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建房。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温馨的家,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资产,并实现世代延续,然而,农民在回村建房的过程中,却经常面临宅基地确权和继承问题,怎么做才能尽早确权和规划宅基地的继承,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建房。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温馨的家,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资产,并实现世代延续,然而,农民在回村建房的过程中,却经常面临宅基地确权和继承问题,怎么做才能尽早确权和规划宅基地的继承,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呢?北京京康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学物权与土地制度研究所联席所长、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特聘教授史西宁主任律师想跟大家聊一聊。
史主任解读
首先,强烈建议各位当事人,是否迁户口这事,可不能脑袋一热,就轻轻松松下决定了,因为户口迁出去容易,迁回来可就太难了!当然,无论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还是外出求学的农村学子,他们将自己的户口迁出来时,有些人可能考虑得清楚,可也有些人没有考虑到户口一旦离开村集体后,在宅基地使用方面会发生一些变化,具体内容有以下两种。各位朋友们一定要认真注意啦:
一、可以继承宅基地使用权
对于那些外出求学的农村学子,毕业后稳定在城镇工作生活,虽然户籍变成了城镇,可只要他们父母依然在农村生活,并且父母的户口没有迁出集体,按照规定,城镇户籍的农村子女是可以继承老家的农房和宅基地的。
另外,只要有明确的继承人之后,也会给继承人办理不动产登记。
二、不能再重新建房
根据法律规定,宅基地只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可以无偿使用,也就是说,农民只要户口没有离开集体,那么就可以申请一块宅基地建房,可一旦将户口迁了出去,房屋出现倒塌、破损且没有确权的,这时是没有权利翻建新房的。
并且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村集体也会按照规定依法收回宅基地分配给其他有需求的村民。在迁户口前,一定要看清楚房屋的结构,如果存在倒塌的情况那么要及时修缮,以防后续继承后因为没人居住面临倒塌的风险。
其次,“农转非”户口,宅基地能否确权?遗赠又能否随意决定?
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国家明确表示,将引导进城落户的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不得以退出宅基地作为限制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这表明,宅基地的确权与户口转移并无直接关系,即使是“农转非”的农民,也可以对原有的宅基地进行确权。不过,一旦户口迁出,他们就会失去对地上房屋翻建的权利。
除此之外,对于资产继承,一般来说都是顺位继承,但是考虑到家庭资产分配问题,部分农民希望通过遗赠的方式,指定宅基地的唯一继承人。虽然这种方式是可行的,但并不是随便就可以的,必须满足两个必备条件:一是遗赠人必须与原资产所有人有亲属关系;二是遗赠人需要与原资产所有人的户口在同一村集体。
农民在宅基地确权和遗赠方面应注意什么?对于农民来说,现在新增的农村建筑必须先经过审批,然后进行建设,待竣工验收合格后,就会发放宅基地确权证书,也就是不动产权证。这样,农民就可以对自己的宅基地进行合法的管理和使用。
同时,在宅基地遗赠方面,孙子孙女可以成为宅基地的唯一继承人,履行赡养义务后的养子女,享受与亲子女同等的资产继承待遇。这意味着,即使农民没有直系子女,他们也可以将自己的宅基地留给孙子孙女或者养子女。
综上所述,如果遇到如果您自家宅基地无法确权,恰巧又碰上拆迁,请务必及时咨询我们专业律师团队!
史主任提醒
拆迁是一个长期斗争,需要全面专业的知识,需要对全局的把控,需要对法条的合理运用。即使一个有着多年诉讼经验的律师,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更新,才能在一个案件中冷静地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对于非法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不能仅靠短时间的恶补可以达到的。所以在遇到任何拆迁问题的时候不妨问问律师,在律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维权。
来源:普法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