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到两千赞被雪藏了,其实写的不是很满意,刚好借此把到底什么是资源,分三篇写写。 先从人脉篇讲起。 混圈子的经常能遇到各种拉皮条的,从医疗保健,工程介绍,到封疆调动,天上地下没有他们拉不了的活,没有不敢接的业务。 这中间既有靠谱的,也有一往下推就发现哪哪都是水分的纸老虎,最离谱的是无名无姓,刚接触就让你打高额资金的,总体雷声大雨点小居多。 实不相瞒,我在多少年前也做过类似的事。拿着信息当个宝,到处去找对应的客户,寄希望空手套白狼,左脚踩右脚原地螺旋升天。 不幸的是,在尝试过数次这种跷跷板游戏之后,发现市场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要想中间分一道利,你得有足够的资格才配拿下这块蛋糕。 成熟的中介,先应确认自己所处第几手信息位。同理,识别对方是否靠谱中介,也先看对方到底处在第几手信息。如果你定位不准对方是几层关系嵌套后的人托人,那么大概率这事并不靠谱,只是一个不知从哪来的市场消息,朋友圈和群已经按斤批发转了不知多少手。 其次,究竟是替买家还是卖家张罗。有资格做中间人,要么与其中一方绑定牢靠,资源和资金,买家和卖家,你总得占一头;要么在两头都有良好的口碑。前者是白手套,后者是机构的职业FA。 当然也有些大佬是主业立住的情况下,牵线搭桥,撒个人情播个种,开花结果只图个小概率。 这片绿茵上,多的是既找卖家又找买家,回头看英雄还不知出处的天才。 即便找得到买家卖家,也并不是躺在通讯里,就是你的人脉。粘膏药,最难的是交易的信任成本,完全不熟悉的两方一见面做生意,得有个撑得住场面的中间人——对彼此了解,确保双方供需真实,价值匹配;联系畅通,减少后期推进沟通摩擦。 血缘也不一定就是资源。有些人以为只要是领导亲属这类关系背书,可信度就高,项目就能落地,其实不然。之前做乡村做振兴的城投子弟聊,问我有没有能帮他借助亲戚的方式,我和他提包装发债,听下来似懂非懂,关键地方也没再深问,只说“明白了”。 这类就是做不成的。 一方面知识见识,根本不知如何把关系挖掘转化运用,营造一个三赢局面;另一方面,叔伯也从来不会考虑把这类眼高手低的扶上墙,找个活干,不惹事就阿弥陀佛了。 人脉的得到,以渡过建立信任的考察期为分水岭,人脉的产出则需你有本事把它转换变现才叫资源。 尚未产生信任的微信好友,不叫人脉,没有能力进行转化的信任也不叫资源。摘要:上篇文到两千赞被雪藏了,其实写的不是很满意,刚好借此把到底什么是资源,分三篇写写。 先从人脉篇讲起。 混圈子的经常能遇到各种拉皮条的,从医疗保健,工程介绍,到封疆调动,天上地下没有他们拉不了的活,没有不敢接的业务。 这中间既有靠谱的,也有一往下推就发现哪哪都是
来源: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