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换饼姐”事件后续:执法部门介入调查,律师解读双方权责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21:25 2

摘要:5月4日,西安浐灞一小吃摊发生的换饼纠纷引发社会关注。事件中,男子因提醒商家不得退换食品遭女子辱骂,双方争执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截至5月7日,涉事方及监管部门已作出回应,法律专家就争议焦点进行了专业解读。

5月4日,西安浐灞一小吃摊发生的换饼纠纷引发社会关注。事件中,男子因提醒商家不得退换食品遭女子辱骂,双方争执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截至5月7日,涉事方及监管部门已作出回应,法律专家就争议焦点进行了专业解读。

1. 争议核心

5月4日上午10时,一名身着粉色长裙的女子在西安浐灞恒大御景东区小区门口小吃摊要求更换已售出的牛肉饼。商家犹豫后同意更换,但将换下的饼重新放回销售盘。食客布杰(化名)见状提醒“食品售出不能退换”,此举激怒女子,双方发生激烈争执。

- 市场监管部门表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浐灞国际港分局工作人员明确,食品非普通商品,一经售出不得退换。若商家同意更换,换下的食品必须销毁,不得二次销售。

2. 执法部门介入

女子报警后,广运潭派出所民警到场处理,要求男子删除视频未果。男子表示,拍摄行为是为保留女子辱骂证据,若构成侵权愿承担法律责任。目前,警方仍在调查中。

1. 男子拍摄行为的合法性

- 律师观点:若男子仅为自保取证且未公开视频,不构成侵犯肖像权;若将视频传播至网络,则违反《民法典》第1019条,需承担民事责任。

- 类比案例:2024年AI换脸张文宏事件中,法院认定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肖像构成侵权。

2. 女子辱骂行为的法律后果

- 治安处罚风险: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公然辱骂他人可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处5-10日拘留并罚款。

- 民事赔偿责任:男子有权要求女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1. 商家操作的合规性

- 食品安全隐患:涉事老板将换下的饼重新销售,违反《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不得二次销售的规定。若消费者因此健康受损,商家需承担赔偿责任。

- 市场监管措施:属地监管部门表示将加强对食品摊贩的宣传和监管,明确“非质量问题不得退换”原则。

2. 消费者权益与商家经营的平衡

- 行业惯例:小吃摊为避免纠纷常默许换饼,但此举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风险。专家建议商家建立明确退换货制度,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确保食品安全。

网络公开图片,侵删

1. 公众观点分化

- 支持男子方:认为其维护食品安全底线,体现公民责任感。

- 质疑男子方:批评其“多管闲事”,认为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而非激化矛盾。

- 中立观点:呼吁理性看待事件,既要关注食品安全,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2. 网络舆论的边界

- 避免标签化:部分网友将女子称为“换饼姐”,类似“扶弟魔”等网络标签可能引发群体对立。

- 文明讨论引导:法律专家提醒,网络言论应基于事实,避免使用“素质低下”等攻击性表述。

1. 消费者:

- 购买食品时注意观察商家卫生状况,留存消费凭证。

- 遇食品安全问题,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2. 商家:

- 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建立规范的退换货流程。

- 面对纠纷时,优先通过协商解决,避免矛盾升级。

3. 社会治理:

- 监管部门需加强对食品摊贩的日常巡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 公众应提升法律意识,在维护自身权益时注意方式方法。

西安“换饼姐”事件折射出食品安全与公民权益的复杂关系。事件中,男子的善意提醒与女子的激烈反应形成鲜明对比,商家的合规操作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发酵交织出多重社会议题。唯有各方坚守法律底线、保持理性对话,才能在维护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来源:璞玉看文章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