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至今日,钓鱼已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门融合了技巧、智慧与耐心的艺术。在当今钓鱼圈,各路垂钓大师辈出,他们各有千秋,让人目不暇接。那么,究竟谁才是如今钓鱼圈的“第一人”呢?
近年来,休闲垂钓这项运动越来越火了,据称全国喜欢钓鱼的人,数量达到1.3亿(另一说法是9000万)。
时至今日,钓鱼已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门融合了技巧、智慧与耐心的艺术。在当今钓鱼圈,各路垂钓大师辈出,他们各有千秋,让人目不暇接。那么,究竟谁才是如今钓鱼圈的“第一人”呢?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耳熟能详的垂钓大师,看看他们都有哪些独门绝技。
如果说邓刚是钓鱼圈的“猛张飞”,那么化绍新便是“智诸葛”,人称“化千斤”,这个称号虽然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他在钓鱼界的地位。
对于这个称呼,有人说是他一次能钓一千斤鱼,有人则调侃说是打一次窝要耗费1000斤窝料,并且培养了一个好徒弟——李大盆,更是以打一次窝,湖水就要上涨两米而著称。
对于网友们的调侃,化绍新总是笑而不语。如今,年过七旬的化绍新,仍活跃在钓鱼圈第一线。
如果说钓鱼需要技巧,那么制作鱼饵便是技巧中的技巧。而易哲,便是鱼饵界的佼佼者。人称“鬼叔”,他是“老鬼”鱼饵的创始人,对鱼饵的研究可谓登峰造极。
当年,他发明了一款“九一八”拉饵,在钓鱼比赛中大放异彩,6个小时内钓获了918尾鲫鱼。
易哲的制饵技术不仅改变了竞技垂钓的方向,也让“老鬼”鱼饵成为国内鱼饵界的领军品牌。
虽说易哲早已经淡出竞技垂钓一线,转身钻研鱼饵,但他在钓鱼圈的影响力仍旧不可小觑。
提及邓刚,钓鱼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称“邓鲢鳙”、“刚子”,他的拿手好戏就是“盘老板”——让黑坑老板闻风丧胆的绝技。
邓刚钓鱼,不钓则已,一钓便是上百斤的收获,这种霸气侧漏的风格,让他迅速成为钓鱼圈的顶流。每当他出现在黑坑,老板们都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因为邓刚的“盘老板”行动往往伴随着鸡鸭牛羊等“战利品”的满载而归。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邓刚的“盘老板”似乎含有过多的表演成分,更像是一个剧本。但也别忘了,邓刚在“盘老板”之前,可是拿了不少冠军,比如“钓王”以及“王者之战”的冠军,这些成绩可没有表演的成分。
但正是这种遥不可及的成就感,让邓刚在钓鱼爱好者心中树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提到李大毛,钓友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他打窝的壮观场景。人称“李大盆”,他每次打窝都毫不含糊,据称一次打窝就能让湖水大幅上涨,钓手无法调漂。这种豪迈的钓法,让他在钓鱼圈独树一帜。
不过,李大毛并非只有打窝这一绝技。他擅长根据水域环境、季节变化等因素调整钓鱼策略,因此总能收获满满。
对于网友们送给他的“李大盆”这个称号,他欣然接受。
如果说邓刚和化绍新是钓鱼圈的“正规军”,那么刘志强便是“游击队”的代表。人称“刘长竿”,他专注于野钓,经常背着钓箱在野河中寻找钓鱼的乐趣。与邓刚的“盘老板”不同,刘志强更注重钓鱼过程中的乐趣和分享。
即使只钓到几条白条,他也会欣然与钓友们分享。
因此,他在野钓爱好者中拥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野钓界的标杆”。
六、李震:钓鱼圈的“段子手”
如果说钓鱼圈需要一位“开心果”,那么李震便是最佳人选。人称“李德刚”、“李嘚啵”,他是钓鱼圈的段子手,总能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钓鱼圈的人情世故和娱乐八卦。
那么,这些垂钓大师当中,谁才是当今钓鱼圈的“第一人”?
邓刚的霸气、化绍新的智慧、刘志强的接地气、易哲的专业、李大毛的豪迈以及李震的幽默,每个人都各有特点。如果非要评出一个“第一人”,我认为这个称号非易哲莫属。
为啥这么说呢?要知道,易哲在钓鱼圈的资历,可以说是这些人当中最老的!当年邓刚、化绍新都曾在他创办的钓鱼学校学习、任教,可以说没有易哲,就没有后来的邓刚和化绍新,我们在评论一个人的时候,不仅要看他现在的成就,更要去看他之前的贡献。
几十年前的易哲,就已经在国内钓鱼圈站稳了脚跟,愣是依靠自己开发出来的鱼饵,打败了国外品牌。同时,他的“老鬼钓鱼学校”,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邓刚和化绍新那个时候也是在给易哲当学生。
只不过,易哲的专注力在鱼饵方面,垂钓上他获得的冠军数量相对较少,但这绝不能磨灭他对当今休闲垂钓运动发展的贡献。
直钩钓鱼,直钩钓鱼姜太公是也!
