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军突袭咸阳,扬言共军最怕马家骑兵,彭德怀:把重机枪调上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0:02 1

摘要:按常理来说,当时已经是热兵器时代了,像马家军的骑兵部队,在冷兵器时代确实占有优势,但进入热兵器时代后,这种骑兵部队应该是过时的“产物”才对。

1949你那6月,马家军集结足足9万兵力,由马步芳之子马继援统一指挥,汇同胡宗南部的三个军,向我军驻守的咸阳袭来。

此次袭击咸阳,马家军极为嚣张,马继援当时就说,只需要三个钟头就能打穿咸阳拿下西安,到时候带着弟兄们去西安城吃饺子去。

而面对来势汹汹的马家军,彭德怀自然不敢小觑,因为在此之前,西野就吃过马家军的亏。

一、嚣张的马家军

马家军分为“青马”和“宁马”,其中“青马”是指马步芳部。

按常理来说,当时已经是热兵器时代了,像马家军的骑兵部队,在冷兵器时代确实占有优势,但进入热兵器时代后,这种骑兵部队应该是过时的“产物”才对。

其实在最开始,西野上下有不少人也是这么想的,但真正与其交手后才发现,这个“青马”确实有点特殊。

1947年6月的合水之战中,在马继援的指挥下,其部整骑8旅对上了以善打硬仗著称的西野二纵359旅,此外,二纵的独四旅以及教导旅也参与了此次作战。

战斗开始前,大家普遍认为,打骑兵应该问题不大,结果开战后,马家军骑兵不仅能充分发挥骑兵机动优势,同时还在战术上运用的极为熟练,像什么迂回、包抄等战士,马家军的骑兵基本上是信手拈来。

不仅如此,这些马家军骑兵,打仗时也表现的极为残暴,开战后骑兵一边怪叫着“天门开、天门开,天门开了拿命来”,一边发疯一般往前冲。

尽管我军不缺乏敢于与敌抗争的勇气,但面对这样的敌人,却会出现两种情况。

首先是取胜了无法扩大战果,毕竟马家军都是骑兵,其一见情形不对,就会马上调转马头撤退,而西野这边想追却追不上。

其次就是局势不利时无法快速甩开敌人,这也是因为对方是骑兵,机动性极高,一旦被其咬住,是很难甩开他们的。

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西野太穷了,没有什么重武器。

西野组建之初,由于物资、武器等极其匮乏,以至于战士们在打仗时弹药都得算计着使用,必须保证打出去有把握击中敌人才舍得开枪。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时的条件就是这样,而之后虽说在彭总的带领下,西野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也缴获了部分武器弹药,但部队在壮大,最后算下来还是捉襟见肘。

而至于重武器,那就更别想了,曾经陈毅来陕北参观西野时就发现,西野的一门迫击炮只配了三五发炮弹,而当时的华野,配备给每门迫击炮的炮弹已经超过百枚。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高机动性的马家军,西野自然很难有优势,而合水一战,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了最终失利。

除了合水之战,还有子午岭战斗以及西府战役,均是因为有马家军的参与,给西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而指挥“青马”的马继援,毕业于陆军军官学校,而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指挥作战时头脑冷静,善于发现对手薄弱处,此外,他对于骑兵几乎是了如指掌,十分懂得怎么充分利用和发挥骑兵的优势。

正是在他的指挥下,西野先后在合水、子午岭等战斗中吃了马家军的亏。

并且,在马继援开始掌权之后,他又对部队进行了一系列整编,本身马家军就属于那种宗族性极强的部队,不少军官均是马家叔伯子侄担任,这种部队最大特点就是凝聚力强,而马继援在此基础上,一手黄金一手军纪去抓,更让马家军战斗欲望和战斗力大大提升。

也正是由于在之前数次战役中击败过西野,因此马继援极为骄狂,甚至可以说是目空一切,根本就不把西野放在眼里,他当时就放眼,共军最怕马家骑兵,当年马家军能打败过红军,现在更能击败彭德怀。

在这种极度嚣张的心理驱使下,马继援干脆不等“宁马”汇合,直接带着嫡系82军直奔咸阳而来,企图快速打下咸阳后,再直取西安。

为此,他在进抵咸阳城郊时就嚣张放言,“三个钟头到西安城里吃饺子”。

面对马继援的狂妄,彭总自然不敢大意,不过,当前他最亟待解决的,不仅有如何部署跟如何应对马家军,还有就是怎么稳定民心。

二、奇兵来的正是时候

为什么彭总亟待稳定民心呢?这就得说到马继援进抵咸阳城郊后发生的事情了。

马继援率领其主力82军先是占据了兴平县城,随后在1949年6月12日,抵达咸阳城郊,正是在这里他嚣张放言,要三个钟头打到西安去。

与此同时,胡宗南的64军84师,也紧随马继援其后,在6月13日兵分两路,一路抵达西安以东的坝桥车站,另一路抵达大雁塔附近。

两路人马到位之后,在胡宗南的授意下,大批特务开始潜入西安城内进行破坏行动。

我们都知道,此时距离西安解放才过去不到一个月,正因如此,很多工作尚未到位,尤其是对那些蓄意破坏革命成果的反动分子,也还在陆续清除之中。

而此时,马家军的嚣张和胡宗南部的到来,就让这些反动分子找到了机会,这些人配合着那些潜入城中的特务,到处散播谣言,有说“国军马上就要回来了”,还有说“马家军打败了解放军”等等。

