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瑞士日内瓦当地时间11日晚出席中方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中美双方将尽快敲定相关细节,并将于5月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瑞士日内瓦当地时间11日晚出席中方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中美双方将尽快敲定相关细节,并将于5月12日发布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
因今天下午才能看到中美发布的联合声明,我们先对后续的谈判形势做一些推演。
先插播个题外话,CCTV-6一直被称作“六公主”,原因是这个台在播放电影时一直都很任性,且一般都是根据时事或者情绪选择要播放的影片。今天的节目单里面安排播放的是《纽约我爱你》这部影片,大家猜猜这是要传递什么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就现实情况而言,我们认为中国在此轮谈判中遵循的依旧是底线和整体战略,因此此轮谈判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性讨价还价,而是关系中美体制和战略利益冲突的马拉松式的谈判。
于中国而言,至少有两件大事需要解决,一是2月21日特朗普发布的《美国优先投资政策》的总统备忘录,该备忘录中含有大量的遏华政策和法律规定;二是4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颁布的关于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的歧视性决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很难调和,比如美国希望中方取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扶持(反倾销、反补贴),在汇率机制与市场准入方面做出制度性调整,而中国则始终坚持国家主导的发展模式,也即不可能轻易在体制问题上做出妥协。
鉴于上述原因,即便中美此轮的经贸谈判依旧有着较为积极的预期,但对中国企业端和居民端信心的修复作用依旧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因为“不确定性”始终挥之不去。对于美国来说,关税是可以自主调控的施压手段,是地缘政治冲突与博弈的重要工具,而对于中国来说,只要美国不解除对中国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中国就不会放弃政策自主性。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中国4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1%,预估为增长2.0%;中国4月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下降0.2%,预估为下降6.0%。中国4月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预估为顺差939亿美元。
很多人对上述数据感到非常诧异,因为4月份肉眼可见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外贸型企业都是出口量急剧下滑。我们认为,有两个因素支撑了4月份的出口增长,一是美国提出的对等关税生效时间是4月9日,在此之前中国企业存在“抢出口”效应,也即4月9日前出口量暴增;二是转口贸易暴增,包括出口至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的货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详见下表)。
按上述逻辑来分析,中国5月份的进出口数据将更能客观地反映出中美关税战升级的真实影响。
站在中立的立场上,一个无法反驳的事实是,中美之间始终互相需要。目前的关税战升级背景下,美国零售商库存告急,消费者面临价格上涨的巨大压力;而中国制造业出口订单却急剧减少,由此迫使企业不得不转向东南亚和欧洲市场继续内卷。也就是说,一边是美国人即将看到空货架和高物价,一边却是中国工厂面临裁员和开工不足的巨大困境,而无论哪一边都无法承受中美长期僵持带来的经济代价。
话虽如此,现实的问题却是,美国已将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战略上的打压和遏制不会停止,因此中国对美国始终得保持“听其言观其行”的谨慎态度,比如美国一边在和中国谈判,一边却在加力扶持东南亚经济体中条件较好的国家,试图从高低两个方向替代中国在东南亚产业链中的地位。
很多同行问我们对这一轮经贸谈判有多大的期待,坦白地说我们对中短期内的形势依旧不太乐观,因此我们目前的业务重心依旧会集中在城投债和城投非标产品投资等方向。
更多城投债、城投非标融资、基建、房地产、城市更新等相关业务的交流和合作事宜,欢迎联系西政财富和西政资本。
来源:西政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