所以,从各方面综合评定,易哲是当今钓鱼圈影响力“第一人”当之无愧。当然,任何事情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邓刚等后生做得也很不错,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但放眼整个钓鱼圈,我认为易哲才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钓鱼,这个曾被视为中老年男性专属的休闲运动,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像年轻人参与。
“钓不上来一定是装备还不够完美。”对于不少钓鱼爱好者们而言,垂钓装备是决定钓鱼效果里必不可缺的一环。
作为一项“烧钱”的户外项目,一场完整的钓鱼活动需要用到至少10件用具装备,包含钓竿、鱼线、鱼钩、鱼饵、用于捞鱼的抄网,还有鱼护、钓椅、遮阳伞、速干防晒服、钓箱……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零售额计算,中国钓鱼用具行业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23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预期该市场规模将于2023年至2028年保持7.3%的复合增长率。
在“钓鱼佬”们持之以恒的热爱中,钓鱼产业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钓鱼产业的风也从水岸边吹到了资本市场。
近日,乐欣户外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欣户外)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乐欣户外聚焦钓鱼装备产品,以OEM和ODM代工为主,迪卡侬、Rapala VMC、Pure Fishing等知名品牌都是其重要客户。2023年,乐欣户外以20.4%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
若乐欣户外成功上市,资本市场即将迎来国内第一家“钓鱼概念股”。
“云钓”引来5600万人围观
男女老少都爱上了?
在露营、钓鱼、骑行、跑步、攀岩等众多户外活动中,钓鱼不仅能够体验宁静安逸,也能享受着狩猎带来的那份刺激。
“我们钓了鱼之后,大多都会放生。用老钓友的话说,‘钓鱼不为鱼多少,而是图一份心情舒畅’。”对于去年刚学会钓鱼的小梁而言,爱上钓鱼,就是喜欢那种在等待的过程中获得(钓中)奖励的感觉。
“我一开始对钓鱼完全不了解,觉得是年纪大的人才玩的。后来外出露营时试了一下,发现钓鱼时很放松,现在有机会就会一起钓,也会邀请朋友一起来体验一下。”像小梁这样爱上钓鱼的年轻女孩已经不再少见。在女性用户占比近7成的小红书平台上,#钓鱼、#钓鱼佬、#钓鱼技巧等话题已经有上万条跟帖。
据乐欣户外招股书,过去几年,中国的钓鱼参与者数量持续增加。2018年至2023年,中国的钓鱼参与者数量以5.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中国钓鱼协会的最新数据则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约有1.4亿名活跃钓鱼者(每年至少参与4次钓鱼活动),相当于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热爱垂钓。
其中,25至44岁的中青年群体已成为钓鱼运动的主力军,占比高达46%,此前大众印象中的45岁以上的中年群体占比则为32%。24岁以下的年轻钓鱼爱好者亦不容小觑,18岁以下的钓鱼爱好者占了总数的12%,18到24岁占10%,钓鱼运动正逐步年轻化、普及化。
大众对于钓鱼的热情持续上涨。今年7月19日,铜山融媒直播间因 “钓鱼佬”的偶然入境,直播间在线人数从不足两位数到破千万级,云围观的网友们就是想知道他们是否空军(网络语言,意为钓鱼一无所获),能钓到几条鱼。同月20日-25日,更多“钓鱼佬”前往现场挑战,直播观看人数一度暴增到了5600多万。
另一方面,钓鱼博主及钓鱼用品带货同样火热。被网友称为“钓鱼界天花板”的天元邓刚在抖音平台收获粉丝3629.8万人,其置顶的黑坑水库盘老板、钓到100多斤的巨青,视频点赞量均在两三百万级。截至目前,天元邓刚的商品橱窗共吸引了134.2万人跟买,商品已售件数已经达到379万件。
对于年轻钓鱼爱好者的加入,钓鱼多年的70后老张除了在线下感受到人越来越多之外,最深刻的感知还在线上直播间主播们话术的变化上。
“主播们的口头禅从‘哥哥们,杆儿轻便质量好”,换成了‘宝宝们,不仅质量有保证,这配色拍照也好看’。”老张表示,除了话术的变化外,目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钓具也越来越多,主播们推荐新品的频次也会变高不少,有时候甚至会“挑花了眼”。
钓鱼用具包括钓具和钓鱼装备,其中钓具是指用于从水中钓起鱼的工具,如鱼竿、鱼轮、鱼鈎、鱼线、鱼饵和钓鱼配件;钓鱼装备则是指专为增进使用者在户外环境时的便利舒适度及垂钓效率的装备,包括钓鱼椅和钓鱼床、钓鱼帐篷、钓鱼包、睡袋、钓鱼推车及钓鱼箱。
此次即将IPO的乐欣户外主营业务则以钓鱼装备为主。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3年的收入计,乐欣户外是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市场份额为20.4%。
