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斌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牵头修订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正式发布,该共识在2022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疗。
近日,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斌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牵头修订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正式发布,该共识在2022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疗。
共识指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和内镜检查进行诊断,对可疑患者可采取手术探查(腹腔镜探查或开腹探查)进行诊断,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需要与腹膜结核及硬化性腹膜炎进行鉴别诊断。
共识强调,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需要根据肿瘤负荷选择不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全身系统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局部治疗方案包括腹腔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和多学科综合治疗。共识特别指出,以肿瘤细胞减灭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全身治疗。
值得关注的是,共识还总结了结直肠癌发展为腹膜转移的7类高危因素,并强调,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规范的综合治疗,术中需严格无瘤操作,防止医源性腹腔播散转移。
据了解,结直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死亡率居第四位。其中,腹膜转移是仅次于肝、肺转移的常见转移类型,但预后更差。由于早期诊断困难且症状严重,规范化诊疗尤为关键。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自2017年起组织专家制定相关诊疗规范,先后发布2017版专家意见和2022版专家共识,本次2025版共识是基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的全面更新,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定义、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达成最新共识。
记者卫未,通讯员吴迪 张翼飞
值班编辑:陈挚
审核、签发:赵阳
来源:武汉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