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也是来了汉艺才意识到自己缺那么多东西,大三那一年给我忙得,一手抓成绩,一手抓项目,顺手再投投奖,有个项目甚至前后焦头烂额一年多才做完
我有了留学的想法后,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来的汉艺,那时候我真是要啥啥没有,均分不够、作品集不懂、奖项没有......
我也是来了汉艺才意识到自己缺那么多东西,大三那一年给我忙得,一手抓成绩,一手抓项目,顺手再投投奖,有个项目甚至前后焦头烂额一年多才做完
在汉艺老师的穷追不舍下,我卡着DDL完成了作品集,在圣诞节前后才递交申请。每天都在苦等邮件,别的OFFER都陆续下了,但我最想去的UCL迟迟不来。每天刷烂了系统和小红书,感觉像在玩狼人杀,度过了无数个“平安夜”,终于,UCL的录取“杀”进了我的邮箱!
OFFER(截至发稿前)
伦敦大学学院-MSc Urban Spatial Science
伦敦国王学院-MSc Sustainable Cities
曼彻斯特大学-MSc Urban Design and International Planning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其实我本来不是学艺术的,但因为喜欢,也想去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临时改去学艺术,学了几个月就参加联考去了。
那几个月给我熬得啊,本来基础就没别人扎实,还顶着考试的压力天天学,那时候觉得学艺术真的挺苦的,最后联考成绩也不是很好,靠文化课的分补救了一下,就这么上了矿大。
上岸了就舒坦多了,如愿学上了我感兴趣的环境设计。
在矿大上课ing
矿大的环设本科安排得挺紧凑的,大一大二的时候就学些空间设计、色彩创意之类的比较基础的课,到大三会分流,可以选室内和景观,我觉得我对建筑不太感冒,就选了景观方向,平时会涉及到生态、公共空间、各种studio等等。
但我入学的时候毕竟属于“半艺术小白”的状态,平时要上的课很多,甚至还要学数学,平时还要早起上早自习,很不适应,大一的成绩就不太好,到大二结束的时候,我的均分才82点多。
当时我也没觉得有什么,直到来了汉艺,跟着我的主带Mia老师学做作品集,她告诉我:如果想申到好学校,均分至少要到85。我当时be like:
没办法,为了圆我的名校梦,只能边肝作品集边卷均分,学校的studio又安排得很紧,为了提分只能疯狂做作业,那段时间一整个崩溃的状态。
虽然难熬,但在矿大读书还蛮幸福的,情绪价值拉满,身边的老师同学都很好,学校氛围没得挑,而且之前口罩时期大家都在宿舍待着,学校会经常给我们送东西,老师也会特意跑一趟宿舍楼下帮我们看作业。
对了!我们学校的保研率还挺高的!我这个专业已经算是全校保研率最低的专业之一了,但也能差不多到15%这样,就是73个人里能保11个左右,所以如果想保研的话,可以看看矿大~
在学校studio结课的时候
可能国内的环设本科都更偏学术性一点,平时主要学理论上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还是得出来多接触些其他东西,这不儿,在汉艺一年多,还真学到不少。
和很多国内的综合类大学一样,像软件课这种基础的东西就教得不多,但是学设计的同学都很卷嘛,大家就会报网课或者自学,我比较图省事儿,直接去b站半自助学了点常用的,后来来了汉艺也跟着补了点犀牛这种建模渲染要用的软件,也学了很多参数化的东西。
汉艺的小猫
来汉艺之前,我对作品集这种东西完全没概念,像要做多少项目、每个项目做到什么程度、怎么安排时间,这些我都不知道,刚来汉艺做作品集的时候就挺迷茫的。
我开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跟着Mia老师做的。Mia老师真的超厉害,因为我之前在学校学的主要还是理论方面的知识嘛,做的项目就很飘,很多东西我自己都觉得是在瞎编,Mia老师就会跟我说不能这么做,一步步教我怎么把项目做得更落地,这样也更符合留学申请作品集的要求。
汉艺一直是导师团的形式,除了Mia老师,还有其他老师负责我的不同项目。比如有个负责景观方向的老师带我改了几个学校的作业,当时就跟我刨根问底,问我“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很多时候我都答不上来,也是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项目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跟着老师改了一两个月,项目也变得更现实了。
分享下我家的小猫
除了设计思维上的提升,我还摸索出了点时间管理的“门路”。
虽然我大三就来汉艺了,但这个时间从0准备留学申请还是蛮赶的,成天顶着专业压力做项目,刚开始感觉很难平衡,有点顾不过来。后来也是留学申请快来不及了,汉艺的教务老师就给我安排了3位老师,让我三份项目同时进行,这下更b溃了......