在中国钓鱼装备制造商中,乐欣户外以25.4%的市场份额形成绝对领先优势,第二名市场份额仅4.9%。截止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超过8000个SKU的钓鱼装备,涵盖从钓鱼椅、钓鱼床、搁杆架、钓鱼箱、手推车、渔具篷、全围伞、钓鱼包及抄网。
据乐欣户外招股书,2023年,中国钓鱼参与者的钓鱼用具人均消费支出为213元。2022年至2024年,乐欣户外共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分别为9.08亿元、6.22亿元、5.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分别为8.08亿元、5.24亿元、4.29亿元,占总收入的89.0%、84.2%、83.8%。
与乐欣户外3年营收逐年下滑形成反差的是,国内钓具渔具相关企业注册量正在逐年增加。
在2021年我国钓具渔具相关企业注册量首次突破10万家之后,2022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大幅增加149.2%至27.7万家,达近十年注册量增速峰值。2023年我国钓具渔具相关企业注册量首次突破50万家,全年注册量同比增加91.7%至53.2万家,创近十年注册量新高。
面对收入的逐年下滑,乐欣户外则在招股书中解释道,由于2022年,钓鱼活动的低社交互动符合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钓鱼的热情提升,公司销售额快速增长。2023年及2024年,随着公共卫生事件逐渐消退,尽管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兴趣仍然较强,但随着其他可选娱乐活动的增加,公司销售放缓。
“钓鱼穷三年,文玩毁一生;一朝学会狗撵兔,从此踏上不归路。”
对于资深的“钓鱼佬”而言,配齐装备这件事正如这句吐槽一样,是一条“不归路”。随着技术的逐渐提高,钓鱼用具的配置也在不断更换,对于钓具的消费也自然产生了可持续性。
“钓鱼活动的进入门槛低,且有很强的社交属性,故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在中国此趋势尤其明显。新参与者数目上升也带动了对钓鱼装备的需求增加。随着个人从新手进步为经验丰富的钓鱼人,其对钓鱼用具的需求也相应改变。欧美消费者对钓鱼用具的专业标准较高,而中国仍有庞大的市场有待开发。”乐欣户外也表达了对于国内年轻用户接触钓鱼后将给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对于创立于1993年,已经31岁的乐欣户外而言,如何让中国消费者知道“它是谁?”似乎是当下更为重要的事情。
在乐欣户外近3年创下的20亿元营收中,其OEM/ODM代工业务占比一直超过90%,其大客户包括迪卡侬、Pure Fishing、Rapala VMC、FOX等户外装备品牌。这样的代工模式让C端消费者对于乐欣户外品牌的感知度几乎为零。另一方面,代工业务依赖大客户生存的商业模式基因,也导致了乐欣户外患上了“大客户依赖症”。
在海外大客户带来的收入逐渐下滑之际,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转机,乐欣户外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占比逐年提升。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1亿元、9837.4万元、8268.2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11%、15.8%、16.2%。
另一方面,乐欣户外在2017年收购英国鲤鱼钓品牌Solar后,近年来也在发力品牌化转型, Solar2024财年的销售额,较2018财年增长至3倍。最近3个财年的收入分别为3550万元、3650万元、4060万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3.9%、5.9%和7.9%。
事实上,中国钓鱼市场虽然生产资源比较集中,但消费端过于零散,尚未出现真正的头部品牌。而消费者对于好品牌的诉求其实一直存在,在天元邓刚的抖音橱窗中可以窥知一二。虽然仅为个人IP,其自营品牌“武汉天元”一根售价在869-1299元不等的钓鱼竿,销量已超过3.2万。
“自有品牌有助于企业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及品牌忠诚度,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品牌认可度。通过建立自有品牌,企业可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此外,拥有品牌可以更好地指导产品设计和创新,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和趋势。”
在招股书中,乐欣户外也提到,本次IPO,拟募集资金用于品牌开发及推广;产品设计及开发及建立全球钓鱼用具创新中心;升级生产设施,并提升公司的数字化能力;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上市不是终点。对于乐欣户外而言,如何在国内钓鱼装备市场中打出品牌服务心智,抓住发展机遇,才能真正担得起“中国钓鱼第一股”的称号。
大器晚成,39岁凭借出演刘备爆红,如今成为“叔圈新贵”!
来源:九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