安全性,这为后续商业化铺平道路。
“目前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JS203早期临床数据显示CRS发生率比较低,严重程度也较轻,尚未报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初步疗效也比较突出。目前正在入组和随访中,更多样本更长时间的随访数据值得期待。”
如今JS203正处于临床I/II期研究阶段,已经完成剂量探索,正在积累适应症拓展的数据,预计关键注册临床试验将于2025年启动。此外,君实生物也计划开展JS203与标准治疗的联合研究。
02
差异化竞争:从实验室到国际舞台
而在冷门靶点DKK1的探索上,JS015的早期临床数据同样亮眼。会上,君实生物独立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DKK1单克隆抗体JS015临床研究结果以重磅研究壁报(Late-Breaking Research Poster)的形式进行了首次公布,这也是国内首个公布临床研究结果的抗DKK1单抗。
2025 AACR大会JS015研究壁报展示
“DKK1可以通过抑制免疫、促进血管新生以及激活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胃肠道肿瘤组织DKK1表达增加,与患者预后差相关。”
杨清表示,PD-1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和铂类药物是晚期胃肠肿瘤常用的一线方案。有研究报道DKK1表达上调与5-FU和奥沙利铂等化疗耐药相关,通过阻断DKK1,可以克服化疗耐药;临床前研究显示抗DKK1抗体和贝伐珠单抗或抗PD-1抗体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君实生物选择这一靶点,既避开了PD-1同质化竞争,又通过机制研究证实其与PD-1的协同效应。尽管百济神州曾放弃同类药物DKN-01,但君实凭借自主开发的JS015及联合疗法设计,这为差异化竞争提供了可能。
“DKN-01早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抗DKK1抗体联合标准治疗在胃肠肿瘤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基于此,君实生物首先开展了JS015联合用药在胃肠肿瘤的早期探索性研究。
“我们先在二线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剂量探索,最初入组的5例患者展示了良好的安全性,且均取得了临床缓解,这几例患者既往均未接受过贝伐珠单抗的治疗;因此启动了一线晚期胃肠肿瘤的队列入组。”
初步数据(如AACR报告)显示,在既往未接受过贝伐珠单抗的二线结直肠癌和一线结直肠癌患者中均观察到显著提高的ORR(分别为8/10和9/9),在一线胃癌患者中也观察到初步疗效;联合用药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目前正在继续随访中,期待更大样本、长期随访的数据。
“JS015正处于II期临床研究阶段,有多项针对胃肠道肿瘤(胃癌、结直肠癌)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涉及的联用方案也很丰富,包括联合标准治疗,联合公司创新双抗管线JS207(PD-1/VEGF双抗)和化疗等。”
杨清表示,关于上述产品(JS015/JS107/JS203)联合其他产品以及拓展适应症,公司将根据产品作用机制特点、内外部数据和项目进度计划等有序推进,而关于外部合作授权,君实生物也在推进中,待时机成熟会公布相关信息。
03
未来展望:从张江到全球的“创新生态”
君实生物的成长轨迹,几乎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同步。2012年成立之初,其团队便锚定“自主创新”,依托张江的产业集群优势,搭建了覆盖抗体发现、工艺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平台。
2018年,其自主研发的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拓益®)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国产PD-1药物,打破了进口垄断。此后,君实生物并未止步于单抗领域,而是将触角延伸至双抗、ADC、小分子药物乃至核酸疗法,形成五大治疗领域的多元化布局。
“在商业化层面,我们正在尽快推进公司布局的多款产品的关键注册临床,加速上市和商业化。除了特瑞普利单抗,公司正加快推进抗肿瘤抗BTLA单抗tifcemalimab(代号:TAB004/JS004)、抗IL-17A单抗(代号:JS005)、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代号:JS207)等处于临床后期阶段管线的研发和上市申请等工作。”
2024年度,君实生物研发投入12.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65%。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3.51亿元。君实的研发策略始终围绕“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展开,其管线中不乏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或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候选药物。这种差异化布局,既避开了PD-1市场的激烈红海竞争,又为未来国际化奠定了技术壁垒。
这一战略也在2025年AACR年会上得到充分展现。这些成果背后是君实生物对ADC毒素-连接子技术、双抗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的长期深耕。
对于新兴管线,君实生物正加速关键注册临床。“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包括抗Claudin18.2 ADC(代号:JS107)、PI3K-α口服小分子抑制剂(代号:JS105)、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代号:JS203)、抗DKK1单抗(代号:JS015)等产品在内的早期阶段管线,并计划于2025年推动多款管线进入关键注册临床。”
杨清透露,公司通过“自主推进+战略合作”双路径,例如与Coherus、利奥制药等伙伴在北美、欧洲的分销协议,降低海外市场准入成本。这种开放态度也体现在BD合作上——2025年与瑞迪博士实验室达成21国商业化协议,进一步渗透新兴市场。
君实的国际化战略堪称中国创新药企的样本。2023年,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获批治疗鼻咽癌,成为首个进入FDA的国产PD-1药物,随后通过“奥比斯项目”快速推进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的上市申请。
与此同时,其与Coherus、Hikma等跨国药企的合作,覆盖北美、中东、东南亚等80余个市场,构建了全球商业化网络。这种“自主研发+全球合作”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加速了产品落地,更让君实在国际规则制定中逐渐掌握话语权。
“我们对于BD合作持积极开放态度,期望通过有机发展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高效实现全球化,以达到集成平台价值的最大化。公司将有选择地寻找海外战略合作伙伴,以更加高效地在海外拓展公司药品商业化的潜力,使收入来源多样化,同时也将寻求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候选药物进行授权引进的机会。”
总结:
君实生物的成功,离不开张江“南北科创走廊”的生态滋养。从仿制到创新,从本土到全球,君实生物的故事,既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升级的缩影,也为全球抗癌治疗提供了更多“中国方案”。而随着浦东引领区与临港新片区的“双区联动”,更多像君实生物这样的企业将在全球生物医药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来源:新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