我家的小猫陪我一起做作业
但我学“精”了,我就想把还没开的项目和学校的课程同时推进,一份项目既交学校作业,又放作品集,这样的话我只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一个项目的产出就可以了。亲测,这种方法效率上去了,质量也跟上了。
我有个项目就是这么做出来的,还顺手跟着学校投了竞赛,拿了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景观组的铜奖和优秀奖,还有几个小奖项,也算弥补了点背景上的不足吧。
都说到这儿了,顺便简单分享下我的作品集吧~我申请的作品集一共是4个项目,有景观也有规划。大部分还是按我的“时间管理大法”,从学校作业改出来的。(不提倡大家跟我学啊,我当时是真没时间了,而且能改成项目的前提是作业本身质量就过关,大家时间充裕的话还是要踏踏实实跟着老师开新项目!!)
有个很巧的事儿,我作品集里有个关于藏区的历史文化景观项目,一开始选题是在学校想的,先做成作业交了上去,初版还是比较偏生态修复那种,后来拿给汉艺的老师看,老师说正好我的作品集项目还缺个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比较难做嘛,本来还担心我会忙不过来,没想到这就来了个现成的,就直接改成文化景观,放进作品集里了。(幸运值+1)
作品集项目之一
幸运的事也不止那一件,感觉汉艺好像有种好运buff加成。
比如我之前参加了一个汉艺的冬令营,接触到的都是建筑背景的同学,大家一起做项目。我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建筑和环设的差异其实蛮大的。
其实之前我不太了解建筑是什么样的,Mia老师一开始也问过我要不要往建筑转,本来还挺迷茫的,但有了冬令营的这段经历,我在短期内对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发现自己完全做不来建筑,也明确了自己更想往城规景观方向发展。
汉艺的营带给我的也不只是定位上的认知,在和建筑同学们合作的时候,我也学到了很多建筑领域的新东西,而且大家聚在一起,几周时间做出来一个项目,收获还蛮多滴~
冬令营的时候做的
还有我均分的事,我觉得也挺“走运”的。
我是在妈妈朋友的推荐下来的汉艺,都没去比对其他机构,直接跟着Mia老师做项目。恰巧Mia老师提出了我均分的问题,恰巧我还有一年的时间能补救,又恰巧最后正好擦边过线。难以想象,如果换成其他老师,没及时发现我均分不够,我大概率就要gap了.....
包括后面择校选专业,也被汉艺捞了一把。
我最初打算申UCL的城市设计,Mia老师看了我的定校名单,就建议我把城市设计换掉,因为城市设计更愿意录建筑背景的同学,而且录取率很低,像我这种均分擦边、专业不那么对口的背景还去申的话,就是一个大写的“危”!
Mia老师也知道我很想去UCL,她就根据我的情况给了我几个新的选择,最后我把城市设计改成了城市空间科学。还好我听劝了,不然就要全拒德了。
所以说,我能拿到心仪offer,真的多亏了汉艺的老师们!!
苦读雅思
好啦,我想分享的大概就是这么多!现在我就专心准备我的毕业和雅思,也祝大家都能在汉艺收获好运,申到自己的梦中情校!
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保研、就业、作品集创作、背景提升等相关问题,欢迎私信康石石。
来源:康石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