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时非甾体抗炎药的优化使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1 02:14 1

摘要:痛风急性发作一般为自限性炎症,单次发作一般不引起关节结构的破坏;但发作期剧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可能产生严重病理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影响,包括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风险的增加。因此快速控制炎症是痛风急性期治疗的关键环节。

作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朱翠玲 陈海冰

痛风急性发作一般为自限性炎症,单次发作一般不引起关节结构的破坏;但发作期剧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可能产生严重病理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影响,包括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死亡风险的增加。因此快速控制炎症是痛风急性期治疗的关键环节。

非甾体抗炎药(NSAID)作为目前公认的痛风急性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之一,因其显著的止痛抗炎效果广为临床使用。

但长期使用NSAID可导致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穿孔等胃肠道反应,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等,还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肝脏、皮肤等器官系统损害。因此,NSAID在急性痛风急性发作中的优化使用非常重要。

非甾体抗炎药究竟是何方神圣?

非甾体抗炎药是指一大类具有解热、镇痛,且兼具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鉴于其抗炎作用与含有甾体结构的糖皮质激素不同,故称为非甾体抗炎药。

因其发挥显著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发热、关节炎症和缓解其他各种疼痛症状。

非甾体抗炎药如何发挥作用?

抗炎作用:大多数的NSAID具有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组织细胞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COX介导产生的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发挥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解热作用:下丘脑作为体温调节中枢在机体产热和散热间维持动态平衡作用。NSAID即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解热作用,这类药物只能使发热者的体温下降,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

镇痛作用:NSAID对于机体炎症反应及损伤引起的疼痛疗效显著,主要镇痛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使局部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的敏感性降低,对关节、肌肉、血管及神经源性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如关节炎、压痛、痛经等。

非甾体抗炎药有哪些不良反应?

临床很多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NSAID可止痛抗炎,但又会带来哪些不良反应呢?

确实,目前NSAID长期使用可导致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出血、穿孔、急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等,还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肝脏、皮肤等器官系统损害。

01 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最常见的应用NSAID的不良反应,包括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出血和溃疡等。

长期应用NSAID者约20%发生胃肠损害,尽管有些患者没有症状,但仍有消化道大出血的可能。因此,需要患者们每天关注自己的大便情况,包括颜色和形状、次数等。如有异常及时医院就诊。

口服前列腺类似物如枸橼酸铋钾可以减轻NSAID对胃肠功能损害。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NSAID应用的第二大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瘙痒、剥脱性皮炎、光敏等,有时还可发生一些罕见的、严重的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过敏反应。

03 肾损害

肾损害也是NSAID的不良反应,原因是NSAID抑制了对维持肾脏血流有重要作用的前列腺素的生成。对于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已存在肾功能下降及使用利尿剂等的患者,更易发生肾损害。而健康个体使用治疗剂量NSAID一般很少引起肾功能损伤,及时停药可恢复正常。

04 肝损伤

一般治疗剂量下,NSAID所致肝损伤发生率较低,不可逆性肝损伤罕见。高龄、肾功能损害、长期大剂量应用者更容易发生肝损害。

05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长期大剂量应用NSAID可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悸等。

NSAID具有抑制前列腺素生成、抗利尿、收缩血管作用,因此,对血压的影响较大。有基础病变的心血管脏器对血压调节非常敏感。

此外,NSAID可通过下调基础血浆肾素的活性使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降低。因此,NSAID的使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06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NSAID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如阿司匹林的作用甚至是不可逆的。部分NSAID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其他血液病。

07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几乎所有NSAID均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嗜睡、失眠、感觉异常、精神错乱等。

NSAID 虽然可以引起上述诸多不良反应,但大多数患者在短期服用该类药物时出现的不良反应较轻微,停药后即可消失,不会对该类药物发挥疗效产生影响。

非甾体抗炎药的禁忌证

有活动期胃肠道溃疡/胃出血或穿孔,或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者;

服用NSAID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

充血性心力衰竭;

确诊的缺血性心脏病、外周动脉疾病和或脑血管病(包括近期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或血管成形术者)。

痛风急性发作期3大注意事项

急性痛风发作时,需要卧床休息。过早的活动可以诱发痛风发作;越早开始治疗,症状越容易控制,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效果更明显。因此建议老年痛风患者随身携带一剂口服药,一旦发作应及时治疗。

急性痛风发作前尚未起始降尿酸治疗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建议使用降尿酸药物。若急性痛风发作前已经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患者,急性期不建议停药。

痛风急性发作时,不能用抗生素控制痛风的急性发作。

陈海冰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亚太痛风联盟常委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高尿酸学组委员

上海医学会内分泌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高尿酸学组 组长

主要从事痛风/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诊治与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

发表SCI论文50篇,包括JCI,Diabetes,Diabetologia,Metabolism

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

2023年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铜奖

来源:壹生

相关推荐