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毒蛇咬过200次后,他的血液成为“解药”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05:09 1

摘要: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蒂姆·弗里德(Tim Friede)在过去18年里,通过主动注射毒液和让毒蛇反复咬伤自己,积累了超过800次“免疫训练”。

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蒂姆·弗里德(Tim Friede)在过去18年里,通过主动注射毒液和让毒蛇反复咬伤自己,积累了超过800次“免疫训练”。

这种近乎疯狂的自我实验,让他的血液中产生了罕见的广谱抗蛇毒抗体

2025年5月,美国生物制药公司Centivax联合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细胞》期刊发表论文,宣布基于弗里德血液中的两种抗体(LNX-D09和SNX-B03),结合小分子药物伐瑞拉迪(varespladib),开发出一种“三合一鸡尾酒疗法”。

在小鼠实验中,该疗法成功中和了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19种致命毒蛇的毒液,包括眼镜王蛇、黑曼巴蛇和太攀蛇等。

传统抗蛇毒血清依赖马等动物免疫后提取的抗体,但存在两大局限:一是每种血清仅对少数特定蛇类有效;二是可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

而弗里德的抗体属于人类免疫系统自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可精准识别特定毒素的蛋白质),理论上更安全且覆盖范围更广

研究显示,单独使用LNX-D09抗体即可完全抵御5种眼镜蛇的致命毒液,与伐瑞拉迪联用后保护范围扩展至13种,加入SNX-B03后进一步覆盖19种。

不过,这种疗法目前仍处于动物试验阶段

团队计划下一步在澳大利亚被蛇咬伤的狗身上测试效果,若成功将推进人体临床试验。

研究强调,弗里德的行为极度危险——他曾因中毒截去部分手指,2018年险些丧命。科学家明确警告公众不要模仿

全球每年约11万人死于毒蛇咬伤,其中多数发生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

若这种广谱血清最终获批,或能解决抗蛇毒血清储存困难、种类不全等问题,成为偏远地区的“急救包”。

不过该血清目前对蝰蛇科(如响尾蛇)无效,且工业化生产成本尚未明确。

* 您的「点赞、关注、评论、转发」都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 本文综合自网络,数据及表述均以官方发布为准,如有错误,欢迎评论区指正!

来源:众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