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这些现象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我国台湾地区,但这种趋势似乎预示着后工业化时代的一个必然结果——在经历了大规模扩张和发展后,高等教育正面临重新洗牌。
近日,部分高校生源紧张、教师裁员、学校倒闭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为高校教师的职业前景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尽管这些现象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我国台湾地区,但这种趋势似乎预示着后工业化时代的一个必然结果——在经历了大规模扩张和发展后,高等教育正面临重新洗牌。
1. 生源危机:少子化带来的挑战
中国连续多年的人口负增长已成为现实,年轻人结婚登记数量也逐年减少。这一背景下,各级院校都将面临生源不足的根本性难题。幼儿园已经开始出现招生难、关停的现象,某些小学的班容量也在持续缩减。
虽然大学目前尚未受到明显影响,但十年或十五年后,这种生源危机必然会波及高等教育领域,迫使大学校长们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师资饱和:普及化带来的压力
根据马丁·特罗的标准,中国高等教育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快速转变。大学生规模的空前扩张,也带来了研究生数量的大幅增加。
从2017年到2023年,短短六年间,博士生招生数几乎翻了一番。尽管有学者援引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学历人口占比来论证中国研究生规模尚显不足,但这样的对比忽视了中国本土的实际就业市场需求。
研究生比例是否合理,不仅要看国际标准,更要看国内就业市场能否提供足够且适合的岗位。否则,大量毕业生可能会陷入“养大学、养老师、养消费市场”的困境。
3. 透明化报考:信息共享加剧竞争
信息化时代催生了许多信息共享平台,尤其是高考志愿填报机构和平台,如张雪峰等专业化的主播,使得家长和学生能够获取更多关于高校的信息。这种透明化不仅提高了家长和学生的理性选择能力,也促使高校更加注重质量竞争。
一些民办高校和缺乏实用价值的专业已经出现了招生困难,即使降低录取分数线也难以招满学生。没有学生,高校的生存将变得极为艰难,教师的岗位也随之岌岌可危。
大学老师的“不香”现实
1. 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
读博形同一场“豪赌”,其中的艰辛困苦,每个博士都深有体会。然而,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任教的收益并不如预期。很多人发现,读博前心存希望的安家费、补贴和薪酬,在求职时往往无法兑现,甚至承诺的福利也存在诸多“坑”。
即便进了高校,大部分讲师的月薪也只有五六千,年收入不到十万,远低于外界的想象。相比那些早早进入职场的同学,博士教师的收入可能更低,甚至不如中学辍学做小生意的朋友或工地搬砖的老爹。
2. 待遇差距悬殊
外界常常误认为大学老师可以像易中天、蒙曼、王立群、郦波那样一夜成名,或者通过副业赚得盆满钵满。然而,这样的情况只占极少数。大部分大学老师都是默默无闻的,任务重、责任大、待遇差。
许多教授甚至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令人扼腕。戴建业教授为了救妻子而“创收”的故事,也揭示了大学教师的真实处境。导师们常说,如果想发财,那就不要读博,尽快工作。当大学老师与发财并没有直接关系。
3. 竞争高压下的“卷”
20世纪90年代以来,Top高校的人事体制改革逐渐推广,绩效考核与问责制度日益严格,大学一线教师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前的大学老师可以“混日子”,现在连教授都要接受考核,过不了关就要降职称、降待遇。
头部高校实行“非升即走”,地方院校则“以小博大”,高职高专更是“无中生有”。教学不能出事故,科研必须出成果,天天开会,杂活不断,工资不升反降,绩效难如登天。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学者猝死的现象已不再罕见。
如何应对这场时代大潮?
面对即将到来的失业潮,大学老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1. 提升核心业务能力
强化教学和科研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大学老师应积极开展学术创业活动,如进行知识科普、写稿子、拉项目等。同时,培养一些看似用不上的兴趣爱好和谋生技能,或许在未来某一天会成为“救命稻草”。
2. 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科研能力是大学老师的重要资本。在评估时代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循证主义是最受推崇的理念,科研成果是证明组织及其成员活动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大学老师必须不断强化科研能力,确保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3. 论文依然是硬通货
尽管“破五唯”政策旨在打破唯论文论的评价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论文不再重要。相反,论文作为学术交流的核心载体,对学术共同体意义重大。具体到院系层面,论文始终是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
因此,大学老师必须发掘和强化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利用一切合法合规的资源和渠道助力论文发表,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失业潮。
每一次破裂都是一次重生的机会。我们无法找到一条稳妥一生的道路,只能不断强化自己的生存能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大学老师需要保持乐观,积极应对,才能在这场时代大潮中站稳脚跟,甚至脱颖而出。
来源:研究生的酸甜苦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