不仅如此,这些特务又勾结当地土匪,到处进行犯罪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刚刚解放的西安城内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正因如此,彭总就考虑到,不仅要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敌人,同时更要遏制住敌人的嚣张气焰,还西安百姓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

但怎么才能快速并有效的达到此效果呢?就在彭总冥思苦想的时候,一支劲旅的到来,让他想到了办法。

这支劲旅,正是从华北战场赶来的18兵团先头部队61军。

太原战役结束后,华北我军18、19兵团根据军委指示,改隶一野建制,由彭总负责指挥,随后,两个兵团按照计划日夜兼程的向西北进发。

其中,18兵团走的较快,该兵团的先头部队61军在军长韦杰的带领下,于6月6日便抵达了黄河南岸的风陵渡渡口,并在6月10日左右,进入西安地区。

而此时,正是西安城内人心惶惶的时候,得知61军已经到来,彭总当即决定,让61军181师举行一个隆重的入城仪式。

可不要小看这个入城式,彭总此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用我军精锐之师的风貌来震慑那些宵小之徒,让这些人知道,解放军的增援部队来了,同时也以此来告诉广大人民群众,不要被敌人蒙骗更不要惊慌,只要有解放军在,那敌人就嚣张不起来。

6月14日,当整齐严肃的181师迈着雄壮威武的步伐穿过西安市区时,街道两边的人民群众欢呼声震耳欲聋,大家纷纷说,“这下看马家军还怎么得意”。

而之所以选181师作为入城式部队,是因为该部称得上是一支精锐部队。

181师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皮旅”,也就是当初中原突围的那支英雄部队,这支部队,不仅曾与国军五大王牌主力之首的整编74师交过手,还在解放太原时,作为第一进攻梯队参加战斗。

此外,在太原战役结束后,该师进行了整编,包括人员和装备都得到了补充,光是兵力就有1.3万人,而武器装备方面,美制自动武器、各种轻重机枪乃至多种口径的火炮是应有尽有。

让这样一支充满战斗力,且装备精良的庞大队伍从西安市区穿过,那对敌震慑效果绝对拉满,群众看到也是满满安全感。

三、一战打掉马家军锐气

仅是入城式上威武肯定还不够,正面击败马家军才能彻底遏制反动派的气焰,而181师不愧为精锐部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真正展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

在入城式结束之后,181师迅速投入到了战前准备之中,并派出侦查部队进行侦查任务,

带领侦查部队的,是181师的侦查参谋王青山,而他在带着战士们完成敌情侦查之后,意外的遭遇了马家军的骑兵先头营。

按照当时的情况,王青山是完全有时间也有机会带着战士们撤离的,但经过与战士们的短暂商议后,大家一致决定,除派一人回去报告外,剩下的人就地对敌进行阻击,为大部队完成部署争取时间。

随后,王青山带着战士们利用地形,与马家军的这个骑兵营开始交手,由于寡不敌众,王青山最终壮烈牺牲,但他的牺牲,为181师进入阵地开始阻击争取到了充分的准备时间,战后,王青山被追授为战斗英雄。

由于有了王青山的预警,因此181师就得以布置出三道防线,而这三道防线,将成为马家军的噩梦。

其中第一道,是以大量美制自动武器组成的火力网,这里面有卡宾枪、冲锋枪等,由于在太原战役结束时,181师缴获了不少阎锡山的好装备,因此全师就得以大规模装备这种自动武器,利用这些自动武器,181师组织了第一道火力网,用于对杀伤冲锋的马家军。

这道防线在实战中,效果出奇的好,由于马家军还以为对面的解放军跟西野一样穷,因此还是按照之前的冲刺方式往前突,结果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密集的枪林弹雨,因此当时就被打蒙了。

这还是第一道防线,紧随其后的第二道防线,才是181师的大杀招,什么呢?正是彭总调给181师的重机枪。

为了能克制马家军,彭总在战前下令,将61军的所有重机枪都集中起来给181师用。

重机枪是克制骑兵的最合适武器,在它的扫射之下,任你骑兵再厉害也会被打的无法前进一步。

最后就是第三道防线了,这道防线,是由一部分身材高大且身强力壮的战士组成,他们每个人手里除了有枪之外,还有一把在太原战役时缴获的日本军刀,该刀锋利无比,杀敌犹如砍瓜切菜一般。

这些战士的任务,就是盯着那些漏网之鱼。

三道防线相互结合,组成了一个严密的阻击网络,而在这个阻击网络下,曾经不可一世的马继援再也嚣张不起来,尽管他拼了命指挥部队冲锋,但始终未能突破181师的防线,自身还伤亡巨大,最终在激战13个小时后,马继援只得下令撤退,再打下去,自己的82军怕是就要全交代在这里了。

至此,咸阳保卫战胜利结束,而经过此战,马家军再也不复往日锐气,同时此战的胜利也令马家军不易战胜的阴影一扫而空,这就为不久后兰州战役彻底消灭马家军奠定了基础。

来源:亮仔说军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