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张合影照片拍摄于1986年夏天。当时,我随河南电视台《军营内外》栏目组,到驻信阳明港的20集团军第60师,拍摄反映这个部队下属179团军乐连事迹的电视专题片,拍摄结束,与军乐连的干部战士一起合影留念。
文/邵川
军乐连在电视专题片拍摄后与摄制组一起合影
这张合影照片拍摄于1986年夏天。当时,我随河南电视台《军营内外》栏目组,到驻信阳明港的20集团军第60师,拍摄反映这个部队下属179团军乐连事迹的电视专题片,拍摄结束,与军乐连的干部战士一起合影留念。
20集团军的前身闽东独立师诞生于红军时期,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也是一支非常重视文化的部队。京剧《沙家浜》,电影《东进序曲》《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长津湖》的题材和素材都选自这个部队,郭建光、杨根思等传奇人物的故事和事迹也来自这个部队。
我们这次与河南电视台合作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号乐振军威》的1986年,正是军队实行精简整编,原陆军第20军扩展组建为第20集团军后,向正规化建军目标迈进的时候,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支军乐连的干部战士原在军部开封,原来称谓“军乐队”,主要随军文艺宣传队一起排练演出。因部队施行正规化,把这支文艺队伍编成了一个连队,放在集团军下属的60师179团,平时按连队一日生活制度,坚持军政训练和军营生活作息,同时也坚持乐队排练和乐理知识学习。集团军宣传处还专门抽调安徽籍多才多艺的干部廖和明(擅长单簧管吹奏)和河南新乡籍的干部王士宾(擅长双簧管吹奏)分别担任连长(队长)和指导员。
巴基斯坦军事代表团访问20集团军时,军乐连参加迎宾吹奏。背向扛摄像机的为本文作者
采访拍摄中,我们了解了这支军乐连的情况。组建之后,这支连队搞得生龙活虎的,充满生气!他们陆续参加了总参谋部组织的全军《正规化训练现场会》《巴基斯坦军事代表团访问驻豫部队》等大型活动的军乐吹奏,受到总部首长、机关和外军贵宾的好评。他们还陆续参加了部队所在地信阳市、明港镇地方组织的大型活动的吹奏演出活动,为加强军政军民关系做出贡献。他们还坚持“为兵服务”,多次深入到基层连队吹奏演出。组建仅一年多来,就参加各种吹奏演出活动几十场次,被誉为“军营文艺轻骑兵”。
本文作者:邵川,男,教授,二级导演,曾先后在信阳陆军学院任教,在20集团军任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录像室任记者。
后转业到开封电视台任职,又陆续在黄河科技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任职任教,在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传媒学院(现为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任职任教。
来源:大院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