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随笔|赵哲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实现路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9 08:43 3

摘要: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旨在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新的重大决策部署,旨在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决定》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改革,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这些改革举措明确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实现路径。

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推进改革和法治双轮驱动

立法是法治化的基础和前提,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水平,维护宪法权威。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坚持系统观念,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种形式,积极推动相关领域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法律制度建设。围绕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规制度,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发挥好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因地制宜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和“小快灵”“小切口”立法,增强地方立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制度和工作机制,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健全依法行政体制机制,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完善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升依法决策和政务服务水平。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促进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完善垂直管理体制和地方分级管理体制,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强化制约监督是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关键所在,《决定》将制约监督贯穿于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各方面各环节。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健全国家执行体制,强化当事人、检察机关和社会公众对执行活动的全程监督,为彻底解决执行难提供制度保障。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司法权力运行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司法活动的外部监督。深化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加大对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监督力度。完善事前审查、事中监督、事后纠正等工作机制,加大强制措施中涉及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保障力度。依法查处利用职权徇私枉法、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犯罪行为,加强人权执法司法保障。完善执法司法救济保护和国家赔偿制度,提高人权保障水平。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促进本人顺利回归社会,避免对其亲属合法权益的不当影响。

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落实律师制度、公证体制、仲裁制度、调解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举措,健全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普法内容和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传播符合不同群体需求的法律内容,让法治宣传教育走“新”更走“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完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度机制,深化未成年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推进社区矫正机构依法设置,探索建立社区矫正机构与社会资源沟通协作机制。

强化涉外法治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涉外法治事关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工作大局,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有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在立法方面,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此外,还应放眼国际,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在执法方面,完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国际合作,切实提高涉外执法效能。在司法方面,深化司法国际合作,完善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依法约定管辖、选择适用域外法等司法审判制度。在法律服务等方面,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