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创新生态位势,要避免“想赢怕输”的守成思想抬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0 06:24 1

摘要: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在《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一书中提出“小任务靠计划,大成就靠踏脚石”的观点,强调了铺垫“引导成就伟大事业的踏脚石”的重要性。其实,信息透明、互信合作、开放公平、市场机制健全的区域创新生态,正是通过要素支撑和能量补给,为创新活动提供接续

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在《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一书中提出“小任务靠计划,大成就靠踏脚石”的观点,强调了铺垫“引导成就伟大事业的踏脚石”的重要性。其实,信息透明、互信合作、开放公平、市场机制健全的区域创新生态,正是通过要素支撑和能量补给,为创新活动提供接续不断的“踏脚石”。

上海正努力成为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自主创新战略高地和全球创新网络重要枢纽,在基础前沿探索、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培育,以及区域科创体系化能力形成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上海仍需进一步提升创新生态位势。清华大学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4》显示,伦敦、旧金山-圣何塞、纽约位列全球创新生态排名前三,上海进步明显,较上一年前移9位,跃居第四。上海在“开放与合作”和“创业支持”方面表现不错;“公共服务”虽骤升19位,但仍未排进前十;“创新文化”不足66分,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

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敏捷,需要在区域创新生态层面得到响应。既要只争朝夕,应势而动,抢先布局快变量;也要风物长宜放眼量,顺势而为,在创新生态演化分异的偶然性中,涵养慢变量,让要素汇聚、成果涌现、人才辈出成为必然。

谋划和推动形成新的“江河湖海”

推动形成新的连通性。“江(长江)河(大运河)湖(太湖)海(东海)”让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坐拥天然的连通性,生产要素得以快速汇聚并高效转化,造就江南地区的长期繁荣。

上海要建成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必须谋划和推动形成新的“江河湖海”。进一步强化资金、技术、设施、物资、数据、算力等物质技术要素的互联互通。同时,把握好创新生态演化的新动向,加强跨领域、跨区域的思想交流、政策沟通、产业联动及生态互洽,改善非物质层面的连通性。

当好“店小二:要“手勤腿快”更要“心到”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上海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已发布,各项举措持续落实落细。“店小二”的服务意识,不仅表现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要“手勤腿快”,更要“心到”。“心到”的核心要义是“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在前不久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表述引起民营企业的广泛共鸣,这应该成为上海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根本遵循和着力点。

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是关键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在全球创新版图中,总有一些地方在响应范式变迁、超前纵深布局、汇集创新要素方面表现卓越,从而在面向特定领域的创新链、产业链上形成独特优势。究其原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是关键。

上海开埠以来,契约精神、诚信意识、规则感渐渐成为社会风尚,奠定了良好商业氛围的文化基础。但同时,“想赢怕输”的精致主义和守成思想也逐步抬头,民营企业的发展动力相对不足。

基于文化的优势是保持和发展持续创新竞争力的源泉,创新文化更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滋养科学家精神的土壤。上海应进一步发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浦江创新论坛等高等级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继续加大优质科普资源供给力度,推动形成“政府敢支持、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的创新创业氛围。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如何强化上海科创的战略敏捷》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92202&v=1.7&sid=67

栏目主编:杨逸淇 文字编辑:陈瑜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豪主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