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笑话!NASA取消 VIPER 探测器登月计划, NASA:不想浪费精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1 00:32 2

摘要:然而,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取消其“挥发物调查极地探测漫游者”(VIPER)登月计划的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科研投入与成本控制之间关系的思考。即便探测器已经基本完成,却因预算超支而被迫下马,无疑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案例。

科研活动历来被视为高风险、高投入的事业,人们常常抱着“即便未来很有可能不会成功”的觉悟,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

然而,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取消其“挥发物调查极地探测漫游者”(VIPER)登月计划的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科研投入与成本控制之间关系的思考。即便探测器已经基本完成,却因预算超支而被迫下马,无疑是一个令人惋惜的案例。

最初,VIPER计划被纳入“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合同,计划于2023年由Astrobotic公司的Griffin着陆器将其送至月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该计划推迟至2025年,并最终在2024年被NASA叫停。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该项目预算已膨胀至6.096亿美元,取消项目预计至少可节省8400万美元。这意味着,耗费巨资打造的探测器,可能面临无缘月球的窘境。

为避免浪费,NASA曾发布信息请求(RFI),寻求第三方以低价或免费的方式将VIPER送上月球。并随后发布了合作提案公告(AFPP),希望通过合作,由潜在合作伙伴负责漫游车的集成和成功登陆,并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索活动,传播VIPER收集的数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取消VIPER探测器登月计划,其背后暗藏的诸多问题值得深思。该事件凸显了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矛盾与挑战。

一方面,充足的科研投入是探索未知领域、推动科技进步的必要前提。持续的资金保障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为突破性成果的诞生提供土壤。

另一方面,成本控制亦不可或缺。如何在保障科研人员探索自由的同时,有效管控预算,避免资源浪费,是每个科研机构必须认真权衡的关键。

此次登月计划的搁浅警示我们,科研投入并非毫无限制。有效的项目管理、严格的预算控制,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的能力,对于科研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放任预算失控最终导致项目半途而废,不如在项目初期就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成本预测,以确保科研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这一事件或许能促使科研机构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在追求科学突破的同时,避免重蹈覆辙。通过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更具前瞻性的规划,未来的科研项目有望在有限的资源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成功将探测器送抵月球,体现了一个国家顶尖的航天运载能力。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和印度五个国家曾实现此项成就。

然而,细观近年来的探月活动,中国凭借嫦娥系列任务的卓越表现,多次成功实现月球着陆,并具备采集月壤样本返回地球的能力。相比之下,日本和印度虽已成功完成首次探月着陆,但与中国的成就尚存差距。

美国与俄罗斯的登月壮举,则已是上世纪的辉煌。如今,美国宇航局(NASA)重启登月计划面临诸多挑战,任务屡次延期,难言进展顺利。

综上所述,当前具备稳定可靠的探月着陆能力的国家,实际上以中国为首屈一指。然而,鉴于中美之间存在的《沃尔夫条款》等因素,中国协助美国实现登月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未来的探月事业,各国仍需独立探索,砥砺前行。

自从美国政府砍掉NASA的预算后,NASA的太空探索任务都将发生重大变化,毕竟资金紧缺,要实现的内容都需要多次确认方可定夺。对于此前的一些任务计划,取消也是在所难免的。此次取消只是一个开始,相信未来NASA还会取消更多的任务计划。

来源:八戒说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